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514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包括装置底座、移动底座和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部与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块。该安全带悬挂固定架设置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与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减震器,从而使移动底座既可以在限位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移动的幅度会受到限制,设置有感应警报器,使工作人员在移动范围超过限制时可以及时的得到提醒,且可以通知周围的其他工作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挂点不需要频繁移动、作业人员的抵触性小,减轻了工人心理压力,同时方便工人作业,让作业人员更愿意去使用安全带,工作效率也比以往大大提高,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安全风险。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安全带悬挂固定架
,具体为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

技术介绍

[0002]当拆除悬挑架的最后一步架及工字钢时,风力和悬空作业都给工人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此时脚踩不稳底下就是万丈深渊,为了保证公认的生命安全,需要使用安全带绑在工人的身上,避免工人因意外情况出现坠落的情况,但是工人认为这样挂安全带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拆架工人十分抵触挂安全带,有时直接挂在窗户或者其他不可靠的位置上,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0003]在拆除外架钢管时,不管是工人在外架上走动或者是清扫外架拉建筑垃圾,工人的安全带总是要频繁的改变挂点,当外架拆至最后一步架或者拆除工字钢时,安全带在想高挂低用就十分困难,有时甚至连安全带的悬挂吊点都没有,这样不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且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在拆除外架钢管时,不管是工人在外架上走动或者是清扫外架拉建筑垃圾,工人的安全带总是要频繁的改变挂点,当外架拆至最后一步架或者拆除工字钢时,安全带在想高挂低用就十分困难,有时甚至连安全带的悬挂吊点都没有,这样不仅导致工作效率降低,且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障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包括装置底座、移动底座和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上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底部与移动底座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块。
[0006]优选的,所述装置底座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装置底座的上表面开始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底座,所述移动底座侧面的底部与限位滑槽内部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减震器,所述限位滑槽内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移动底座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且固定板设置在连接槽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表面设置有感应警报器,所述第一紧固螺栓对称设置在装置底座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滑槽开设在装置底座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移动底座的尺寸与限位滑槽的尺寸相同,且移动底座与限位滑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减震器对称设置在移动底座与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弹簧减震器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底座以及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对称开设在限位滑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板对称设置在移动底座的两侧,且固定板与移动底座的两侧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与连接槽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感应警报器与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移动底座的上表面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限位杆,
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底部与升降块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所述固定杆呈三角形分布在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且固定杆与移动底座的上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的两端均与升降块之间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内部的尺寸与固定杆的外部尺寸相等,且升降块与固定杆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卡扣通过第二紧固螺栓与升降块之间构成一体化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与移动底座之间为轴承连接,且螺纹杆与升降块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升降块通过螺纹杆的旋转构成上下升降结构,所述驱动块与螺纹杆的底部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安全带悬挂固定架:
[0010](1)设置有移动底座,移动底座与限位滑槽的内表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减震器,从而使移动底座既可以在限位滑槽的内部进行移动,同时,移动的幅度会受到限制,设置有感应警报器,使工作人员在移动范围超过限制时可以及时的得到提醒,且可以通知周围的其他工作人员,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安全性;
[0011](2)安全实用性优良,体现在未发生结构破坏、安全带满足高挂低用的要求,工人的工作效率提升表现为挂点不需要频繁移动、作业人员的抵触性小,减轻了工人心理压力,同时方便工人作业,让作业人员更愿意去使用安全带,工作效率也比以往大大提高,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主剖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第二螺纹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装置底座;2、第一紧固螺栓;3、限位滑槽;4、移动底座;5、弹簧减震器;6、连接槽;7、固定板;8、感应警报器;9、固定杆;10、限位杆;11、升降块;12、卡扣;13、第二紧固螺栓;14、螺纹杆;15、驱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包括装置底座1、移动底座4和升降块11,升降块11上设置有螺纹杆14,且螺纹杆14的底部与移动底座4连接在一起,螺纹杆14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块15。
[0018]装置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开始有限位滑槽3,限位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底座4,移动底座4侧面的底部与限位滑槽3内部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减震器5,限位滑槽3内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6,移动底座4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设置在连接槽6的内部,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设置有感应警报器8,第一紧固螺栓2对称设置在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限位滑槽3开设在装置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位
置,移动底座4的尺寸与限位滑槽3的尺寸相同,且移动底座4与限位滑槽3之间为滑动连接,使移动底座4的移动不会受到限制,弹簧减震器5对称设置在移动底座4与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之间,弹簧减震器5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底座4以及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弹簧减震器5不会与限位滑槽3或者移动底座4发生分离,连接槽6对称开设在限位滑槽3的内部,固定板7对称设置在移动底座4的两侧,且固定板7与移动底座4的两侧面之间为固定连接,固定板7与连接槽6之间为滑动连接,使固定板7可以在连接槽6的内部进行移动,感应警报器8与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9]移动底座4的上表面固定杆9,固定杆9的外表面之间连接有限位杆10,固定杆9的外表面设置有升降块11,升降块11的外表面设置有卡扣12,卡扣12的底部与升降块11之间连接有第二紧固螺栓13,固定杆9呈三角形分布在移动底座4的上表面,且固定杆9与移动底座4的上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使固定杆9自身与移动底座4之间保持稳定连接,限位杆10的两端均与升降块11之间固定连接,升降块11内部的尺寸与固定杆9的外部尺寸相等,且升降块1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包括装置底座(1)、移动底座(4)和升降块(11),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块(11)上设置有螺纹杆(14),且螺纹杆(14)的底部与移动底座(4)连接在一起,所述螺纹杆(14)底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块(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带悬挂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底座(1)上表面的两侧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2),所述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开始有限位滑槽(3),所述限位滑槽(3)的内部设置有移动底座(4),所述移动底座(4)侧面的底部与限位滑槽(3)内部的侧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减震器(5),所述限位滑槽(3)内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槽(6),所述移动底座(4)的两侧设置有固定板(7),且固定板(7)设置在连接槽(6)的内部,所述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设置有感应警报器(8),所述第一紧固螺栓(2)对称设置在装置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限位滑槽(3)开设在装置底座(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所述移动底座(4)的尺寸与限位滑槽(3)的尺寸相同,且移动底座(4)与限位滑槽(3)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弹簧减震器(5)对称设置在移动底座(4)与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之间,所述弹簧减震器(5)的两端分别与移动底座(4)以及限位滑槽(3)的内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槽(6)对称开设在限位滑槽(3)的内部,所述固定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戟陈兆清黎乐李伟慕韦宏斌潘乔徐邢斯庞伟黄积幸黄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地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