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涉及植物采样技术领域,包括:第一钳嘴、第一钳柄、第二钳嘴和第二钳柄;第一钳嘴设置有打孔冲头,打孔冲头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一钳嘴朝向第二钳嘴的一侧,打孔冲头朝向第二钳嘴延伸;第二钳嘴设置有冲压垫片,冲压垫片可拆卸地连接至第二钳嘴朝向第一钳嘴的一侧,冲压垫片设置有的通孔;第二钳嘴设置有贯穿冲孔。由此,在每次打样完成之后可以及时地更换新的打孔冲头和冲压垫片,能够有效地避免采样之间的相互污染。而且在采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夹持样品时,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能够始终保持平行,从而使得打孔冲头能够将样品准确地打入预定的通孔中。能够将样品准确地打入预定的通孔中。能够将样品准确地打入预定的通孔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采样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植物实验中经常要对植物叶片进行采样,以便进行后续的分子生物学或者生理学等研究。其中,在进行田间转基因抽检或者育种群体材料取样等实验时,需要到田间进行现场采样。在现有的植株叶片采样中,研究人员会借助打孔器从每一棵植株上采集样品,之后将收集的样品进行单独保存。而且,为了保证每个样品之间不会相互污染,避免影响检查结果,针对不同的植株,采用打孔器采样时需要更换新的打孔冲头。
[0003]现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种类繁多。其中,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无法更换打孔冲头,或者更换起来比较麻烦;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的打孔冲头无法准确地将样品打入预定的通孔中;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体型较大,只能在实验室等场所使用,不利于携带;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虽然能够携带至田间,但是单手操作不方便;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只能够适配单一型号的采样管;有的叶片打孔取样器的打孔冲头设置有转盘结构,以适配多个冲头,或者也会给转盘结构设置驱动电机,导致取样器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0004]同时,现有的部分叶片打孔器每次只能打一个孔,取一个样品,而有些试验研究中通常需要至少两个重复样品,此时研究人员只能进行多次打孔操作,一旦田间需要采样的植株过多时,会大大地增加研究人员的工作强度,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部分叶片打孔取样器无法方便地更换打孔冲头,容易在多次采样中导致相互污染,同时打孔冲头无法准确地将样品打入预定的通孔中的缺陷,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打孔冲头和冲压垫片,可以方便地对其进行更换,同时可以避免多次采样时出现相互污染,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同时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能够始终保持平行,可以保证打孔冲头能够准确地将样品打入预定的通孔。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包括:第一钳嘴、第一钳柄、第二钳嘴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钳嘴,所述第二钳柄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钳嘴,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经由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并形成为大致X状结构,所述第一钳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钳柄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钳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钳柄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钳嘴和所述第二钳嘴相互平行;
[0007]所述第一钳嘴远离所述第一钳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打孔冲头,所述打孔冲头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所述打孔冲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延伸;
[0008]所述第二钳嘴远离所述第二钳柄的另一端设置有冲压垫片,所述冲压垫片可拆卸
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所述冲压垫片设置有与所述打孔冲头相对应的通孔;
[0009]所述第二钳嘴设置有与所述打孔冲头以及所述冲压垫片的通孔相对应的贯穿冲孔。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打孔冲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卡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冲压垫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卡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第二钳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采样管适配器,所述采样管适配器连接至所述第二钳嘴远离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所述采样管适配器设置有与所述贯穿冲孔相对应的采样孔。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第二钳嘴远离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安装槽,所述采样管适配器设置有第三安装块,所述第三安装块卡设在所述第三安装槽内。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采样孔包括沿其轴向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插孔和第二插孔,所述第一插孔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插孔的内径,并且所述第二插孔相比于所述第一插孔更加靠近所述第二钳嘴。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采样管适配器远离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设置有采样管安装座,所述采样管安装座设置有沿所述采样孔的径向方向延伸的U型卡槽,所述U型卡槽与所述采样孔的位置相对应,并且所述U型卡槽在所述采样孔的径向方向上形成有开口。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采样管安装座与所述采样管适配器之间形成有安装缺口。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打孔冲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冲压垫片、所述贯穿冲孔与所述打孔冲头一一对应设置。
[001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冲压垫片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叶片阻回膜,所述叶片阻回膜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锯齿状膜片,所述锯齿状膜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通孔的轴心位置延伸。
[001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所述冲压垫片的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叶片阻回膜,所述叶片阻回膜由柔性塑料材质构造而成,所述叶片阻回膜包括沿所述通孔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锯齿状膜片,所述锯齿状膜片的一端连接至所述通孔的内壁,另一端朝向所述通孔的轴心位置延伸。
[0020]本技术提供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通过设置可拆卸的打孔冲头和冲压垫片,在每次打样完成之后可以及时地将其更换,然后可以安装新的打孔冲头和冲压垫片,能够有效地避免采样之间的相互污染。而且在采样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在操作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夹持样品时,第一钳嘴和第二钳嘴能够始终保持平行,从而使得打孔冲头能够将样品准确地打入预定的通孔中。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是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中冲压垫片和采样管适配器的安装示意图;
[0024]图3是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中采样管适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是沿图3中A
‑
A方向所截的剖视图;
[0026]图5是沿图3中B
‑
B方向所截的剖视图;
[0027]图6是图1中所示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集器中冲压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
[0029]1、第一钳嘴;2、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嘴、第一钳柄、第二钳嘴和第二钳柄,所述第一钳柄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钳嘴,所述第二钳柄的端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钳嘴,所述第一钳柄和所述第二钳柄经由旋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并形成为大致X状结构,所述第一钳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钳柄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滑槽,所述第二钳嘴靠近所述旋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钳柄可移动地连接至所述第二滑槽,所述第一钳嘴和所述第二钳嘴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钳嘴远离所述第一钳柄的另一端设置有打孔冲头,所述打孔冲头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所述打孔冲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延伸;所述第二钳嘴远离所述第二钳柄的另一端设置有冲压垫片,所述冲压垫片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所述冲压垫片设置有与所述打孔冲头相对应的通孔;所述第二钳嘴设置有与所述打孔冲头以及所述冲压垫片的通孔相对应的贯穿冲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钳嘴朝向所述第二钳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打孔冲头的端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卡设在所述第一安装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嘴朝向所述第一钳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冲压垫片的端部设置有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卡设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叶片打孔采样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钳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采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镕,刘亚维,任洁,易红梅,王凤格,刘文彬,张江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