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8048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涉及高铁桥梁沉降测量领域,包括桥梁本体与基准桩,所述桥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转筒,且位于转筒与收卷盒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转筒的一端贯穿进收卷盒内连接有侧伞齿轮,且位于其一侧传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滑动设置有压板。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桥梁发生沉降时,收卷盒上的转筒通过扭簧的作用进行转动,将其两者之间的光纤进行收紧,保证其光纤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极大的降低外界风力对其连接处的影响,同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其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压板紧贴其收卷辊的顶部,保证其光纤之间收卷的稳定性。定性。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铁桥梁沉降测量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高速铁路在我国发展迅猛,越来越多的高铁线路将我国各地互联互通。但同时,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对于诸如黄土高原、青藏高原等恶劣地质条件下的高铁线路,易发生桥梁沉降问题,如果沉降超过安全极限,高铁运行安全就会受到极大威胁,因此,高铁桥梁的沉降监测显得尤为重要。
[0003]现有的桥梁沉降监测大多采用GPS、激光成像、光学干涉仪等技术手段,它们往往存在仪器操作复杂、使用不便、不利于开展实时监测等问题,同时高铁桥梁往往位于野外环境,存在雷击等复杂干扰,导致该技术装置的适用性存在问题。
[0004]公告号为CN108759780A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高铁桥墩沉降的光纤光栅监测装置,通过第一光纤光栅4的左侧光纤缠绕并采用胶黏剂固定在第一基准桩圆柱凸起3

1上,经过拉伸后,右侧光纤缠绕并采用胶黏剂固定在桥墩圆柱凸起2

1上;所述第二光纤光栅5自由悬空于桥墩圆柱凸起2

1上;所述第三光纤光栅6的左侧光纤缠绕并采用胶黏剂固定在桥墩圆柱凸起2

1上,经过拉伸后,右侧光纤缠绕并采用胶黏剂固定在第二基准桩圆柱凸起7

1上,采用光纤光栅作为传感元件测量桥墩沉降变形,不受野外电磁干扰影响,可上百公里的远距离传输信号,而且一根光纤上可串接数十个光栅测点,可以实现分布式实时监测。
[0005]由于上述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在桥梁发生沉降时,光纤也会跟随桥梁进行移动,此时基准桩与桥梁之间光栅距离发生变动,导致其光栅较为松散的安装于两者之间,由于该监测设备是一直处于室外,在外部风力的作用下光纤会发生剧烈的抖动,在面对较大的风力时,会导致其光纤的连接处发生松动,从而影响其对桥梁沉降的检测。
[0006]综上所述,上述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光纤发生松动,导致其连接处发生故障,影响桥梁的正常监测,同时日常难以对其光纤进行检查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基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以解决上述结构在工作过程中会使光纤发生松动,导致其连接处发生故障,影响桥梁的正常监测,同时日常难以对其光纤进行检查维护的技术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包括桥梁本体与基准桩,所述桥梁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盒,所述收卷盒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转筒,且位于转筒与收卷盒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转筒的一端贯穿进收卷盒内连接有侧伞齿轮,且位于其一侧传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滑动设置有压板。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桥梁发生沉降时,收卷盒上的转筒通过扭簧的作用进行转动,将其两者之间的光纤进行收紧,保证其光纤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极大的降低外界风
力对其连接处的影响,同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其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压板紧贴其收卷辊的顶部,保证其光纤之间收卷的稳定性。
[001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的一端设置有转杆,且位于转杆上设置有数组限位块,所述转筒内设置有凹槽,且位于凹槽处设置有数组与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杆上的限位块通过与凹槽的配合插入转筒内,同时转动转杆使得限位块转入转筒的限位槽内,实现对其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转杆从转筒内滑脱,同时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加快其后续的维护效率,且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进收卷盒内设置有与其侧伞齿轮配合的正伞齿轮。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正伞齿轮与侧伞齿轮的配合,在转筒进行转动时,可实现带动其螺纹杆进行转动。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盒处设置有滑槽,所述螺纹杆上滑动设置有螺纹套,且螺纹套可在滑槽内进行滑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杆带动其螺纹套在滑槽内进行滑动,进而实现使得压板使用保持在收卷辊的顶部,保证其光纤之间收卷的稳定性。
[0016]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套的一端设置有卡块,且位于滑槽内设置有与其配合滑动的卡槽。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卡块与卡槽的配合,对其螺纹套进行限位,防止螺纹杆在转动的过程中导致其螺纹套发生自转,保证其螺纹套在螺纹杆上滑动的稳定性。
[0018]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桩上设置有光纤扣,且光纤扣为可拆卸式设置。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光纤扣可将光纤本体固定于基准桩上,提高其整体安装的稳定性。
[002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准桩位于相邻桥梁本体的中间位置处。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光纤本体与桥梁本体之间呈等腰三角形,便于人们直观的观察到桥梁本体沉降的高度。
[002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卷辊的外壁皆设置有保护套。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护套可防止在收卷的过程中导致光纤本体发生磨损,降低其监测的故障率,且提高整体的使用寿命。
[0024]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桥梁本体上设置有收卷盒,在桥梁发生沉降时,收卷盒上的转筒通过扭簧的作用进行转动,将其两者之间的光纤进行收紧,保证其光纤始终处于紧绷状态,极大的降低外界风力对其连接处的影响,同时在传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其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压板紧贴其收卷辊的顶部,保证其光纤之间收卷的稳定性;
[0026]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筒的一端设置有侧伞齿轮,螺纹杆的一端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正伞齿轮,同时两者之间的齿距相同,正伞齿轮的直径为侧伞齿轮直径的数倍,当收卷辊上光纤在同一水平面进行转动数圈后,压板始终保持在收卷辊的顶部,保证在监测的过程中光纤收卷的高效性,提高其光纤整体的使用寿命;
[0027]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转筒内设置有凹槽与限位槽,转杆上的限位块通过与凹槽的配合
插入转筒内,同时转动转杆使得限位块转入转筒的限位槽内,实现对其进行限位固定,防止转杆从转筒内滑脱,同时便于后续工作人员对其进行拆卸,加快其后续的维护效率,且降低维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图3中A的放大图。
[0033]图中:1、桥梁本体;2、基准桩;3、收卷辊;4、压板;5、光纤扣;6、螺纹杆;7、滑槽;8、收卷盒;9、光纤本体;10、螺纹套;11、正伞齿轮;12、侧伞齿轮;13、凹槽;14、限位槽;15、转筒;16、限位块;17、转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包括桥梁本体(1)与基准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收卷盒(8),所述收卷盒(8)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收卷辊(3),所述收卷辊(3)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转筒(15),且位于转筒(15)与收卷盒(8)的连接处设置有扭簧,所述转筒(15)的一端贯穿进收卷盒(8)内连接有侧伞齿轮(12),且位于其一侧传动连接有螺纹杆(6),所述螺纹杆(6)上滑动设置有压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辊(3)的一端设置有转杆(17),且位于转杆(17)上设置有数组限位块(16),所述转筒(15)内设置有凹槽(13),且位于凹槽(13)处设置有数组与限位块(16)配合的限位槽(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铁桥梁沉降光纤测量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6)的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循强汪宏宇鲁铁定吕开云张瑞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