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光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546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地光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山地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泄洪渠和闸门。光伏组件设置于山体坡面。泄洪渠设于山体坡面且位于光伏组件下方。泄洪渠包括截洪沟、集洪沟和引流道,截洪沟及集洪沟在山地等高线方向延伸,截洪沟的垂直高度大于集洪沟的垂直高度。引流道沿山体坡面由上至下延伸,引流道的一端与截洪沟连接,另一端与集洪沟连接。闸门设置于引流道靠近集洪沟的一端。闸门包括墩部、连接部和挡板,挡板通过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墩部。挡板相对于墩部的角度可根据水流流量自动调节。通过设置泄洪渠可以避免水体漫过光伏组件的表面,防止水体影响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山地光伏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山地光伏
,具体涉及一种山地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为实现节能减排,目前开发建设了山地光伏系统。现有的山地光伏系统只将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山地坡面上,缺少完善的洪水排放渠道,无法有效疏导山体表面的积水,积水过多容易影响光伏组件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山地光伏系统,包括:
[0004]光伏组件,设置于山体坡面;
[0005]泄洪渠,设于所述山体坡面且位于所述光伏组件下方;
[0006]所述泄洪渠包括截洪沟、集洪沟和引流道,所述截洪沟及所述集洪沟沿山体坡面等高线方向延伸,所述截洪沟的垂直高度大于所述集洪沟的垂直高度;所述引流道沿山体坡面由上至下延伸,所述引流道的一端与所述截洪沟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洪沟连接;
[0007]闸门,设置于所述引流道靠近所述集洪沟的一端;所述闸门包括墩部、连接部和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所述连接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墩部;所述挡板相对于所述墩部的角度可根据水流流量自动调节。
[0008]可选的,所述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地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组件(10),设置于山体坡面;泄洪渠(20),设于所述山体坡面且位于所述光伏组件(10)下方;所述泄洪渠(20)包括截洪沟(21)、集洪沟(22)和引流道(23),所述截洪沟(21)及所述集洪沟(22)沿山体坡面等高线方向延伸,所述截洪沟(21)的垂直高度大于所述集洪沟(22)的垂直高度;所述引流道(23)沿山体坡面由上至下延伸,所述引流道(23)的一端与所述截洪沟(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集洪沟(22)连接;闸门(30),设置于所述引流道(23)靠近所述集洪沟(22)的一端;所述闸门(30)包括墩部(31)、连接部(32)和挡板(33),所述挡板(33)通过所述连接部(32)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墩部(31);所述挡板(33)相对于所述墩部(31)的角度可根据水流流量自动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洪沟(21)沿山体坡面等高线方向延伸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光伏组件(10)在山体坡面等高线方向上的宽度;所述引流道(23)沿山体坡面由上至下延伸的长度不小于所述光伏组件(10)在山体坡面由上至下的方向上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地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道(23)包括多段子引流道(231),多段所述子引流道(231)的首段和末端依次连接,所述子引流道(231)适于依山体坡面的坡度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燕石鑫刘学武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