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6805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43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领域,提供了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将新型缓释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作为缓释载体应用于草地贪夜蛾引诱剂1,对其结构性能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田间诱集实验比较了引诱剂1、引诱剂2、引诱剂3、引诱剂4和引诱剂5等5种不同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田间监测诱集效果;利用气相色谱法比较2种不同载体材料的引诱剂1和引诱剂2中所含信息素组分的缓释效果,筛选出长持效期引诱剂使用的缓释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作为载体材料可使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诱集持效期达80天以上,可对草地贪夜蛾危害周期实现全覆盖,为持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奠定了重要基础。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奠定了重要基础。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奠定了重要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病虫害防治
,尤其涉及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草地贪夜蛾于2019年1月首次入侵我国云南江城地区,随后逐渐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严重威胁了我国农业生态安全,对农业生产造成了重大影响。草地贪夜蛾具有强迁飞性,引诱剂诱集是该虫种群动态监测的最常用手段之一,是后续开展防治工作的重要基础。引诱剂中信息素主要组分为顺
‑9‑
十四碳烯乙酸酯Z9:14Ac和顺
‑7‑
十二碳烯乙酸酯Z7:12Ac,对国内草地贪夜蛾的监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0003]昆虫的引诱剂有效组分多为挥发性物质,在生产应用中需要利用不同载体材料制成特定缓释制剂来延缓信息素释放速度,提高持效期,达到长期控制释放以保证引诱效果的目的,理想的昆虫信息素载体材料需要满足有效成分降解缓慢且能实现控制释放、使用便捷有效且经济可行等要求。目前引诱剂产品的载体材料主要包括空心纤维、聚乙烯管、毛细管、微胶囊等固态剂型及少量液态剂型等。其中,微胶囊包埋技术制成的微胶囊剂型越来越得到认可,该技术是用天然高分子、半合成高分子或合成高分子的成膜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的物质进行包埋,封存在一种具有半透性或密封性的囊膜内,成为一种微小粒子的新型技术。目前,微胶囊剂型引诱剂在国内应用已有多个案列,主要包括以辛烯基琥珀酸淀粉钠为囊材,制备的苹果蠹蛾性信息素微胶囊,室内缓释测试可达91天以上;以明胶和阿拉伯胶为囊材,制备小菜蛾性信息素微胶囊引诱剂;利用该方法制备可持续释放110天以上的梨小食心虫微胶囊引诱剂。合理的载体材料选择可有助于缓释效果的实现,研究发现海藻酸钠的能够在水介质中与多价阳离子(如Ca
2+
)进行临时的、不依赖温度的物理交联,形成凝胶,这种凝胶保留大量液体的能力使其成为一系列应用的固化基质的绝佳选择,水凝胶壳作为扩散屏障可以进一步减缓药物的快速释放。同时,聚己内酯由于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可加工性、高成本效益和渐进降解性,是长期控制给药的良好选择。
[0004]基于昆虫信息素的缓释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但是目前还未见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缓释材料筛选的报道。本研究拟通过将新型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应用于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缓释技术,对其性能进行相关分析;通过田间试验测试不同缓释载体的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田间持续诱捕监测效果,同时利用气相色谱法比较缓释载体对草地贪夜蛾性信息化合物的缓释效果,旨在为昆虫引诱剂缓释载体材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旨在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所述引诱剂包括:
[0008]引诱剂1:载体材料为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采用同轴静电喷雾方法制备,芯溶液为聚己内酯溶液与性信息素混合溶液,壳溶液为海藻酸钠溶液,将形成的微球收集于氯化钙溶液中进行交联,得到蛙卵状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
[0009]引诱剂2:载体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己内酯核壳纳米纤维,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芯材料为聚己内酯与性信息素混合物,壳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0010]引诱剂3:载体为白色反口橡胶塞,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
[0011]引诱剂4:载体为灰色反口橡胶塞,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
[0012]引诱剂5:载体为聚乙烯软管,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
[0013]进一步的,所述性信息素为95%的Z9:14Ac和5%的Z7:12Ac。
[0014]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1的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的形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具体操作为:剪一片具有导电功能的双面胶贴于样品台上,然后取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均匀平铺于双面胶上,用洗耳球吹掉未固定牢固的微球,以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表面形态。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引诱剂1的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的红外光谱测定采用压片法,具体操作为:将样品粉末与溴化钾以1:100的比例混合研磨5

