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及计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厂能效评价
,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及一种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伏电站能效计算是衡量电站发电效率的主要方式,能够帮助电站管理人员了解电站的损耗情况。目前能效计算指标的计算方式多采用行业标准NB/T10394
‑
2020中规定的计算方式,其中系统能效比(即PR值)是广泛采用的衡量电站能效的首要指标,而系统标准能效比,是通过功率温度系数校正以后的系统能效比,从而更好地帮助管理人员制定决策计划。
[0003]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国内能源行业标准NB/T10394
‑
2020中的计算方法计算系统标准能效比,但是功率温度系数随着辐照度变化而变化,获取较为困难,使用厂家提供的参数将导致计算结果不准确,实际的系统标准能效比往往大于计算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系统标准能效比计算不准确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方法包括:采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电转化效率,计算光伏发电单元在设定时间段的理论发电量;利用光伏组件工程简化模型,计算光伏发电单元在设定时间段内受到当前温度和辐照度影响的受限发电量;根据所述理论发电量和所述受限发电量,计算光伏发电单元由温度、辐照度变化所造成的温辐电能损耗;确定光伏发电单元的单元能效损失成分;利用所述单元能效损失成分和所述温辐电能损耗确定由温度和辐照度变化造成的温辐能效损失成分;利用所述温辐能效损失成分对光伏电站的系统能效比进行修正,得到光伏电站的系统标准能效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发电量通过以下方式获得:P
单元
=P
PV
*n;G0=1;E
理论
=∑G*P
单元
=∑G*P
PV
*n=∑G*A*η
标
*n;其中,E
理论
为理论发电量,PR为光伏电站的系统能效比;P
单元
为光伏发电单元内所有光伏组件标称功率之和,单位为kWp,所述光伏发电单元包括多个型号相同的光伏组件;n为光伏发电单元内光伏组件的个数;P
PV
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光伏组件的最大输出功率;η
标
为标准测试条件下光伏组件的光电转化效率;G0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辐照度,G0=1000W/m2=1kW/m2;A为光伏组件单面全面积,单位为m2;∑G为设定时间段内光伏组件接收的总辐照量,单位为kWh/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受限发电量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利用所述光伏组件工程简化模型计算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根据所述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计算光伏发电单元最大输出功率;根据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最大输出功率计算所述受限发电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站系统标准能效比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得:
所述光伏发电单元最大输出功率通过以下方式获得:P
m单元
=n*P
m组件
;所述受限发电量通过以下方式获得:其中,P
m组件
为光伏组件最大输出功率;T
c
为光伏组件表面温度;U
mref
为光伏组件标称电压,单位为V;I
mref
为光伏组件标称电流,单位为A;G
ref
为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太阳,G
ref
=1000w/m2;T
ref
技术研发人员:王鲁宁,王文彬,姚洪鹏,陆江,崔青汝,弓建国,袁廷璧,马小君,段震清,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能源集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