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及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垃圾回收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行业内普遍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主要由建筑垃圾筛除的冗余土作为主要基料,外加水泥、白灰、粉煤灰等传统胶凝材料作为增强材料。
[0003]现有再生流态回填材料的强度主要依赖水泥、白灰等传统胶凝材料,成本较高,同时受限于建筑垃圾冗余土的质量,极易出现质量波动,导致产生质量事故。水泥白灰等传统胶凝材料主要依赖矿山开采、高温窑烧获得,随着对环保的重视及产业升级,其成本呈上升态势。建筑垃圾冗余土及工程渣土受原料及处理工艺的影响,泥土含量及粒径对再生流态回填材料的强度影响较大。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流态回填材料,以缓解现有的技术中再生流态回填材料成本升高以及建筑垃圾冗余土及工程渣土导致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强度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特采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如下组分:水泥50份
‑
100份,粉煤灰40份
‑
80份,冗余土1300份
‑
1500份和水250份
‑
350份;其中,使用加气混凝土微粉按照水泥重量的0%
‑
30%替代水泥;使用再生骨料按照冗余土重量的0%
‑
100%替代冗余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气混凝土微粉的粒径<0.1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再生骨料的颗粒级配范围为0mm
‑
31.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照重量份数计的碱激发剂3份
‑
10份;优选地,所述碱激发剂包括工业烧碱、水玻璃和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再生流态回填材料,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淼,柏松,李岩凌,何强,陈向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工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