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二氧化硫回收和资源化
,涉及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有色金属行业通常以金属硫化物作为主要原料,其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硫烟气,对自然环境和人民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类高浓度含硫冶炼烟气,有色冶炼企业通常会采用两转两吸的工艺,将烟气中二氧化硫转化为三氧化硫,并制备成硫酸,然而此过程中催化剂等材料的运行成本及能耗较高;传统的干法、湿法脱硫又会持续、大量消耗石灰,从而转化为石膏。以上方法都存在物质及能量消耗高、投入产出比低的问题。
[0003]20世纪80年代,美国通用原子(General Atomics)有限公司提出了碘硫循环技术,该技术包含了本生反应(I2+SO2+2H2O
→
H2SO4+2HI)、碘化氢分解(2HI
→
H2+I2)和硫酸分解反应(H2SO4→
SO2+0.5O2+H2O),三个反应形成闭路循环,并且可以产生H2;浙江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与储能单元(13)电连接的释能单元I(1)、释能单元II(10)和赋能再生单元(6),所述的释能单元I(1)包括释能单元I正极区(1
‑
1)和释能单元I负极区(1
‑
2),所述的释能单元II(10)包括释能单元II正极区(10
‑
1)和释能单元II负极区(10
‑
2),所述的赋能再生单元(6)包括赋能再生单元阳极区(6
‑
1)和赋能再生单元阴极区(6
‑
2);所述的释能单元I正极区(1
‑
1)、再生缓冲罐I(4)、赋能再生单元阳极区(6
‑
1)和再生储存罐I(5)构成回路,所述的释能单元I负极区(1
‑
2)连接取料罐I(3),所述的释能单元II正极区(10
‑
1)连接取料罐II(12),所述的释能单元II负极区(10
‑
2)、再生缓冲罐II(8)、赋能再生单元阴极区(6
‑
2)和再生储存罐II(9)构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能单元I负极区(1
‑
2)和释能单元II正极区(10
‑
1)通入二氧化硫,该二氧化硫为除氧后的二氧化硫气体,纯度为5
‑
100%,其它组分为氮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能单元I正极区(1
‑
1)中的物质为Br2/H2SO4混合溶液,其中Br2的浓度为0.5
‑
1.0mol/L,H2SO4的浓度为0.5
‑
1.0mol/L;所述释能单元I负极区(1
‑
2)中的物质为H2SO4溶液,其中H2SO4的浓度为0.5
‑
3.0mol/L,SO2流量与H2SO4溶液体积的比值为4
‑
40h
‑1;所述释能单元II正极区(10
‑
1)中的物质为H2SO4溶液,其中H2SO4的浓度为0.5
‑
1.0mol/L,SO2流量与H2SO4溶液体积的比值为2
‑
20h
‑1;所述释能单元II负极区(10
‑
2)中的物质为S2‑
/S
x2
‑
混合溶液,其中S2‑
的浓度为0.5
‑
1.0mol/L,S
x2
‑
的浓度为0
‑
0.5mol/L,x为2
‑
4;所述赋能再生单元阳极区(6
‑
1)中的物质为Br
‑
/Br2/H2SO4混合溶液,其中Br
‑
的浓度为0.5
‑
1.0mol/L,Br2的浓度为0
‑
0.5mol/L,H2SO4的浓度为0.5
‑
1.0mol/L;所述赋能再生单元阴极区(6
‑
2)中的物质为S2‑
/S
x2
‑
混合溶液,其中S2‑
浓度为0
‑
0.5mol/L,S
x2
‑
浓度为0.5
‑
1.0mol/L,x为2
‑
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释能单元I负极区(1
‑
2)和释能单元II正极区(10
‑
1)通入SO2物质的量的比值为(1.5
‑
3.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流电池再生循环SO2资源化回收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赞,晏乃强,黄文君,徐浩淼,贾翔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