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克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5136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日用陶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马克杯,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层杯身、外层杯身和真空层,所述内层杯身的内侧壁悬挂有茶漏组件,所述外层杯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杯把,所述外层杯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座,所述杯体组件的上端卡接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开设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杯盖钮,所述隔热空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一端电连接有伺服电机。该马克杯,通过杯体组件、内层杯身、真空层、外层杯身的设置,双层结构大大的降低了杯身的导热性,在使用时,可起到防烫的作用,通过防滑底座的设置,起到了防滑的作用。起到了防滑的作用。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克杯


[0001]本技术涉及日用陶瓷
,具体为一种马克杯。

技术介绍

[0002]马克杯是一种杯子类型,指大柄杯子,因为马克杯的英文叫mug,所以翻译成马克杯。马克杯是家常杯子的一种,一般用于牛奶、咖啡、茶类等热饮。西方一些国家也有用马克杯在工作休息时喝汤的习惯。杯身一般为标准圆柱形或类圆柱形,并且杯身的一侧带有把手。马克杯的把手形状通常为半环,通常材质为纯瓷、釉瓷、玻璃,不锈钢或塑料等。也有少数马克杯由天然石制成,一般价格较高。
[0003]现有的一种马克杯具有以下缺点:
[0004](1)、马克杯杯体组件导热性高,接热水时很烫手,马克杯的底部遇水打滑;
[0005](2)、加入咖啡粉时,搅拌的不够均匀会导致咖啡粉沾粘在一起,不便于后期的清理。
[0006]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克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8]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克杯,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马克杯杯体组件导热性高,接热水时很烫手,马克杯的底部遇水打滑和加入咖啡粉时,搅拌的不够均匀会导致咖啡粉沾粘在一起,不便于后期的清理的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
[0010]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马克杯,包括杯体组件,所述杯体组件包括内层杯身、外层杯身和真空层,所述内层杯身的内侧壁悬挂有茶漏组件,所述外层杯身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杯把,所述外层杯身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座,所述杯体组件的上端卡接有杯盖,所述杯盖的内部开设有隔热空腔,所述隔热空腔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封盖,所述封盖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杯盖钮,所述隔热空腔的内部置有可充电电池,所述可充电电池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形搅拌刀片,所述杯盖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卡接有传动杆,所述杯盖的表面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电连接的电源开关以及与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端口。
[0011]可选的,所述茶漏组件包括茶漏身、滤孔和挂手,所述茶漏身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茶漏身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手。
[0012]可选的,所述圆孔的内侧壁套接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材质为硅胶材质。
[0013]可选的,所述杯把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圈,所述杯把的上端开设有插勺孔。
[0014]可选的,所述螺旋形搅拌刀片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螺旋形搅拌刀片为可替换式。
[0015]可选的,杯盖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卡接有硅胶垫圈。
[0016](三)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马克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该马克杯,通过杯体组件、内层杯身、真空层、外层杯身的设置,双层结构大大的降低了杯身的导热性,在使用时,可起到防烫的作用,通过防滑底座的设置,起到了防滑的作用。
[0019]2、该马克杯,可充电电池、伺服电机、传动杆、螺旋形搅拌刀片的设置,可以使马克杯内的液体和粉充分融合,加快搅拌速度,能够使得咖啡粉搅拌的更加均匀,减少咖啡粉结块的可能性,也便于后期的清理。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整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杯盖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1、杯体组件;101、内层杯身;102、外层杯身;103、真空层;2、茶漏组件;201、茶漏身;202、滤孔;203、挂手;3、杯把;4、防滑底座;5、杯盖;6、隔热空腔;7、封盖;8、杯盖钮;9、可充电电池;10、伺服电机;11、传动杆;12、螺旋形搅拌刀片;13、圆孔;14、电源开关;15、充电端口;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至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马克杯,包括杯体组件1,杯体组件1包括内层杯身101、外层杯身102和真空层103,通过内层杯身101、外层杯身102和真空层103的设置,双层结构大大的降低了杯身的导热性,在使用时,可起到防烫的作用,内层杯身101的内侧壁悬挂有茶漏组件2,通过茶漏组件2的设置,起到了防止茶叶外泄散落,以及过滤掉碎渣和杂质的作用,外层杯身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杯把3,通过杯把3的设置,起到了使用方便的作用,外层杯身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座4,通过防滑底座4的设置,起到了防滑的作用,杯体组件1的上端卡接有杯盖5,通过杯盖5的设置,起到了防止灰尘等空气中的脏东西进入水杯的作用,杯盖5的内部开设有隔热空腔6,通过隔热空腔6的设置,起到了隔热的作用,隔热空腔6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封盖7,通过封盖7的设置,起到了密封杯盖5内的零部件的作用,封盖7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杯盖钮8,通过杯盖钮8的设置,起到了方便拿起杯盖5的作用,隔热空腔6的内部置有可充电电池9,通过可充电电池9的设置,起到了储存电能和供电的作用,可充电电池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通过伺服电机10的设置,起到了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作用,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11,通过传动杆11的设置,起到了将伺服电机10给的动力转给螺旋形搅拌刀片12,带动螺旋形搅拌刀
片12转动的作用,传动杆1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形搅拌刀片12,通过螺旋形搅拌刀片12的设置,起到了搅拌加速融合的作用,杯盖5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圆孔13,通过圆孔13的设置,起到了方便传动杆11穿过的作用,圆孔13的内部卡接有传动杆11,杯盖5的表面设有与伺服电机10电连接的电源开关14以及与可充电电池9电连接的充电端口15,通过电源开关14的设置,起到了控制电路的作用,通过充电端口15的设置,起到了控制电路的作用起到了充电的作用。
[0028]茶漏组件2包括茶漏身201、滤孔202和挂手203,茶漏身201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滤孔202,茶漏身201表面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挂手203,通过滤孔202的设置,起到了过滤的作用,通过挂手203的设置,起到了悬挂茶漏身201的作用。
[0029]圆孔13的内侧壁套接有密封圈16,密封圈16的材质为硅胶材质通过密封圈16的设置,起到了隔绝液体和水蒸气进入隔热空腔6的作用。
[0030]杯把3的表面套接有防滑圈,杯把3的上端开设有插勺孔,通过插勺孔的设置,起到了方便勺子放置的作用。
[0031]所述螺旋形搅拌刀片12的材质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螺旋形搅拌刀片12为可替换式,通过不锈钢材质的设置,起到了防锈的作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克杯,包括杯体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组件(1)包括内层杯身(101)、外层杯身(102)和真空层(103),所述内层杯身(101)的内侧壁悬挂有茶漏组件(2),所述外层杯身(10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杯把(3),所述外层杯身(10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防滑底座(4),所述杯体组件(1)的上端卡接有杯盖(5),所述杯盖(5)的内部开设有隔热空腔(6),所述隔热空腔(6)的上部螺纹连接有封盖(7),所述封盖(7)表面的中部固定安装有杯盖钮(8),所述隔热空腔(6)的内部置有可充电电池(9),所述可充电电池(9)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端花键连接有传动杆(11),所述传动杆(11)的底端螺纹连接有螺旋形搅拌刀片(12),所述杯盖(5)底部的中部开设有圆孔(13),所述圆孔(13)的内部卡接有传动杆(11),所述杯盖(5)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伺服电机(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红山刘寄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意飞巅企业策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