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69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5
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包括动磁式振子本体,动磁式振子本体包括外筒,传振片,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定子组件包括线圈组合结构,动子组件包括磁铁组合结构,定子组件固定在外筒内,传振片固定在外筒上,动子组件与传振片通过至少一个位点固定连接,从中心往外看,线圈在内,永磁铁在外;永磁铁的数量为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


[0001]本技术涉及振子
,具体是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

技术介绍

[0002]骨传导耳机的振子和或者触觉反馈的致动器设计,动磁方式的设计具备有诸多优点,比如线圈部分的散热会更佳,作为负载的动子组件本身不会被加热;线圈是空心轴的设计,磁铁位于内部,使得整体实现更紧凑的设计;另外,因为线圈是静止的,所以没有线圈连接线易于损坏的缺点。另外,动磁的设计可以允许有高峰力值,以及高峰力值和移动质量比,从而具备更高的加速度G值。
[0003]现有的动磁方式的振子设计,因为磁铁和线圈组合方式的设计存在一定的不足,往往会出现比较高的非线性项,即动子组件的所受力或者加速度值,在低频或者高频段会出现比较高的失真,也就是总谐波失真THD(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附图16为现有的动磁式设计的振子的总谐波失真THD测试图,可以看出,在25hz附近,失真达到99%,在100hz左右,失真达到46%。这么大的失真,说明在低频附近,音频信号或者触觉反馈信号的失真导致音质和触觉反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动磁式振子本体,所述动磁式振子本体包括外筒,传振片,定子组件和动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线圈组合结构,所述动子组件包括磁铁组合结构,所述线圈组合结构包括线圈和第一导磁体,所述磁铁组合结构包括永磁铁和第二导磁体,所述定子组件固定在外筒内,所述传振片固定在外筒上,所述动子组件与所述传振片通过至少一个位点固定连接,从中心往外看,所述永磁铁在外,所述线圈在内;所述永磁铁的数量为N

,线圈的数量为N

,N

>N

或者N

<N

;N

为1,2,3,

,100;N

为1,2,3,

,100;所述动磁式振子本体内部设有2N个两两对称设计的磁域D
1,i
和D
2,i
,N为1,2,3,

,100,i=1,2,3,

;所述线圈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和所述永磁铁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分别穿越磁域D
1,i
和D
2,i
,且在磁域D
1,i
中,所述线圈的磁力线方向和永磁铁的磁力线方向相同,而在磁域D
2,i
中,所述线圈的磁力线方向和所述永磁铁的磁力线方向相反;或者在磁域D
1,i
中,所述线圈的磁力线方向和所述永磁铁的磁力线方向相反,而在磁域D
2,i
中,所述线圈的磁力线方向和永磁铁的磁力线方向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形状呈凹凸交错咬合排列,所述线圈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和所述永磁铁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分别交替穿过所述动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N

=(N

+1)*n;n是自然数,n=1,2,3

;当N

>1时,邻近所述永磁铁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极性相同;当N

>1时,邻近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线圈,临近的两个端面的电磁场的极性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N

=(N


1)*n;n是自然数,n=1,2,3

;当N

>1时,邻近所述永磁铁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极性相同;当N

>1时,邻近线圈中电流的方向相反,相邻两个线圈,临近的两个端面的电磁场的极性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靠近的外壳处使用导磁体,使得线圈形成电磁铁的磁路的磁阻尽量小;磁铁组件中永磁铁之间用导磁体隔离;线圈和永磁铁周围使用轭铁,或者针对线圈组件,和线圈靠近的外壳使用导磁外筒。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圈磁并联型非线性项抵消的动磁式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一导磁环,所述磁铁组合结构还包括第二导磁环,所述永磁铁为两个,所述线圈为一个,邻近所述永磁铁相对的两个端面的极性相同,所述传振片设有一个,所述传振片固定在所述外筒的顶面上,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外筒的底面上,所述线圈环绕式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磁体上,所述第一导磁环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磁体的一端,传振支架呈L型,所述传振支架的水平部与振动方向平行,所述第二导磁体固定在所述传振支架的水平部上,所述永磁铁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导磁体的两侧,两个所述永磁铁固定在所述传振支架的水平部上,所述动子组件和所述定子组件形状呈凹凸交错咬合排列,所述线圈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和所述永磁铁的主磁力线闭合曲线分别交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沧毅胡思钦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惟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