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串级质谱系统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质谱分析
,特别是涉及一种串级质谱系统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质谱分析即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是一种采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有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多电荷离子、亚稳离子、负离子和离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质谱分析作为一种关键的分析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食品安全、环境科学、国防安全等领域。近年来,随着应用对质谱仪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通用型单质谱仪器已经无法满足高灵敏度的检测需求。
[0003]为了综合离子利用率、分辨率、灵敏度、定性分析,满足离子的监测需求,通常将四极杆与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进行串联,也即实现一种四极杆
‑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Q
‑
TOF)方案。然而,Q
‑
TOF在进行分析时,仍会存在较多的离子损失,灵敏度较差,虽然可以在Q
‑
TOF质谱仪的离子传输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串级质谱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极杆,用于将输入的离子传输至离子阱,或对输入的离子进行质量过滤后输送至所述离子阱;离子阱,设置于所述四极杆的离子输出口,用于对输入的离子进行冷却、传输、离子阱质谱分析或者碰撞诱导解离;飞行时间质量分析装置,设置于所述离子阱的离子引出口,用于对输入的离子进行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控制装置,所述四极杆、所述离子阱和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装置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所选择的质谱分析模式,控制所述四极杆、所述离子阱和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装置以对应状态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级质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极杆包括:四极电极、第一门电极和第二门电极,所述四极电极、所述第一门电极和所述第二门电极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一门电极和所述第二门电极相对设置,所述四极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门电极和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所述第一门电极设置有离子输入口,所述第二门电极设置有离子输出口;和/或,所述离子阱包括:离子阱电极、第三门电极和检测器件,所述离子阱电极和所述第三门电极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第三门电极与所述第二门电极相对设置,所述离子阱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三门电极和所述第二门电极之间,所述离子阱电极的设置有离子喷射狭缝,所述检测器件设置于所述离子喷射狭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级质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装置包括:聚焦调制器和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所述聚焦调制器和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分别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聚焦调制器设置于所述离子阱的离子引出口,所述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设置于所述聚焦调制器的离子输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级质谱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质谱接口装置和聚焦装置,所述质谱接口装置用于连接外部电离源,所述聚焦装置设置于所述质谱接口装置的离子输出口,所述四极杆设置于所述聚焦装置的离子输出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串级质谱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谱接口装置包括毛细管、分子离子反应器和聚焦电极,所述毛细管用于连接外部电离源,所述聚焦电极设置有离子输出口作为所述质谱接口装置的离子输出口,所述分子离子反应器设置于所述毛细管和所述聚焦电极之间;或,所述质谱接口装置包括毛细管、离子漏斗和聚焦电极,所述毛细管用于连接外部电离源,所述聚焦电极设置有离子输出口作为所述质谱接口装置的离子输出口,所述离子漏斗设置于所述毛细管和所述聚焦电极之间。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荣荣,朱辉,黄晓,张伟,王攀攀,熊亮,齐彦兵,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禾信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