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灭火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81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灭火棒,包括底座、内筒、顶座、弧形外壳、内压机构和锁紧器,底座与顶座之间通过内筒相连接,底座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口,内筒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喷射孔且内部填充有灭火剂,若干组喷射孔上均包裹有球状外膜,弧形外壳分设有两组且分别穿插于两组插口内,内压机构分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顶座的内侧,内压机构包括挤压垫和设置于挤压垫内侧的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灭火棒设计为棒状结构并在内部设置有内压机构,当需要对灭火棒进行使用时,可以将灭火棒的外壳打开并将灭火棒本体置入燃烧区域,在接触高温时,灭火棒表面的膜体炸裂,配合内压机构达到对内部的灭火剂喷射处的目的,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灭火棒


[0001]本技术涉及灭火棒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灭火棒。

技术介绍

[0002]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消防器材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器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是专为不同的火灾起因而设。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装置的种类多样其中就包括投掷式的灭火棒,通过将灭火棒投入燃烧区域,灭火棒内的灭火剂散出,达到灭火的目的,具有便捷、安全性高的优点。
[0003]然而,现有的灭火棒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的问题:灭火棒在投入燃烧区域后,在将灭火剂散出时,具有不可控性,容易存在灭火区域局限的情况,影响灭火效果,此外喷出的距离较短。为此,需要设计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灭火棒,解决了灭火棒在投入燃烧区域后,在将灭火剂散出时,具有不可控性,容易存在灭火区域局限的情况,影响灭火效果,此外喷出的距离较短,这一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灭火棒,包括底座、内筒、顶座、弧形外壳、内压机构和锁紧器,所述底座与顶座之间通过内筒相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口,所述内筒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喷射孔且内部填充有灭火剂,若干组所述喷射孔上均包裹有球状外膜,所述弧形外壳分设有两组且分别穿插于两组插口内,所述内压机构分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顶座的内侧,所述内压机构包括挤压垫和设置于挤压垫内侧的压板,所述锁紧器安装于顶座的中部且包括锁紧片、拉线、提拉环和筒体,所述锁紧片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夹取于两组弧形外壳的连接处,两组所述拉线的下端分别与两组锁紧片相连接且上端与提拉环相连接,所述提拉环的下端螺纹设置于筒体内,所述筒体固定于顶座上。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弧形外壳的端部与压环的边缘相抵触,所述弧形外壳的边缘还加工成型有对接条。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锁紧片呈V型结构且分布于弧形外壳的上端,所述锁紧片卡扣于两组对接条的连接处。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球状外膜呈半球状结构且内端与喷射孔内壁相接触,所述球状外膜的厚度为0.5mm

0.9mm。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顶座的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引线孔,两组所述拉线分别穿过两组引线孔。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本方案对现有的灭火棒结构进行了改进,该灭火棒设计为棒状结构并在内部设置
有内压机构,当需要对灭火棒进行使用时,可以将灭火棒的外壳打开并将灭火棒本体置入燃烧区域,在接触高温时,灭火棒表面的膜体炸裂,配合内压机构达到对内部的灭火剂喷射处的目的,达到更好的灭火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3]图2为本技术所述内筒结构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所述弧形外壳结构图。
[0015]图中:1、底座;2、内筒;3、顶座;4、弧形外壳;5、内压机构;6、锁紧器;7、插口;8、喷射孔;9、灭火剂;10、球状外膜;11、挤压垫;12、压板;13、锁紧片;14、拉线;15、提拉环;16、筒体;17、对接条;18、引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灭火棒,包括底座1、内筒2、顶座3、弧形外壳4、内压机构5和锁紧器6,底座1与顶座3之间通过内筒2相连接,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口7,内筒2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喷射孔8且内部填充有灭火剂9,若干组喷射孔8上均包裹有球状外膜10,弧形外壳4分设有两组且分别穿插于两组插口7内,弧形外壳4的上端与顶座3之间存在空隙,内压机构5分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1、顶座3的内侧,内压机构5包括挤压垫11和设置于挤压垫11内侧的压板12,锁紧器6安装于顶座3的中部且包括锁紧片13、拉线14、提拉环15和筒体16,锁紧片13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夹取于两组弧形外壳4的连接处,两组拉线14的下端分别与两组锁紧片13相连接且上端与提拉环15相连接,提拉环15的下端螺纹设置于筒体16内,筒体16固定于顶座3上。
[0018]进一步改进地,如图3所示:弧形外壳4的端部与压板12的边缘相抵触,弧形外壳4的边缘还加工成型有对接条17,方便配合锁紧片13对两组弧形外壳4进行锁紧。
[0019]进一步改进地,如图1所示:锁紧片13呈V型结构且分布于弧形外壳4的上端,锁紧片13卡扣于两组对接条17的连接处。
[0020]进一步改进地,如图2所示:球状外膜10呈半球状结构且内端与喷射孔8内壁相接触,球状外膜10的厚度为0.5mm

0.9mm,球状外膜10常规状态下可以达到对灭火剂阻隔的目的,当遇到明火时损坏并配合内压机构5将灭火剂喷出。
[0021]具体地,顶座3的边缘对称开设有两组引线孔18,两组拉线14分别穿过两组引线孔18,便于对拉线14进行定向提拉。
[0022]在使用时:本技术当需要使用灭火棒时,工作人员可以拧动提拉环15并脱离筒体16,向上提拉,在提拉的过程中将锁紧片13脱离弧形外壳4的端部,然后将灭火棒投入燃烧区域,在灭火棒与地面碰撞时,使得弧形外壳4脱离,在挤压垫11的作用下将压板12内压并将灭火剂9挤压喷射出,通过喷射孔8进行多角度喷射。
[0023]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内筒(2)、顶座(3)、弧形外壳(4)、内压机构(5)和锁紧器(6),所述底座(1)与顶座(3)之间通过内筒(2)相连接,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组插口(7),所述内筒(2)的表面加工成型有若干组喷射孔(8)且内部填充有灭火剂(9),若干组所述喷射孔(8)上均包裹有球状外膜(10),所述弧形外壳(4)分设有两组且分别穿插于两组插口(7)内,所述内压机构(5)分设有两组且分别位于底座(1)、顶座(3)的内侧,所述内压机构(5)包括挤压垫(11)和设置于挤压垫(11)内侧的压板(12),所述锁紧器(6)安装于顶座(3)的中部且包括锁紧片(13)、拉线(14)、提拉环(15)和筒体(16),所述锁紧片(13)分设有两组且分别夹取于两组弧形外壳(4)的连接处,两组所述拉线(14)的下端分别与两组锁紧片(13)相连接且上端与提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建辉钟天锋
申请(专利权)人:易如可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