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态估值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7070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包括步骤:S1,对预设业务的显性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显性预测值;S2,对预设业务的半显性期及永续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估值乘数和滚动盈利预测值;S3,计算预设业务的摊薄系数和贴现率;S4,根据显性预测值、估值乘数、滚动盈利预测值、摊薄系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根据显性预测值、估值乘数、滚动盈利预测值、摊薄系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方法较为科学,提高了准确度。提高了准确度。提高了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态估值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估值
,尤其是一种动态估值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估值是基本面投资的锚。市场中基于基本面的投资方法有若干种,不同的投资人更是有多种多样的投资理念与策略,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估计合理的公司价值、计算合理的股票价格,而这些估值形成了基本面投资的锚。
[0003]目前市场中的估值方法仍然不够好用。市场上的估值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相对估值比较有代表性的方法是PE(市盈率)法、PS(市销率)法、PB(市净率)法等,而绝对估值的代表性方法是DCF(自由现金流贴现)模型。
[0004]相对估值的优势是使用起来简单快速,往往只需要利用现有的财务数据或者预测的3年财务数据,然后与可比公司进行比较。但劣势同样明显,也就是相对估值的乘数,如PE、PS等只能用来与可比公司进行比较,找不到数值绝对高低的坚实基础,容易形成系统性的高估或低估。
[0005]比如,我们要计算某行业中甲公司的相对估值,往往会先计算出未来3年的预测净利润,然后找出该行业中B、C、D等多家同行业公司,根据市场中已有的预测数据和这些公司的当前市值,计算出未来3年这几家公司的PE均值,然后将此PE均值做适当调整后,乘以甲公司净利润,而得到甲公司的相对估值。
[0006]这种做法默认了行业其他公司的预测净利润是准确的,也默认了几家可比公司的PE也是准确的,同时又认为甲公司的未来预期PE应该与行业均值差不多。这几层的假设都可能会出现严重错误,导致估值出现大幅度偏离。
[0007]绝对估值的优势是科学性较强,在学术理论上是严密合理的。但绝对估值DCF模型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需要预测和调整的参数过多,导致估值模型的建立、调整和维护十分不便,效率较低,这阻碍了投资者使用该方法。
[0008]比如,我们要预测甲公司的DCF估值,就要通过甲公司的息前税后利润、营运资本变动、资本开支、折旧摊销来计算,而这几个值的调整需要经过详细的众多参数的调节。比如显性期、半显性期中每年的收入、利润、各项费用、资本开支、分红比例、现金比例、有息负债等等。调节起来较为繁琐,且其中大部分变量的调节是通过历史数据简单外推生成的,虽然调节的数据多,但准确性也不高。
[0009]相对而言,以PE法为代表的相对估值方法操作比较简单,但其中PE乘数的确定过于随意,而且也并不知道乘数背后蕴含的假设和推导过程。DCF法科学性强,可以通过各个变量和参数的调整,让使用者知道最终的估值背后是蕴含了何种假设和推导。不过DCF方法的调整确实过于繁琐。
[0010]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希望提供一种兼具方法科学性和调整便捷性的估值方法,来适应对基本面研究越来越重视的股票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估值方法,方法较为科学,提高了准确度。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包括步骤:
[0013]S1,对预设业务的显性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显性预测值;
[0014]S2,对预设业务的半显性期及永续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估值乘数和滚动盈利预测值;
[0015]S3,计算预设业务的摊薄系数和贴现率;
[0016]S4,根据所述显性预测值、所述估值乘数、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所述摊薄系数、所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
[0017]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根据基本面变化对所述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进行调整。
[0018]优选地,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
[0019]S21,计算所述预设业务的半显性期及永续期的估值乘数公式;
[0020]S22,根据所述估值乘数公式,得到以护城河和增速作为两个维度的估值倍数对照表;
[0021]S23,根据显性预测值计算得到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
[0022]优选地,所述估值乘数公式为:
[0023][0024][0025][0025][0026]其中,P为第n年总市值,E
i
为第i年预测净利润,g1为半显性期的增速,RONIC1为半显性期的新投入资本回报率,g2为永续期的增速,RONIC2为永续期的新投入资本回报率,WACC为确定性参数,m为预设常数。
[0027]优选地,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Ex
×
(13

N)/12+E(x+y)
×
(N

1)/12;
[0028]其中,x为所述第一时间点的年份,Ex为第x年份对应的预测值;N为所述第一时间点的月份;E(x+y)为基于所述EX的y年后的预测值。
[0029]优选地,所述计算预设业务的摊薄系数包括:
[0030]根据期末股本数、期初股本数计算得到所述计算预设业务的摊薄系数。
[0031]优选地,所述摊薄系数的计算公式为:摊薄系数=(期末股本数

期初股本数)
×
a%/期初股本数+b;
[0032]其中,a、b为预设常数。
[0033]优选地,计算预设业务的贴现率包括:
[0034]根据国债收益率和预设业务得分计算得到所述贴现率。
[0035]优选地,所述贴现率的计算公式为:贴现率=国债收益率+(c

预设业务得分)
×
d%;
[0036]其中,c、d为预设常数。
[0037]优选地,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步骤:
[0038]S41,根据所述显性预测值计算预测期分红;
[0039]S42,根据所述预测期分红、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所述摊薄系数、所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
[0040]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为:
[0041]可根据显性预测值、估值乘数、滚动盈利预测值、摊薄系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方法较为科学,提高了准确度;并可根据基本面变化对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进行调整,提高了调整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4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5]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对预设业务的显性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显性预测值;S2,对预设业务的半显性期及永续期的业绩进行预测,得到估值乘数和滚动盈利预测值;S3,计算预设业务的摊薄系数和贴现率;S4,根据所述显性预测值、所述估值乘数、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所述摊薄系数、所述贴现率计算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步骤S5,根据基本面变化对所述预设业务的动态估值进行调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步骤:S21,计算所述预设业务的半显性期及永续期的估值乘数公式;S22,根据所述估值乘数公式,得到以护城河和增速作为两个维度的估值倍数对照表;S23,根据显性预测值计算得到所述滚动盈利预测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值乘数公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值乘数公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值乘数公式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估值乘数公式为:其中,P为第n年总市值,E
i
为第i年预测净利润,g1为半显性期的增速,RONIC1为半显性期的新投入资本回报率,g2为永续期的增速,RONIC2为永续期的新投入资本回报率,WACC为确定性参数,m为预设常数。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动态估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益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