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637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各新能源并网点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点集,基于所述点集构成各新能源并网点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并将各新能源并网点的临界短路比作为预测标签;获取所有初始潮流状态下全网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作为输入特征;基于所述输入特征和预测标签构建二维数组,以获取临界样本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Python与BPA的动态交互实现了临界短路比样本集批量仿真功能,能够避免人工重复操作存在的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错等问题,为数据驱动技术引入电压支撑强度领域提供数据基础。供数据基础。供数据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电网稳定分析与控制应用
,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比例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新能源集中接入电网,电网的电压安全稳定问题突出。为确保新能源大量接入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GB38755

2019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推荐利用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mu l t i p l e renewab l e energy stat i on short ci rcu it rat i o,MRSCR)对新能源接入电网的电压支撑强度进行评估。MRSCR充分考虑新能源场站间的相互影响以及新能源发电设备的无功功率影响,具有良好的表征能力。在稳定判据的设置方面,通过典型电网参数的计算得到MRSCR的临界值,即临界短路比(cr i t i ca l short ci rcu it rat i o,CSCR)。然而,在不同场景下CSCR是动态变化的,通过工程经验设置的CSCR仅能粗略表征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各新能源并网点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点集,基于所述点集构成各新能源并网点的静态电压稳定域边界,并将各新能源并网点的临界短路比作为预测标签;获取所有初始潮流状态下全网母线的电压幅值和相角以及线路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并作为输入特征;基于所述输入特征和预测标签构建二维数组,以获取临界样本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各新能源并网点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点集,包括:根据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和新能源总功率进行有功功率的划分,并进行潮流计算,以确定初始潮流状态;基于所述初始潮流状态进行最大可送功率点的自动定位,获取各新能源并网点的最大可送功率,并保存各新能源并网点达至静态临界电压稳定状态时的潮流结果;根据所述潮流结果计算在静态电压临界稳定状态下各新能源并网点的临界短路比,以确定各新能源并网点对应的静态电压稳定临界点的点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电力系统的新能源场站数量和新能源总功率进行有功功率的划分,并进行潮流计算,以确定初始潮流状态,包括:解析潮流文件DAT,以确定电力系统中新能源场站数量和新能源总功率;根据所述新能源总功率,随机划分各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并对所述DAT中各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进行修改;进行潮流计算,并判断潮流结果是否收敛;其中,若潮流结果收敛,则基于潮流计算结果文件运行稳定计算程序SWNT以判定是否存在发电机出力越限和PID限幅情况,若无异常报错,则确定当前的潮流状态为系统的初始潮流状态;反之,需要重新进行各新能源场站的有功功率的划分,直至无异常时,确定当前的潮流状态为系统的初始潮流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初始潮流状态进行最大可送功率点的自动定位,获取各新能源并网点的最大可送功率,包括:对于任一个新能源并网点,使其有功功率按照恒功率因数增长,并跟踪功率变化情况下系统的稳态行为,追踪Power

Voltage曲线直至鼻尖点,以确定该任一个新能源并网点的最大可送功率。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潮流结果计算在静态电压临界稳定状态下各新能源并网点的临界短路比,包括:
其中,
MRSCRi
为第i个新能源并网点的临界短路比;为第i个并网母线节点标称电压;为新能源在第i个节点上产生的电压;为第i个新能源并网点母线节点注入的视在功率;为新能源并网处的交流电网等值阻抗矩阵的第i行、j列元素;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为系统标称电压与新能源产生电压之间的相对大小:各新能源并网点的母线注入交流系统的电流分别为各新能源并网点母线节点电压示为n为新能源并网点的数量。6.一种基于新能源多场站短路比的临界样本集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罗李宗翰徐式蕴孙华东黄彦浩赵兵山允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