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方法、处理器、设备、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集成电路领域,且更具体地涉及利用Gather指令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方法、处理器、电子设备、非暂时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指令集是CPU中用来计算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一套指令的集合。指令集一般分为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和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
[0003]现代处理器中包含向量处理单元,能够进行数据并行计算,是处理器的重要部件。而单指令多数据SIMD(Single Instruction Multiple Data)指令集指单指令多数据流技术,可用一组指令对多组数据通进行并行操作。处理器向量单元的核心是其支持的SIMD指令集(也称为浮点指令集、向量指令集)和向量寄存器。SIMD指令可以在一个控制器上控制同时多个平行的处理微元,一次指令运算执行多个数据流,这样可以提高程序的运算速度。SIMD指令可对控制器上的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Gather指令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方法,包括:通过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的第一组加载操作来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第一向量寄存器;通过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的第二组加载操作来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第二向量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与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不同,其中第一组加载操作的最后一个加载操作和第二组加载操作的第一个加载操作在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是相邻的;将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一个向量寄存器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加载操作中的各个相邻的加载操作的执行互相依赖,所述第二组加载操作中的各个相邻的加载操作的执行互相依赖,所述第一组加载操作的执行与所述第二组加载操作的执行之间独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组加载操作中除了最后一个加载操作的其他加载操作是相邻的或不相邻的,所述第二组加载操作中除了第一个加载操作的其他加载操作是相邻的或不相邻的,且所述第一组加载操作包括第一数量个加载操作,所述第二组加载操作包括第二数量个加载操作,且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相同或不同,且都大于一个,其中使用越多的向量寄存器,所述第一数量和/或第二数量越小,Gather指令的执行并行度越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将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一个向量寄存器中包括如下步骤中的一种:将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或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将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与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或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不同的一个向量寄存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通过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组加载操作来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一个或多个第三向量寄存器,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向量寄存器与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和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都不同;将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三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所述一个向量寄存器中。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用于利用预测模型来预测下一加载操作将对内存中的哪个地址进行访问,其中所述预测模型是基于各个加载操作对内存中的各个地址的访问来训练的;在当前加载操作中提前从内存中预取所述预测的地址处的数据到L1数据缓存中;响应于执行所述下一加载操作,从L1数据缓存中加载所述预取的数据到所述第一或第二或一个或多个第三向量寄存器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如果判断预测模型预测的地址命中下一加载操作的实际访问地址的命中率大于预定阈值,则进行所述利用Gather指令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方法;如果判断预测模型预测的地址命中下一加载操作的实际访问地址的命中率小于或等
于预定阈值,则不进行所述利用Gather指令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方法。8.一种利用Gather指令加载数据到向量寄存器的处理器,包括:加载器,被配置为通过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的第一组加载操作来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第一向量寄存器;通过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的第二组加载操作来将内存中的数据加载到第二向量寄存器,其中,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与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不同,其中第一组加载操作的最后一个加载操作和第二组加载操作的第一个加载操作在Gather指令的多个加载操作中是相邻的;合并器,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和所述第二向量寄存器中的数据合并到一个向量寄存器中。9.根据权利要求8的处理器,其中,所述第一组加载操作中的各个相邻的加载操作的执行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翔,崔泽汉,
申请(专利权)人:海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