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井筒多相流领域,具体为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页岩油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因其储量丰富和能源清洁的特点而成为全球油气勘探开发的热点。在油井生产过程中井筒流体通常是以油气水三相的形式流动,但在许多时候为了简便通常会研究油水两相流动。油水滑移现象在井筒多相流中十分常见,可以通过油水滑移速度计算持水率的大小,持水率结合持气率则可以确定井筒内混合密度、混合粘度、压降等参数,同时在测井工作中持水率有着对井筒状况分析的作用,对油气田的开发有着重要的价值。
[0003]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油水滑移速度的研究多是基于滑移机理并结合实验现象,建立滑移速度模型,这些模型中的系数是通过实验数据拟合确定的。但在实际的研究中可以发现,这些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这类模型在特定的实验数据下能够取得较好的准确性,但在一般的实验条件下则表现出误差超过60%的特点,无法准确的描述滑移速度的大小。在油水滑移速度模型的研究中,许多模型只考虑了浮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建立油水滑移速度的基本公式;S2.结合粘度的影响,修改油水滑移速度的基本公式;S3.根据油水流型分别建立油水滑移速度模型,并确立模型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建立的油水滑移速度的基本公式为: ,式中,V
sow
为油相真实速度,m/s;V
m
为油水混合速度,m/s;V
∞
为液滴终端上升速度,m/s;H0为持油率,无因次;C0为系数,无因次;k为指数,无因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步骤中修改后的油水滑移速度的基本公式为:,其中,μ
γ
为相对粘度,mPa
·
s;V
sow
为油相真实速度,m/s;V
m
为油水混合速度,m/s;V
∞
为液滴终端上升速度,m/s;H0为持油率,无因次;C0为系数,无因次;k为指数,无因次;f(μ
γ
)为相对粘度μ
γ
的计算公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对粘度μ
γ
的计算公式为:,式中,μ0为油相粘度,mPa
·
s;μ
w
为水相粘度,mPa
·
s。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液滴终端上升速度V
∞
依据油水比不同以及计算位置不同,可划分为:油滴流、水滴流以及油水段塞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滴流的液滴终端上升速度计算公式为:,式中,ρ
w
为水相密度,kg/m3;ρ0为油相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σ为油水表面张力,N/m;b为系数,无因次。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滴流的液滴终端上升速度计算公式为:,式中,ρ
w
为水相密度,kg/m3;ρ0为油相密度,kg/m3;g为重力加速度,m/s2;σ为油水表面张力,N/m;b为系数,无因次。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水两相流滑移速度模型的计算方法,其特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