【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及通航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船机
,具体地指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及通航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升船机在上游和下游一般只各设置一条引航道,承船厢与上、下游对接时只有一侧与引航道连通。由于引航道通常只允许船舶单向航向,因此一般在距承船厢一定距离的引航道开阔处,设置靠船墩、趸船等作为船舶的待闸停靠点。船舶驶出承船厢后,需先经过待闸停靠点以让出航路,相反航向的船舶才能从待闸停靠点驶入承船厢,在这期间承船厢一般处于对接状态等待船舶进厢。在船舶数量较多需要排队过闸时,两个厢次之间的这一等待时间显著降低了升船机的通航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及通航方法,能够大幅减少船舶出厢后等待相反向航向船舶进厢的时间,从而显著提高升船机通航效率。
[0004]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包括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包括设于大坝(1)下游侧的升船机(2),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船机(2)上部与大坝(1)上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上游直行引航道(3)和上游倒船引航道(4),所述升船机(2)下部与大坝(1)下游水域之间分别设有下游直行引航道(6)和下游倒船引航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船机(2)为全平衡垂直升船机,其土建结构包括4个塔柱,在塔柱之间设有承船厢(2a)及驱动承船厢(2a)上下移动的驱动机构,承船厢(2a)两侧设有可在对接时开启的船厢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船机(2)设有4个闸首,包括位于上游高程靠上游侧的上游上闸首(2b)、上游高程靠下游侧的上游下闸首(2c)、下游高程靠上游侧的下游上闸首(2d)和下游高程靠下游侧的下游下闸首(2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直行引航道(3)与上游上闸首(2b)连接;所述下游直行引航道(6)与下游下闸首(2e)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倒船引航道(4)绕过塔柱后,调转方向与上游下闸首(2c)连接;所述调转方向的区域为上游倒船区(4a)。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直行引航道(3)和上游倒船引航道(4)由多个支撑结构(5)架空布置,支撑结构(5)横跨在下游直行引航道(6)和下游倒船引航道(7)上的部分设有供船舶通过的缺口。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顺航道布置的双引航道倒船入厢式升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游直行引航道(3)和上游倒船引航道(4)共用一条中间挡墙。8.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