15min,通过油压机压片,得到透明锭片。
[0016]进一步的,所述油压机的压力设置为8000

15000kg/cm2,加压时间至少1min。
[0017]进一步的,将所述引诱剂1及引诱剂2的诱捕器分别设置各27个并编号,将所述引诱剂3、引诱剂4和引诱剂5的诱捕器各设置3个并编号,诱捕器之间的间距为15m,诱捕器的悬挂高度较植株冠层高,在80天内每隔10天记录每个诱捕器中的诱虫量并清除,进行引诱剂的回收以及进行引诱剂中信息素组分残留量测定。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进行引诱剂的回收以及进行引诱剂中信息素组分残留量测定步骤的具体操作为:
[0019]取回后分别测定每个样品的信息素组分的残留量,每次取样设3次重复,将取样的不同引诱剂的载体材料剪碎,置于5mL正己烷中浸泡提取24h,随后氮吹至近干,重新加正己烷200μL定容,然后将引诱剂浸提液转移至色谱瓶中,盖紧瓶盖并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
[0020]用微量进样器取1μL引诱剂浸提液用气相色谱检测,测定峰面积,根据3次重复峰面积的平均值计算所测样品中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信息素组分的含量,再根据取样量及稀释倍数换算成每种载体性信息化合物的残留量。
[0021]进一步的,所述蛙卵状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微球呈现均匀的球形形貌并且具有明显的核壳状结构,直径为800

1200μm。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该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比较不同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田间诱集效果差异,筛选出长持效期引诱剂使用的缓释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作为载体材料可使草地贪夜蛾引诱剂的诱集持效期达80天以上,可对草地贪夜蛾危害周期实现全覆盖,为持续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奠定了重要基础。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草地贪夜蛾引诱剂新型载体材料性能分析图,其中,(A)为载体材料
SA@Ca
2+
/PCL微球形态超分辨率显微镜成像;(B)和(C)分别为载体材料SA@Ca
2+
/PCL微球干燥后当天和放置两个月后的扫描电镜观察;(D)为不同载体材料红外光谱图;(E)为海藻酸钙(SA)、聚己内酯(PCL)和载体材料SA@Ca
2+
/PCL微球复合材料的热重曲线;(F)为海藻酸钙(SA)、聚己内酯(PCL)和载体材料SA@Ca
2+
/PCL微球复合材料的DSC曲线。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不同引诱剂使用40天内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图中数据为平均值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包括:引诱剂1:载体材料为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采用同轴静电喷雾方法制备,芯溶液为聚己内酯溶液与性信息素混合溶液,壳溶液为海藻酸钠溶液,将形成的微球收集于氯化钙溶液中进行交联,得到蛙卵状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引诱剂2:载体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己内酯核壳纳米纤维,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方法制备,芯材料为聚己内酯与性信息素混合物,壳材料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引诱剂3:载体为白色反口橡胶塞,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引诱剂4:载体为灰色反口橡胶塞,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引诱剂5:载体为聚乙烯软管,活性成分为性信息素混合溶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性信息素为95%的Z9:14Ac和5%的Z7:12A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1的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的形态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具体操作为:剪一片具有导电功能的双面胶贴于样品台上,然后取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均匀平铺于双面胶上,用洗耳球吹掉未固定牢固的微球,以扫描电镜观察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表面形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缓释载体材料在草地贪夜蛾引诱剂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诱剂1的载体材料海藻酸钙/聚己内酯微球的红外光谱测定采用压片法,具体操作为:将样品粉末与溴化钾以1:100的比例混合研磨5

15min,通过油压机压片,得到透明锭片。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卫于艳雪翟俊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