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热敷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901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中药热敷包,包括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底部设置有发热件,所述隔热垫内部并位于发热件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发热件下方设置有药包组件,所述药包组件包括袋体、中药包、限位件和开口部,所述发热件下方设置有袋体,所述袋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开设于袋体侧面并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袋体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开口部放置有中药包,所述袋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袋体的限位件和隔热垫的通孔,二者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袋体与发热件的分离或抵靠,可以实现袋体的拆卸,从而便于将袋体进行清洗,有效的避免了袋体与发热件一体化,不便于清洗导致不卫生的问题。不便于清洗导致不卫生的问题。不便于清洗导致不卫生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药热敷包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尤其涉及中药热敷包。

技术介绍

[0002]中药热敷是传统中医常用的外治方法之一,主要通过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是药物更有效地经皮肤吸收,达到行气活血、散寒止痛、瘀消肿、温经通络等作用。
[0003]现有技术中,中药包设置有袋体内部,通过加热元件对中药包进行加热,由于加热元件都是固定设置在袋体内壁的上表面,袋体通常不能够清洗,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易受到污染,从而导致后续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卫生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中药热敷包,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中药热敷包,包括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底部设置有发热件,所述隔热垫内部并位于发热件两侧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发热件下方设置有药包组件,所述药包组件包括袋体、中药包、限位件和开口部,所述发热件下方设置有袋体,所述袋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袋体上设置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开设于袋体侧面并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袋体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开口部放置有中药包,所述袋体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袋体的两侧,两组所述限位件穿过对应位置的通孔延伸至隔热垫上方,两组所述限位件在隔热垫上方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扣以使得袋体上方抵靠于发热件的一侧。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该中药热敷包还包括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隔热垫连接,用于缠绕于使用者身上。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该连接组件还包括固定杆、C形环、弧形环和固定盘,所述隔热垫两侧均设置有C形环,所述C形环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侧壁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一侧通过C形环的缺口部延伸至C形环外部,所述连接件延伸至C形环外部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扣以缠绕在使用者身上,所述C形环两端均设置有弧形环,所述固定杆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与C形环相邻一侧设置有与弧形环相适配的弧形槽。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发热件底部的面积小于所述袋体顶部的表面。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开口部还设有一拉链,用于打开或封闭该开口部。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通过袋体的限位件和隔热垫的通孔,二者相互配合,可以实现袋体与发热件的分离或抵靠,可以实现袋体的拆卸,从而便于将袋体进行清洗,有效的避免了袋体与发热件一体化,不便于清洗导致不卫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隔热垫的仰视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图;
[0015]图4为本技术连接组件的侧视图;
[0016]图5为本技术药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1、隔热垫;2、发热件;3、药包组件;31、袋体;32、中药包;33、限位件;34、开口部;4、通孔;5、连接组件;51、连接件;52、固定杆;53、C形环;54、弧形环;55、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9]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隔热垫的仰视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A结构图。
[0020]中药热敷包,包括隔热垫1、发热件2、通孔4和药包组件3;
[0021]隔热垫1底部设置有发热件2,隔热垫1内部并位于发热件2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发热件2下方设置有药包组件3,药包组件3包括袋体31、中药包32、限位件33和开口部34,发热件2下方设置有袋体31,袋体31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袋体31上设置有开口部34,开口部34开设于袋体31侧面并连通容置空间,袋体31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开口部34放置有中药包32,袋体31上设置有限位件33,限位件3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袋体31的两侧,两组限位件33穿过对应位置的通孔4延伸至隔热垫1上方,两组限位件33在隔热垫上方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扣以使得袋体31上方抵靠于发热件2的一侧。
[0022]发热件2通过电源线与外界电源电线连接,当需要使用该中药热敷包时,将中药包32通过开口部34放入袋体31内部,然后将袋体31放置在发热件2下方,将袋体31两侧的限位件33依次穿过对应位置处的通孔4,使得限位件33延伸至隔热垫1的上方,两组限位件33延伸至隔热垫1上方后,通过设置在限位件33上的魔术贴相互粘扣,一方面起到固定住药包组件3的目的,另一方面使得袋体31顶部一侧可以与发热件2抵触,使得发热件2将中药包32进行加热,中药包32通过发热件2加热能散发有效成分及气味,从而对病患热敷的位置实现药熏,当热敷完毕后,将两组限位件33相互分离,将限位件33从通孔4中抽出,可以使得药包组件3与发热件2进行拆卸,便于将袋体31进行清洗,有效的避免了袋体31与发热件一体化,不便于清洗导致不卫生的问题。
[0023]为了避免将该中药热敷包直接放置病患热敷的位置容易发生掉落的问题,参考图1和图2,在该中药热敷包还包括连接组件5,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件51,连接件51与隔热垫1连接,用于缠绕于使用者身上,通过连接件51可以缠绕在患者身上,避免发生掉落的问题。
[0024]为了便于清洗连接件51,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该连接组件5还包括固定杆52、C形环53、弧形环54和固定盘55,隔热垫1两侧均设置有C形环53,C形环53内部活动插接有固定杆52,固定杆52的侧壁与连接件51固定连接,连接件51的一侧通过C形环53的缺口部延伸至C形环53外部,连接件51延伸至C形环53外部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扣以缠绕在使用者身上,C
形环53两端均设置有弧形环54,固定杆52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盘55,固定盘55与C形环53相邻一侧设置有与弧形环54相适配的弧形槽,拉动固定盘55向外抽出,使得固定盘55的弧形槽与弧形环54分离,可以将固定杆52从C形环53内抽出,便于将连接件51进行清洗,当清洗完毕后,将固定杆52远离固定盘55的一端插入C形环53内部,在插入过程中,使得连接件51与C形环53的缺口部对齐,使得连接件51可以进入到C形环53的缺口部中,直至固定盘55的弧形槽与弧形环54卡合限位后,停止固定杆52的移动。
[0025]为了避免发热件2将患者烫伤,参考图2,发热件2底部的面积小于袋体31顶部的表面,使得袋体31可以将发热件2进行覆盖,避免发热件2与患者直接接触发生烫伤的问题。
[0026]为了避免中药包32在热敷过程中从袋体31中脱落,参考图5,开口部34还设有一拉链,用于打开或封闭该开口部,通过拉链,可以实现该开口部34的打开或封闭,从而实现中药包32的取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热敷包,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热垫(1),所述隔热垫(1)底部设置有发热件(2),所述隔热垫(1)内部并位于发热件(2)两侧均开设有通孔(4),所述发热件(2)下方设置有药包组件(3),所述药包组件(3)包括袋体(31)、中药包(32)、限位件(33)和开口部(34),所述发热件(2)下方设置有袋体(31),所述袋体(31)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袋体(31)上设置有开口部(34),所述开口部(34)开设于袋体(31)侧面并连通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袋体(31)的容置空间内通过开口部(34)放置有中药包(32),所述袋体(31)上设置有限位件(33),所述限位件(33)设置有两组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袋体(31)的两侧,两组所述限位件(33)穿过对应位置的通孔(4)延伸至隔热垫(1)上方,两组所述限位件(33)在隔热垫上方通过魔术贴相互粘扣以使得袋体(31)上方抵靠于发热件(2)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热敷包,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热敷包还包括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连接件(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文田光辉徐冬英贾国波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懿年堂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