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904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涉及振动助眠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挂绳,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左右侧设有隐藏式线槽,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向后凹进的外露式线槽,所述挂绳呈环形并且部分穿设于所述隐藏式线槽和外露式线槽中。将挂绳穿设在隐藏式线槽中,从而完成挂绳和壳体的连接,不再使用金属挂钩,设备振动时不会有额外的零部件(如挂钩)一起振动,因此不会引起噪音;挂绳的前部位于外露式线槽中,不与使用者身体相贴,不会在振动时引起皮肤的不适感,相对提高舒适度。对提高舒适度。对提高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振动助眠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振动助眠设备是一种新型的可穿戴助眠设备,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主板、振动单元和电池组(可充电或不可充电;可充电时,充电插头位于主板)。使用时,设备放置于胸口或腹部。为了防止在使用时滑落,设备通常通过挂绳佩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会进行不同频率和强度的持续低频振动,和胸腹腔产生共鸣,同时配合助眠音乐以达到缓解神经,增进睡眠的目的。
[0003]由于振动助眠设备需要配合挂绳使用,通常使用金属挂钩连接挂绳和壳体。壳内的振动单元振动时会带动金属挂钩一起振动,很容易与壳体碰撞产生噪声,同时绳子前端(指与挂钩连接的一端)贴近身体,振动时会带动绳子前端产生“跳动”的感觉(可以起皮肤痒痒的感觉),带来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采用金属挂钩连接挂绳和壳体而导致的有噪音、挂绳前端贴近身体导致佩戴不舒适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包括壳体和挂绳,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左右侧设有隐藏式线槽,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向后凹进的外露式线槽,所述挂绳呈环形并且部分穿设于所述隐藏式线槽和外露式线槽中。
[0007]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下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凹槽,所述下壳的上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下凹进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的两侧均具有槽边,相同侧的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相扣合后形成隐藏式线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上壳的下侧面的前边缘设向后凹进的上半凹槽,所述下壳的上侧面的前边缘设有向后凹进的下半凹槽,所述上半凹槽不设下槽边,所述下半凹槽不设上槽边,所述上半凹槽与所述下半凹槽扣合后形成所述外露式线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还包括导光卡扣,所述壳体的前端设有充电口,所述导光卡扣包括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后侧的插头,所述插头可拆卸地过盈插设于所述充电口,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穿绳孔,所述穿绳孔的直径小于所述挂绳的直径,所述挂绳的一段过盈配合地穿设于所述穿绳孔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前端还设有凹口,所述外露式线槽从所述凹口穿过,所述固定部的后侧与所述凹口相适配。
[0011]进一步地,所述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还包括主板、振动单元和电池组,所述主板、振动单元和电池组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主板分别与振动单元、电池组电连接。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将挂绳穿设在隐藏式线槽中,从而完成挂绳和壳体的连接,不再使用金属挂钩,设备振动时不会有额外的零部件(如挂钩)一起振动,因此不会引起噪音;挂绳的前部位于外露式线槽中,不与使用者身体相贴,不会在振动时引起皮肤的不适感,相对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的爆炸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的侧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的挂绳与导光卡扣的连接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的导光卡扣未插入充电口时的示意图。
[0021]图中:
[0022]1‑
壳体,11

上壳,12

下壳,13

隐藏式线槽,14

外露式线槽,15

凹口,16

充电口,121

下凹槽,122

下半凹槽;
[0023]2‑
主板;
[0024]3‑
振动单元;
[0025]4‑
电池组;
[0026]5‑
挂绳;
[0027]6‑
导光卡扣,61

固定部,62

插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0]如图1

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包括壳体1、主板2、振动单元3、电池组4、挂绳5和导光卡扣6。
[0031]壳体1呈整体呈圆盘状,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设置于下壳12上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如此能够使上壳11和下壳12连接更紧密,不会因振动导致松动而产生异响。壳体1的左右侧设有隐藏式线槽13,具体的,上壳11的下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凹槽(图中未示出),下壳12的上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下凹进的下凹槽121,上凹槽和下凹槽121的两侧均具有槽边,相同侧的上凹槽与下凹槽121相扣合后形成隐藏式线槽13;其中,上凹槽和下凹槽121的朝向壳体1外侧的槽边线槽隐藏式线槽13的外壁。壳体1的前侧设有向后凹进的外露式线槽14,具体的,上壳11的下侧面的前边缘设向后凹进的上半凹槽(图中未示出),下壳12的上侧面的前边缘设有向后凹进的下半凹槽122,上半凹槽不设下槽边,下半凹槽122不设上槽边,上半凹槽与下半凹槽122扣合后形成外露式线槽14;其中,因为“上半凹槽向后凹且不设下槽边,下半凹槽122向后凹且不设上槽边”,所以形成的外露式线槽14为一个前侧敞开的槽。在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包括壳体和挂绳,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设置于所述下壳上并通过超声波焊接固定,所述壳体的左右侧设有隐藏式线槽,所述壳体的前侧设有向后凹进的外露式线槽,所述挂绳呈环形并且部分穿设于所述隐藏式线槽和外露式线槽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下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上凹进的上凹槽,所述下壳的上侧面的左右边缘均设有向下凹进的下凹槽,所述上凹槽和所述下凹槽的两侧均具有槽边,相同侧的所述上凹槽与所述下凹槽相扣合后形成隐藏式线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绳式振动助眠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的下侧面的前边缘设向后凹进的上半凹槽,所述下壳的上侧面的前边缘设有向后凹进的下半凹槽,所述上半凹槽不设下槽边,所述下半凹槽不设上槽边,所述上半凹槽与所述下半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溯源张东云黄竞舸钱序符旭鹏
申请(专利权)人:皓泽深圳生物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