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507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涉及植物内生菌领域,包括分离皿、皿盖和密封塞,所述分离皿的顶部设有皿盖,所述皿盖的底部设有吸水棉,所述分离皿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皿盖的顶部设有密封件,所述皿盖顶部的密封件内部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件内侧的皿盖顶部设有透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皿盖盖上后,皿盖底部的吸水棉则抵住分离皿内壁的卡槽,此时工作人员即使正放分离皿,皿盖处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后则可以通过吸水棉进行拦截以及吸收,避免冷凝水滴落至底部的植物组织上对其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可将密封塞从密封件处拔出,皿盖内的水蒸气即可通过透气孔排出,从而可减少冷凝水的产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内生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植物内生菌是一定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内部的真菌或细菌,植物内生菌分离目的是筛选活性内生菌菌株,掌握鉴定种类、次生代谢产物提取和活性测定的方法,为生物防治提供优良的菌株材料,在进行植物内生菌分离时就会需要使用到分离皿进行操作,现有工作人员在使用酒精、升汞以及灭菌水对植物组织进行处理后,为了避免皿盖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对植物组织造成影响,大多需要将分离皿倒置在培养箱内进行观察,工作人员可能会遗忘这一步骤,且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内部的植物组织散乱掉落,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下问题:现有工作人员在使用酒精、升汞以及灭菌水对植物组织进行处理后,为了避免皿盖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对植物组织造成影响,大多需要将分离皿倒置在培养箱内进行观察,工作人员可能会遗忘这一步骤,且这种方式可能会导致内部的植物组织散乱掉落,较为不便。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皿、皿盖和密封塞,所述分离皿的顶部设有皿盖,所述皿盖的底部设有吸水棉,所述分离皿的内壁设有卡槽,所述皿盖的顶部设有密封件,所述皿盖顶部的密封件内部设有密封塞,所述密封件内侧的皿盖顶部设有透气孔。
[0005]优选的,所述卡槽呈圆形环状,所述卡槽与分离皿内壁尺寸适配。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塞由顶部的塑料盖以及底部的橡胶塞所组成,所述密封塞底部的橡胶塞与密封件尺寸相适配。
[0007]优选的,所述吸水棉的材质采用吸水海绵材质制成,所述吸水棉通过吸盘与顶部的皿盖相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9]本技术当皿盖盖上后,皿盖底部的吸水棉则抵住分离皿内壁的卡槽,此时工作人员即使正放分离皿,皿盖处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后则可以通过吸水棉进行拦截以及吸收,避免冷凝水滴落至底部的植物组织上对其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需求,将密封塞从密封件处拔出,密封塞拔出后透气孔则处于流通状态,可将皿盖内的水蒸气通过透气孔排出,从而可减少冷凝水的产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的皿盖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标记:1、分离皿;2、皿盖;3、密封塞;4、吸水棉;5、卡槽;6、密封件;7、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5]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

3所示,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由以下部件装配而成:
[0018][0019][0020]装配说明:工作人员将吸水棉4取出,将吸水棉4顶部的吸盘对准皿盖2后通过吸盘将吸水棉4固定在皿盖2上,紧接工作人员取出密封塞3,将密封塞3底部的橡胶塞对准密封件6并将其塞入密封件6内,反复按压密封塞3确保密封塞3稳定无缝隙即可,紧接工作人员将皿盖2盖在分离皿1上,观察吸水棉4确保吸水棉4可抵在卡槽5上即可。
[0021]工作原理说明:工作人员在使用酒精、升汞以及灭菌水对植物组织进行处理后,工作人员将植物组织放置在分离皿1内,紧接关闭皿盖2将其放入培养箱内进行观察工作,当皿盖2盖上后,皿盖2底部的吸水棉4则抵住分离皿1内壁的卡槽5,此时工作人员即使正放分离皿1,皿盖2处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后则可以通过吸水棉4进行拦截以及吸收,避免冷凝水滴落至底部的植物组织上对其造成影响,工作人员可根据使用需求,将密封塞3从密封件6处拔出,密封塞3拔出后透气孔7则处于流通状态,可将皿盖2内的水蒸气通过透气孔7排出,从而可减少冷凝水的产生,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实验操作。
[002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
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包括分离皿(1)、皿盖(2)和密封塞(3),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皿(1)的顶部设有皿盖(2),所述皿盖(2)的底部设有吸水棉(4),所述分离皿(1)的内壁设有卡槽(5),所述皿盖(2)的顶部设有密封件(6),所述皿盖(2)顶部的密封件(6)内部设有密封塞(3),所述密封件(6)内侧的皿盖(2)顶部设有透气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内生细菌的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林鑫张振粉黄荣杨杰侯瑄朱绍玮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