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无线传播环境构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无线传播环境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全球数字化以指数级速度增长的背景下,当前的移动通信网络不足以满足元宇宙、web3.0 、自适应AI等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人、机、物的多维感知、泛在智联,超高速率、超低延时、超大密度的无线连接等应用需求。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6G无线网络需要从根本上改变网络的构建和部署方式,并推动人类进入虚拟与现实深度融合的全新时代。近年来,以用户为中心的智简网络被认为 6G 时代的颠覆性技术之一。该网络是一种弹性的可重构立体网络架构,从“网极简”、“网自治”、“智内生”等三个维度,通过控制基站与数据基站解耦、弹性RAN、至简协议栈、语义通信、内生AI网络架构、数字孪生网络架构等技术打造“智能无处不在的连通性”。然而,高度动态的无线环境 (包含用户位置、移动性等时空属性)以及动态的多业务需求为智简无线接入网络实现控制用户分离、多空口融合、即插即用的无线连接愿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r/>[0003]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智能无线传播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当前场景,感知模块进行多模态数据感知,并对单个模态的数据样本进行数据增强,分别输入至ResNet神经网络,得到卷积后的单个模态的3D张量H*W*C;其中H代表图片长度,W代表图片宽度,C代表通道数; S2:将S个不同模态的3D张量输入至transformer
‑
XL融合模型中,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对S1步骤中获得的单模态张量在不同的特征层上进行多尺度融合,得到多模态数据融合后的特征序列(S*H*W)*C;其中S代表不同模态数,H代表图片长度,W代表图片宽度,C代表通道数;多模态数据经过transformer
‑
XL融合模型的训练产生相应的特征经验;并存储至特征经验库中;所述经验特征指多模态数据经过融合模型的训练后产生的权重集合,该权重会随着场景发生变化在训练过程中进行微调,将不同的场景的权重进行整合形成特征经验;所述经验库初始会有一些融合特征及其与控制端的关系向量; S3:将多模态数据融合后的特征序列进行边缘计算,得到无线传播环境的控制信息,并将控制信息分别传递给RIS、IAB、和UAV
‑
RIS中继设备,所述RIS、IAB、和UAV
‑
RIS中继设备根据控制信息做出相应改变;所述边缘计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宇,段臣续,钟云开,赵雪飞,周荘,邵霞,许丽,杨阳蕊,轩安南,侯长兴,闫天泽,马怡乐,翟亚坤,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