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24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申请提供一种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涉及显示技术领域,LED像素单元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和光学模块,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并堆叠形成叠层结构,叠层结构具有一出光面,用于使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均以第一出射角自出光面出射;光学模块设置在出光面上并与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光学模块用于接收自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第二出射角出射。同一像素单元中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均自同一个出光面出射,且以相同角度入射至光学模块,以相同角度自光学模块出射,可避免出现色散现象,并避免像素单元出现因存在色散现象而导致的不同视角下存在色差的问题,对于发光角度较小的像素单元来说效果尤其明显。像素单元来说效果尤其明显。像素单元来说效果尤其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具体涉及一种LED像素单元、显示面板以及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微发光二极管(Micro

LED)显示技术是新一代的显示技术,主要是将传统发光二极管进行微缩化和矩阵化,使单颗发光二极管的尺寸缩小至几十微米甚至几微米,并实现每一个发光二极管像素点的单独驱动发光。与传统的显示装置相比,由微发光二极管制成的显示装置具有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和能耗低等优点。
[0003]显示装置由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水平铺设在二维平面上而制成,每个像素单元均包括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当将上述显示装置应用于发光角度较小的投影产品或者小视角显示产品时,需要在显示装置的出光侧设置光学模块,并利用光学模块缩小每个像素单元的发光角度。由于红光、绿光、蓝光微发光二极管水平铺设在二维平面上,同一像素单元中三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不一致,在经过光学模块后,三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的出射角度仍存在差异,会存在仅有部分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混合的现象,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具有不同的发光波长,并堆叠形成叠层结构;所述叠层结构具有一出光面,用于使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出射光线均以第一出射角自所述出光面出射;光学模块,设置在所述出光面上并与所述出光面相距预设距离,所述光学模块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大于等于所述叠层结构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所述光学模块用于接收自所述出光面出射的出射光线,并均以第二出射角出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叠层结构的宽度为d1,所述光学模块的宽度为d2,所述光学模块与所述出光面之间的距离为d3,所述第一出射角为A;其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相等,且具有同一发光轴心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递减,且具有同一发光轴心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在垂向投影上的投影面积递减,且远离出光面一侧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轴心线与靠近出光面一侧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轴心线重合。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模块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轴心线重合。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像素单元,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宸科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芯颖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