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510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0
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定位上位机、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均与导航定位上位机连接;导航定位上位机包括封装壳、封盖和主控电路板,封装壳的正面固定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封装壳的一侧引出有电源线,封装壳的另一侧固定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电源线、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均与主控电路板连接。该定位系统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无需手动调节,解决了重复定位问题和治疗中靶点偏移问题。中靶点偏移问题。中靶点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经颅磁刺激定位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神经调控技术是运用电刺激或化学反应的方法,对神经系统(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发挥神经调节作用,或兴奋或抑制,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症状。这种神经调控的方法一般采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属于生物医学工程的一种技术。目前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TMS)、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聚焦超声刺激(FUS)等非侵入式方法,以及电极深部脑刺激(DBS)、红外神经刺激(INS)等侵入式的方法。以上神经调控技术的出现,将为神经损伤的患者,带来康复新方向。
[0003]经颅磁刺激(TMS)技术是无创的神经调控技术,它由放置于头皮上的磁性线圈产生的瞬时、高压脉冲产生一个垂直于线圈平面的磁场域,作用于大脑组织并产生感应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该技术可以用于评价神经电生理传导通路,并已用于脑卒中、抑郁症、自闭症等疾病的神经康复治疗。
[0004]目前经颅磁刺激定位技术常用的线圈定位方法有脑电10

20系统法、光学导航法和机器人法。脑电10

20系统应用比较简便快速,但定位粗放,而且不能进行个体化定位,同时也无法解决重复定位问题和治疗中靶点偏移问题。光学导航法是利用光学导航设备实现导航经颅磁刺激,通过导入个体化MRI数据进行个体化精准定位,但全程需要手动调节,操作复杂,耗时费力,同时无法出色的完成重复定位问题和治疗中靶点偏移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该定位系统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无需手动调节,解决了重复定位问题和治疗中靶点偏移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导航定位上位机、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均与导航定位上位机连接;
[0008]所述导航定位上位机包括封装壳、封盖和主控电路板,封装壳的正面固定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封装壳的一侧引出有电源线,封装壳的另一侧固定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电源线、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均与主控电路板连接;
[0009]所述靶点随动定位器为激光定位器,激光定位器与光源驱动接口连接;
[0010]所述坐标变化定位器为双目式定位摄像头,双目式定位摄像头与图像传输接口连接;
[0011]所述治疗坐标定位器包括机壳,机壳上开有经颅磁刺激线圈安装槽,所述机壳上方内部固定有线圈定位电路板,治疗坐标定位器通过数据线与坐标数据传输接口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主控电路板上固定有主控芯片、电源模块、数模转换模块、恒流源驱动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电源模块、数模转换模块、图像处理模块和模数转换模块均与主控芯片连接,所述恒流源驱动模块与数模转换模块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线圈定位电路板上开有光线出射入射洞口,光线出射入射洞口上固定有光学传感器和DSP芯片,光线出射入射洞口的一侧固定有LED灯珠,线圈定位电路板的另一侧固定有电源芯片和数据接头,光学传感器、LED灯珠、电源芯片和数据接头均与DSP芯片连接,光线出射入射洞口中固定光线折射组件,透镜组件包括第一折射镜片和第二折射镜片,第一折射镜片和第二折射镜片将LED灯珠发射的光线折射至光学传感器下方的物体中并被反射至光学传感器中。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该定位系统操作方便,重复性好、无需手动调节,解决了重复定位问题和治疗中靶点偏移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是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所述导航定位上位机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所述治疗坐标定位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所述线圈定位电路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1‑
导航定位上位机,2

靶点随动定位器,3

坐标变化定位器,4

治疗坐标定位器,5

经颅磁刺激线圈;11

封装壳,12

封盖,13

主控电路板,14

主控芯片,15

电源模块,16

数模转换模块,17

恒流源驱动模块,18

图像处理模块,19

模数转换模块,41

机壳,42

经颅磁刺激线圈安装槽,43

光学定位孔,44

数据线,45

线圈定位电路板;111

显示屏,112

操作按键,113

光源驱动接口,114

图像传输接口,115

坐标数据传输接口,451

LED灯珠,452

第一折射镜片,453

第二折射镜片,454

DSP芯片,455

光学传感器,456

电源芯片,457

数据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如图1

2所示,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包括导航定位上位机
1、靶点随动定位器2、坐标变化定位器3和治疗坐标定位器4,靶点随动定位器2、坐标变化定位器3和治疗坐标定位器4均与导航定位上位机1连接;
[0025]所述导航定位上位机1包括封装壳11、封盖12和主控电路板13,封装壳11的正面固定有显示屏111和操作按键112,封装壳11的一侧引出有电源线,封装壳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磁导航的经颅磁刺激导航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导航定位上位机、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靶点随动定位器、坐标变化定位器和治疗坐标定位器均与导航定位上位机连接;所述导航定位上位机包括封装壳、封盖和主控电路板,封装壳的正面固定有显示屏和操作按键,封装壳的一侧引出有电源线,封装壳的另一侧固定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电源线、光源驱动接口、图像传输接口和坐标数据传输接口均与主控电路板连接;所述靶点随动定位器为激光定位器,激光定位器与光源驱动接口连接;所述坐标变化定位器为双目式定位摄像头,双目式定位摄像头与图像传输接口连接;所述治疗坐标定位器包括机壳,机壳上开有经颅磁刺激线圈安装槽,所述机壳上方内部固定有线圈定位电路板,治疗坐标定位器通过数据线与坐标数据传输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泉王朔潘钰季林红马迪高欣悦何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