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及预埋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16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及预埋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L形板、第二L形板和齿轮机构,齿轮机构包括中空矩形基板、齿轮和定位环,定位环、齿轮和中空矩形基板中穿设有沉降观测杆,定位环上设置有上螺栓和下螺栓;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一、矩形框架柱钢筋绑扎及模板搭设;二、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的调节;三、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的安装;四、沉降观测杆的安装;五、混凝土浇筑及沉降观测杆预埋;六、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拆除。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完矩形框架柱模板后使用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进行预埋固定沉降观测点。固定沉降观测点。固定沉降观测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及预埋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及预埋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矩形框架柱是框架结构中常见的结构柱型式,在框架结构中承受梁和板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基础,是主要的竖向支撑结构。目前矩形框架柱中沉降观测点均采用前期预埋或后期钻孔安装,在沉降观测点预埋施工中为了观测点安装牢固准确,需在钢筋绑扎中就进行预埋焊接,这样的操作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0003](1)前期预埋焊接繁琐,影响工人钢筋绑扎、矩形框架柱模板安装;
[0004](2)施工过程易破坏,容易出现移位、倾斜等质量问题;
[0005]另外,采用后期钻孔安装易脱落,且成品观感差。
[0006]因此,迫切需要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的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不需要前期焊接,在工人绑扎完钢筋,安装完矩形框架柱模板后使用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进行预埋固定沉降观测点,避免了对工人施工的影响,更解决了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对预埋点的破坏,大大提高了降观测点预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形板(1)、第二L形板(2)和调节第一L形板(1)与第二L形板(2)长度的齿轮机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中空矩形基板(7)、设置在中空矩形基板(7)中的齿轮(8)和设置在中空矩形基板(7)前侧面上的定位环(4),所述定位环(4)、齿轮(8)和中空矩形基板(7)中穿设有沉降观测杆(3),所述定位环(4)上设置有对沉降观测杆(3)锁紧的上螺栓(6)和下螺栓(5);所述第一L形板(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L形板(2)的一端均与齿轮(8)啮合,且所述第一L形板(1)的一端和所述第二L形板(2)的一端前后错位布设。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L形板(1)包括第一水平板(1

1)和与所述第一水平板(1

1)呈垂直布设的第一竖向板(1

2),所述第一水平板(1

1)中开设有第一通槽(1

4),所述第一通槽(1

4)的长度小于第一水平板(1

1)的长度,所述第一通槽(1

4)的一端和第一水平板(1

1)远离第一竖向板(1

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一通槽(1

4)的下侧面内壁设置下齿条(1

5)。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L形板(2)包括第二水平板(2

1)和与所述第二水平板(2

1)呈垂直布设的第二竖向板(2

2),所述第二水平板(2

1)中开设有第二通槽(2

4),所述第二通槽(2

4)的长度小于第二水平板(2

1)的长度,所述第二通槽(2

4)的一端和第二水平板(2

1)远离第二竖向板(2

2)的一端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第二通槽(2

4)的上侧面内壁设置上齿条(2

5);所述下齿条(1

5)和齿轮(8)的下侧啮合,所述上齿条(2

5)和齿轮(8)的上侧啮合,所述下齿条(1

5)和上齿条(2

5)前后错位布设。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向板(1

2)上设置有第一蝶形螺栓(1

3),所述第二竖向板(2

2)上设置有第二蝶形螺栓(2

3)。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8)中一体成型设置有中心轴(9),所述中空矩形基板(7)前侧面和后侧面中设置有安装通孔,所述中心轴(9)的两端位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中心轴(9)中空,且所述中心轴(9的内径和所述定位环(4)的内径相同,所述沉降观测杆(3)的水平杆穿过定位环(4)和中心轴(9)。6.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矩形框架柱沉降观测点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板(1

1)和第二水平板(2

1)的上侧面贴合中空矩形基板(7)的内部上侧面,所述第一水平板(1

1)和第二水平板(2

1)的下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磊刘伟文龙康博刘文涛武廉傲王建山任晓莹杜红李英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建工第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