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是一种新型降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油田多出产含蜡原油,但由于多蜡原油的凝点较高,使得这部分原油的集输问题尤为突出。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物理法和化学法解决含蜡原油输送的问题。其中,物理法主要采用加热或管线表面处理,但由于加热的燃料动力能量消耗超过输油总成本的30%,能耗大,成本高,且在缺乏加热条件的地区无法实施,因此并不常用。降凝剂降凝法采用添加高分子处理剂,本质上改变原油中蜡层结晶形态,破坏蜡在常温下的三维网状晶体结构,从而达到降凝、改良原油低温流动性的目的,该方法用量少、成本低、操作简便,是实现原油常温输送的常用措施之一。
[0003]在20世纪以来,降凝剂大致经历了均聚物、共聚物、复合型和复配型产品等几个阶段,其中共聚物的性质对降凝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发展到现在种类繁多,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目前应用范围较广。现有技术中以乙烯和醋酸乙烯酯为原料的原油降凝剂,由于其分子结构单一,对不同种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原料为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中的一种以上,按照下述方法得到:将所述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复配或者将所述第一聚合物、第二聚合物和第三聚合物复配后与占原料总干剂质量2%的异氰酸酯进行交联反应,得到新型降凝剂,其中,第一聚合物为氨基与羧酸的缩聚物,第二聚合物为以烯烃与肉桂酸为骨架,由阳离子单体和硅氧烷单体进行混合改性得到的聚合物,第三聚合物为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改性咪唑啉、改性氨基萘于溶剂中混合溶解后反应得到的聚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合物按照下述步骤得到:首先,将所需量的聚乙烯亚胺与R2COOH在温度为60℃至120℃条件下,进行酰胺化反应2h,得到第一聚合物中间体,其中,得到的第一聚合物中间体中,总氨基与R2COOH的摩尔比为1:0.3至0.7;然后,第一聚合物中间体与R1(COOH)
n
在温度为60℃至120℃条件下,进行交联反应4h,得到第一聚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聚合物中,R2为C14至C40的直链烷基、C14至C40异构烷基、C2至C40带苯结构烷基基团中的一种以上;或/和,R1(COOH)
n
为二元或者二元以上的羧酸衍生物,包括但是不限于乙二酸、马来酸酐、己二酸、草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壬二酸、癸二酸酐、间苯二甲酸和对苯二甲酸。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第二聚合物按照下述步骤得到:第一步,将所需量烯烃与肉桂酸于溶剂中混合溶解后,在温度为100℃至150℃、氮气保护条件下,加入引发剂总重量30%的引发剂进行混合搅拌,得到第一混合物;第二步,将所需量阳离子单体和硅氧烷单体于溶剂中混合溶解后滴加入第一混合物中,在温度为100℃至150℃、氮气保护条件下反应1h至2h,得到第二混合物;第三步,向第二混合物中加入剩余引发剂,反应3h后,加入总物料质量0.01%至1%的阻聚剂,得到第二聚合物,其中,烯烃、肉桂酸、阳离子单体和硅氧烷单体的加入重量之比为1至20:1至20:0.1至1:0.1至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第二聚合物中的阳离子单体包含但不限于十二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十四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十八烷基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二甲基烯丙基氯化铵;或/和,第二聚合物中的硅氧烷单体包含但不限于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和3
‑
异丁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降凝剂,其特征在于第二聚合物制备过程的第一步和第三步中,引发剂为过氧化二甲苯酰、偶氮二异丁氰和过氧化二丁酯中的一种以上,且第一步和第三步中加入的引发剂总重量为总物料重量的0.5%至3%;或/和,第一步和第三步中,溶剂均为二甲苯、甲苯、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万有,卜魁勇,成马佳,刘冬梅,鲁雪梅,张文辉,徐晓红,李琴琴,胡明伟,王君,张贞贞,郑永利,张璇,杨寒剑,朱青,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科力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