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7222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涉及火山岩盖层空间分布识别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确定火山分布点岩埋深;利用火山岩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火山岩盖层空间分布识别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火山岩又称喷出岩,是岩浆携带其他岩屑或晶屑沿火山通道喷到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包括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火山岩对成矿具有重要作用,历来受到地质找矿工作的重视。以长江中下游庐枞盆地为例,该地区地表广泛分布着由火山岩,罗河铁矿、何家小岭铁矿和井边铜矿等矿床均位于火山岩中或火山岩与下伏侵入岩的接触带上。但地表火山岩了屏蔽人类对火山岩之下的地层、构造和岩浆岩的认识,对火山岩下部的地质找矿工作提出了挑战。因此,对火山岩空间分布的探测、识别和剥离,不仅有助于对火山岩地层内找矿工作,同时对火山岩与下伏地层接触找矿及火山岩覆盖之下地质找矿有重要现实作用。
[0003]地球物理方法探测火山岩空间分布是以岩石物理性质为基础的。目前火山岩空间分布探测未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点:一是火山岩地层的岩性特殊性(岩性复杂,横向连续性差)导致火山岩地层对地震勘探等信号具有强的屏蔽衰减作用,使得火山岩地区地震勘探效果受到制约;二是火山岩地层物性随埋深变化规律不明确,人类对火山岩地层与围岩的物性差异认识不足。因此如何探测火山岩盖层的空间分布依然是制约火山岩盆地找矿突破的重要因素。以岩石物性中的密度为例,以往在地表采集的火山岩岩石密度均值一般在2.50~2.56
×
103kg
·
m
‑3,出露地表的侵入岩密度为2.58~2.64
×
103kg
·
m
‑3,得到侵入岩的密度略高于火山岩的结果,以这种结果为基础去推断火山岩的空间分布是片面的,导致探测结果与火山岩实际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原因是没有认识岩石物性随着埋深的增加,所受的压力等环境因素变化导致的物性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基于不同深度处火山岩地层的密度不同的原则进行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提高了火山岩空间分布的识别精度。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包括:
[0007]获取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
[0008]根据多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拟合得到研究区的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
[0009]确定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中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分界点所在深度为对应钻孔的火山分布点岩埋深;
[0010]获取研究区内的重力数据;
[0011]提取所述重力数据中的剩余重力异常值;
[0012]根据火山分布点岩埋深和所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确定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
[0013]基于所述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和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结合研究区地表地质进行钻孔约束下的多剖面变密度火山岩建模和正反演工作,确定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分布特征;
[0014]根据研究区的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和地震勘探数据,在构建各个剖面火山岩分布的基础上,构建各个剖面上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的分布模型;
[0015]根据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空间分布特征和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模型,确定研究区多种类地质体空间分布模型;
[0016]根据所述多种类地质体空间分布模型在所述研究区内进行找矿工作。
[0017]可选的,根据火山分布点岩埋深和所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确定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包括:
[0018]确定任一钻孔为当前钻孔;
[0019]确定当前钻孔的任一相邻钻孔为当前相邻钻孔;
[0020]根据所述剩余重力异常,确定当前钻孔与当前相邻钻孔之间的剩余重力异常值变化幅值;
[0021]确定当前钻孔与当前相邻钻孔之间的火山岩埋深变化幅值;
[0022]根据所述火山岩埋深变化幅值和剩余重力异常值变化幅值,确定当前钻孔的剩余重力异常值与当前相邻钻孔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否为满足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得到判断结果;
[0023]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当前提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由火山岩引起的。
[0024]可选的,在所述确定当前提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由火山岩引起的之后还包括:
[0025]若当前提取的由剩余重力异常值不满足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则返回步骤“提取所述重力数据中的剩余重力异常值”。
[0026]可选的,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为:
[0027]其中,ΔG为相邻两个钻孔所在位置的剩余重力异常值的变化幅值;ΔX为相邻两个钻孔的距离;κ为比例系数;ΔH为相邻两个钻孔之间火山岩埋深的变化幅值;多个相邻钻孔之间的火山岩分布和剩余重力异常均满足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
[0028]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系统,包括:
[0029]火山岩密度值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
[0030]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多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拟合得到研究区的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
[0031]火山岩分布点埋深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中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分界点所在深度为对应钻孔的火山岩分布点埋深;
[0032]重力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研究区内的重力数据;
[0033]剩余重力异常值模块,用于提取所述重力数据中的剩余重力异常值;
[0034]剩余重力异常值起因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火山岩分布点埋深和所述剩余重力异
常,利用火山岩分布点埋深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确定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
[0035]火山岩剖面分布特征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和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结合研究区地表地质进行钻孔约束下的多剖面变密度火山岩建模和正反演工作,确定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分布特征;
[0036]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剖面分布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研究区的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和地震勘探数据,在各个剖面火山岩分布构建完成的基础上,构建各个剖面上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的分布模型;
[0037]多种类地质体空间分布模型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根据多个钻孔不同深度处的火山岩密度值拟合得到研究区的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确定研究区内每个钻孔中火山岩和侵入岩的分界点所在深度为对应钻孔的火山分布点岩埋深;获取研究区内的重力数据;提取所述重力数据中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根据火山分布点岩埋深和所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确定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基于所述火山岩深度

密度变化曲线、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和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结合研究区地表地质进行钻孔约束下的多剖面变密度火山岩建模和正反演工作,确定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分布特征;根据研究区的重力数据、磁法数据、电法数据和地震勘探数据,在构建各个剖面火山岩分布的基础上,构建各个剖面上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的分布模型;根据各个剖面上的火山岩空间分布特征和除所述火山岩外多种地质体的空间分布模型,确定研究区多种类地质体空间分布模型;根据所述多种类地质体空间分布模型在所述研究区内进行找矿工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火山分布点岩埋深和所述剩余重力异常,利用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确定由火山岩引起的剩余重力异常值,包括:确定任一钻孔为当前钻孔;确定当前钻孔的任一相邻钻孔为当前相邻钻孔;根据所述剩余重力异常,确定当前钻孔与当前相邻钻孔之间的剩余重力异常值变化幅值;确定当前钻孔与当前相邻钻孔之间的火山岩埋深变化幅值;根据所述火山岩埋深变化幅值和剩余重力异常值变化幅值,确定当前钻孔的剩余重力异常值与当前相邻钻孔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否为满足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得到判断结果;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当前提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由火山岩引起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火山岩空间分布识别的找矿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当前提取的剩余重力异常值是由火山岩引起的之后还包括:若当前提取的由剩余重力异常值不满足所述火山岩分布

剩余重力异常对应关系,则返回步骤“提取所述重力数据中的剩余重力异常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火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将波汪启年崔先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勘查技术院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能源勘查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