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507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固定器,包括:肘部组件,所述肘部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标准组件,所述标准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标准组件与肘部组件对接,所述标准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不同的标准组件可首尾相连;末端组件,所述末端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末端组件与标准组件对接;固定绳组件,所述固定绳组件贯穿肘部组件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提供硬性固定,有利于分摊固定点连接压力,可实现组合成不同长度的组合体,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其次,通过绑带绳的固定方式,固定简单,自由度更高,通过内置分体式内垫有利于增加舒适度的连续使用,且可实现每个研磨仓单独研磨一个药方,避免药物残留干涉。避免药物残留干涉。避免药物残留干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固定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辅助固定器。

技术介绍

[0002]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是医学的一个专业或学科,专门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以及治疗这一系统的伤病,骨科的治疗过程中需要使用手臂固定器对病患的手臂进行固定;目前在患者打完石膏之后,一般需要使用绷带作为辅助固定器固定患者骨折部位,对于严重的骨折伤害的无法提供有效保护,且由于绷带物理性质的因素使用起来舒适度受极大影响,具体使用的时候患者手臂长短不一也会导致使用不便,不利于病患的术后恢复;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辅助固定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固定器,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固定器,包括:
[0005]肘部组件,所述肘部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
[0006]标准组件,所述标准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标准组件与肘部组件对接,所述标准组件设置有多个,且不同的标准组件可首尾相连;
[0007]末端组件,所述末端组件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末端组件与标准组件对接;
[0008]固定绳组件,所述固定绳组件贯穿肘部组件、标准组件和末端组件,用于将肘部组件、标准组件和末端组件连接加固;
[0009]内垫,所述内垫设置在肘部组件、标准组件和末端组件的圆弧形结构内侧。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肘部组件包括半圆弧结构的肘部壳体、设置在肘部壳体组件两侧的肘部绳槽、设置在肘部壳体与标准组件接触位置的肘部定位块。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标准组件包括与肘部壳体对接的标准壳体、设置在标准壳体两侧的标准绳槽、设置在与肘部壳体对接位置且与肘部定位块卡接的标准定位槽和设置在标准壳体另一侧的标准定位块,所述标准定位块与肘部定位块规格一致。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末端组件包括与肘部壳体对接的
末端壳体、对称设置在末端壳体两侧的末端绳槽和设置在模块壳体与标准壳体对接位置的末端定位槽,所述末端定位槽与标准定位槽尺寸规格一致。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固定绳组件包括安装在肘部壳体上的绳轮、贯穿绳轮的限位销、贯穿限位销外侧端的辅助孔和缠绕在绳轮上并贯穿肘部绳槽、标准绳槽和末端绳槽的锁紧绳,所述限位销中部呈花键结构,所述限位销的右侧端呈圆柱形结构。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肘部组件、标准组件和末端组件两侧均对称设置有矩形通孔。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可提供硬性固定,有利于分摊固定点连接压力,可实现组合成不同长度的组合体,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其次,通过绑带绳的固定方式,固定简单,自由度更高,通过内置分体式内垫有利于增加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内垫拆卸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固定绳组件结构图。
[0021]图中:100、肘部组件,110、肘部壳体,120、肘部绳槽,130、肘部定位块,200、标准组件,210、标准壳体,220、标准绳槽,230、标准定位块,240、标准定位槽,300、末端组件,310、末端壳体,320、末端绳槽,330、末端定位槽,400、固定绳组件,410、绳轮,420、限位销,430、辅助孔,440、锁紧绳,500、内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辅助固定器,可提供硬性固定,有利于分摊固定点连接压力,可实现组合成不同长度的组合体,有利于不同身高的患者使用,其次,通过绑带绳的固定方式,固定简单,自由度更高,通过内置分体式内垫有利于增加舒适度。
[0024]图1

图4展示出的是本技术一种辅助固定器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请参阅图1

图4,本实施方式的一种辅助固定器,包括:
[0025]肘部组件100,所述肘部组件100呈半圆弧状结构;
[0026]标准组件200,所述标准组件200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标准组件200与肘部组件100对接,所述标准组件200设置有多个,且不同的标准组件200可首尾相连;
[0027]末端组件300,所述末端组件300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末端组件300与标准组件200对接;
[0028]固定绳组件400,所述固定绳组件400贯穿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用于将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连接加固;
[0029]内垫500,所述内垫500设置在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的圆弧形结构内侧,其中所述内垫500与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的连接可采用魔术贴结构进行连接,且所述内垫500与每段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宽度一致,分体式结构设置,可适应不同长度装置组合;
[0030]使用时,首先确定患者手臂骨折部位的长度,接着通过固定绳组件400将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首尾相连锁紧,形成组合体,接着使用绷带或者宽绑绳固定在组合体对应位置上,挂在患者身体或者固定位置上即可提供硬性固定。
[0031]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

2,所述肘部组件100包括半圆弧结构的肘部壳体110、设置在肘部壳体110组件两侧的肘部绳槽120、设置在肘部壳体110与标准组件200接触位置的肘部定位块130,该结构简单,且模块化的设置方便自由拼接和重复利用。
[0032]进一步的,请参阅图1

2,所述标准组件200包括与肘部壳体110对接的标准壳体210、设置在标准壳体210两侧的标准绳槽220、设置在与肘部壳体110对接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肘部组件(100),所述肘部组件(100)呈半圆弧状结构;标准组件(200),所述标准组件(200)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标准组件(200)与肘部组件(100)对接,所述标准组件(200)设置有多个,且不同的标准组件(200)可首尾相连;末端组件(300),所述末端组件(300)呈半圆弧状结构,所述末端组件(300)与标准组件(200)对接;固定绳组件(400),所述固定绳组件(400)贯穿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用于将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连接加固;内垫(500),所述内垫(500)设置在肘部组件(100)、标准组件(200)和末端组件(300)的圆弧形结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辅助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肘部组件(100)包括半圆弧结构的肘部壳体(110)、设置在肘部壳体(110)组件两侧的肘部绳槽(120)、设置在肘部壳体(110)与标准组件(200)接触位置的肘部定位块(1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辅助固定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组件(200)包括与肘部壳体(110)对接的标准壳体(210)、设置在标准壳体(210)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旭华陈志明许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市临平区中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