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611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涉及产后护理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按摩机构和锻炼机构;所述按摩机构包括连接在所述床体底部的收纳箱,所述收纳箱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凸轮、按摩柱、调节板、第二齿条等结构的相互配合,能够同时对患者的上下身进行护理康复锻炼,不仅能够对患者背部进行护理,起到疏通经络,减轻疲惫的作用,还能够带动患者双腿进行张开或合拢,便于辅助产后孕妇做分腿的动作,对盆底肌进行牵拉,锻炼盆底肌,加快盆底肌的恢复与产后的骨盆恢复。快盆底肌的恢复与产后的骨盆恢复。快盆底肌的恢复与产后的骨盆恢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产后护理设备
,具体为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产后护理康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产后会阴部位的私处细胞活力因子护理以及产后的体形恢复、产后的子宫恢复、产后的骨骼恢复和产后的心理恢复。而产后护理康复的最佳时间,特别是产后盆底康复的最佳时间是在产后42天左右,恶露完全干净的时候,恶露干净提示子宫内膜等生殖器官基本恢复正常,此时做训练是最佳时机,过早做康复训练会由于恶露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生的风险,过晚则会影响康复质量。
[0003]现有的产后护理装置在使用时,使用一种器材只能对某一个部位进行护理康复锻炼,锻炼方式较为单一,不能对患者的上下身一起进行协同护理锻炼,为此,我们提出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及方法,能够同时对患者的上下身进行护理康复锻炼。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设置有按摩机构和锻炼机构;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包括床体(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100)上设置有按摩机构(200)和锻炼机构(300);所述按摩机构(200)包括连接在所述床体(100)底部的收纳箱(201),所述收纳箱(201)的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02),所述支架(202)上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203),所述第一转轴(203)上固定连接有凸轮(204);所述支架(20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杆(205),所述弹性伸缩杆(205)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06),所述支撑板(20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按摩柱(207),所述支撑板(20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8);所述锻炼机构(300)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轴(203)上的驱动轮(301),所述驱动轮(301)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一齿条(302),所述第一齿条(30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杆(303),且弹性杆(30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收纳箱(201)的内壁上;所述收纳箱(20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304),所述第二转轴(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05),且第一齿轮(305)位于第一齿条(302)的上方;所述第二转轴(304)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306),所述第二齿轮(306)的上下两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二齿条(307),所述第二齿条(30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板(30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207)的数量为多个,且床体(100)的底部开设有与按摩柱(207)相适配的通孔(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柱(207)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凸柱(20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210),且电机(210)固定连接在支架(202)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板(208)的底部开设有与凸轮(204)相适配的弧形槽(2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轮(301)为缺齿轮,且驱动轮(301)与第一齿条(302)之间相互啮合。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产后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305)与第一齿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庆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市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