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淋排石结石通片的制备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716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淋排石结石通片的制备新工艺,由广金钱草456g,茯苓228g,鸡骨草228g,石韦228g,海金沙草165g,玉米须302g,白茅根228g,车前草165g作为原料药制成,采用浸渍、微波萃取制备而成,使得有效含量有很大提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淋排石结石通片的制备新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通淋排石结石通片的制备新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结石通片记载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YBZ10272008,由广金钱草456g,茯苓228g,鸡骨草228g,石韦228g,海金沙草165g,玉米须 302g,白茅根228g,车前草165g作为原料药制成,以上八味,取茯苓96g粉碎成细粉,剩余茯苓与其余玉米须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1.19~1.20(90℃)的清膏,加入茯苓细粉,混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适量辅料,制颗粒,混匀,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能清热利湿,通淋排石,镇痛止血。用于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淋沥混浊,尿道灼痛等。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打粉和水煎煮的方法,工艺粗糙、落后,不能将某些高沸点,低挥发度的成分全部提取出来,而且长时间处于高温状态下,药物的挥发性成分容易逸散,某些易热解的物质或化学不稳定性成分也易被破坏,药材的有效成分损失巨大,严重影响了药物的疗效,导致患者用量过大,不方便服用,严重影响了本品在临床上应用。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有效成分高、质量稳定可靠,适用于现代化生产的结石通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专利技术目的: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成分高、质量稳定可靠,适用于现代化生产的结石通片的制备方法。
[0005]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方案实现的:一种结石通片的制备方法,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广金钱草456g,茯苓228g,鸡骨草228g,石韦228g,海金沙草165g,玉米须302g,白茅根228g,车前草165g作为原料药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取茯苓粉碎成细粉,与广金钱草、鸡骨草、石韦、海金沙草、玉米须、白茅根、车前草浸渍24

48h,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8

12分钟,合并萃取液,浓缩并干燥,加入淀粉,70%乙醇制颗粒,干燥,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93g。
具体实施方式
[0006]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专利技术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专利技术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7]实施例1取茯苓粉碎成细粉,与广金钱草、鸡骨草、石韦、海金沙草、玉米须、白茅根、车前草浸渍24h,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8分钟,合并萃取液,浓缩并干燥,加入淀粉,70%乙醇制颗粒,干燥,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93g。
[0008]实施例2取茯苓粉碎成细粉,与广金钱草、鸡骨草、石韦、海金沙草、玉米须、白茅根、车前草浸渍48h,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12分钟,合并萃取液,浓缩并干燥,加入淀粉,70%乙醇制颗粒,干燥,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93g。
[0009]实施例3取茯苓粉碎成细粉,与广金钱草、鸡骨草、石韦、海金沙草、玉米须、白茅根、车前草浸渍36h,投入微波萃取装置中进行微波萃取,萃取功率500W,萃取2次,每次10分钟,合并萃取液,浓缩并干燥,加入淀粉,70%乙醇制颗粒,干燥,压片,制成1000片,每片重0.393g。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石通片的制备方法,由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广金钱草456g,茯苓228g,鸡骨草228g,石韦228g,海金沙草165g,玉米须302g,白茅根228g,车前草165g作为原料药制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由下列步骤组成:取茯苓粉碎成细粉,与广金钱草、鸡骨草、石韦、海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黄小燕张志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