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其包括氢化塔;尾气凝液受槽与火炬放空分离罐的进气口连通,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尾气出口连接至火炬系统;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底部排液口与配制釜的进口连通;配制釜与工作液高位槽的进口连通,工作液高位槽与碱分离器连通,碱分离器的出口与白土床连通,白土床的出液口与再生液贮槽连通,再生液贮槽与氢化塔连通。优点:在氢化塔内未完全反应的气体,经尾气放空冷凝器冷凝后,气相从尾气凝液受槽顶部出来进入火炬放空分离罐,对气相夹带的工作液再进一步冷凝分离,分离下来的工作液回收至配制釜,有效回收尾气中夹带的工作液,而经处理后的尾气排去火炬系统,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
:
[0001]本技术涉及双氧水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
[0002]蒽醌法双氧水生产工艺中,在氢化工序中,来自后处理工序的工作液,主要是重芳烃、磷酸三辛酯以一定的比例作为溶剂,2
‑
乙基蒽醌作为溶质配制而成,该工作液与制氢车间提供的氢气在氢化塔内,温度控制在40
‑
55℃,压力控制在0.18
‑
0.35MPa,发生加氢反应,生成氢蒽醌及副产物;而未完全参加反应的氢气及惰性气体(氮气)经尾气放空冷凝器冷凝后,氢气及惰性气体直接放空,冷凝液回收至尾气凝液受槽。
[0003]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尾气放空冷凝器只能将气相现象夹带的部分工作液冷凝下来进入尾气凝液受槽,存在工作液回收不彻底,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尾气直接放空会造成非甲烷总烃超标,同时尾气中的氢气遇静电火花易着火爆炸,存在不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对尾气工作液有效回收以减少经济损失的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
[0005]本技术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其包括氢化塔、尾气放空冷凝器、尾气凝液受槽、火炬放空分离罐、配制釜和工作液高位槽;所述氢化塔的尾气放空口与所述尾气放空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尾气放空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尾气出口连接至火炬系统;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底部排液口与碱性回收槽的进口连通,所述碱性回收槽的出口通过泵与所述配制釜的进口连通,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底部排液口与所述配制釜的进口连通;所述配制釜的出液口通过泵与所述工作液高位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工作液高位槽的出口与碱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碱分离器的出口与白土床连通,所述白土床的出液口与再生液贮槽连通,所述再生液贮槽的出口通过泵与所述氢化塔的进液口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尾气管道上安装有止回阀和阻火器。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氢化塔的氢化液排出口与氢化液贮槽连通,所述氢化液贮槽通过泵与氧化塔的进液口连通,所述氧化塔的氧化液排出口与氧化液贮槽连通,所述氧化液贮槽通过泵与所述萃取塔连通,所述萃取塔的萃余液出口与碱塔的进口连通,所述碱塔的出口与所述碱分离器的进口连通,所述萃取塔的萃取液出口与净化塔连通。
[0008]本技术的优点:在氢化塔内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及液相中释放出的惰性气体,经尾气放空冷凝器冷凝后,部分冷凝下来的工作液进入到尾气凝液受槽后,再排放至碱性回收槽回收,再经泵送至配制釜清洗,而气相从尾气凝液受槽顶部出来进入火炬放空分离罐,对气相夹带的工作液再进一步冷凝分离,分离下来的工作液回收至配制釜,有效回收尾
气中夹带的工作液,而经处理后的尾气通过止回阀、阻火器后密闭排去火炬系统,减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氢化塔1、尾气放空冷凝器2、尾气凝液受槽3、火炬放空分离罐4、配制釜5、工作液高位槽6、火炬系统7、碱性回收槽8、碱分离器9、白土床10、再生液贮槽11、止回阀12、阻火器13、氢化液贮槽14、氧化塔15、氧化液贮槽16、萃取塔17、碱塔18、净化塔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其包括氢化塔1、尾气放空冷凝器2、尾气凝液受槽3、火炬放空分离罐4、配制釜5和工作液高位槽6。
[0013]氢化塔1上连通有氢气管线,氧化塔15上连通有压缩空气管线,氢化塔1的氢化液排出口与氢化液贮槽14连通,氢化液贮槽14通过泵与氧化塔15的进液口连通,氧化塔15的氧化液排出口与氧化液贮槽16连通,氧化液贮槽16通过泵与萃取塔17连通,萃取塔17的萃余液出口与碱塔18的进口连通,碱塔18的出口与碱分离器9的进口连通,萃取塔17的萃取液出口与净化塔19连通。
[0014]氢气和工作液在氢化塔1内发生加氢反应,反应后的氢化液进入氢化液贮槽14内,再经泵送入氧化塔15内,与进入塔底部洁净的空气一起并流向上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塔15排出的氧化液进入氧化液贮槽16内,通过泵送入萃取塔17内,即含有过氧化氢的氧化液从萃取塔17底部进料端进入,经萃取塔17处理后,萃取液或粗双氧水从塔底出料端流出,进入净化塔19顶部进料端,而从塔顶流出的萃余液进入碱塔18内进行碱洗,然后排入碱分离器9内,分除可能夹带的碳酸钾溶液液滴,再通过位差进入白土床10底部。
[0015]氢化塔1的尾气放空口与尾气放空冷凝器2的进气口连通,尾气放空冷凝器2的出口与尾气凝液受槽3的进口连通,尾气凝液受槽3的顶部排气口与火炬放空分离罐4的进气口连通,火炬放空分离罐4的尾气出口连接至火炬系统7,火炬放空分离罐4为现有的气液分离罐;尾气凝液受槽3的底部排液口与碱性回收槽8的进口连通,碱性回收槽8的出口通过泵与配制釜5的进口连通,火炬放空分离罐4的底部排液口与配制釜5的进口连通;配制釜5主要用于原始开车新鲜工作液的配制;生产过程中对系统中旧工作液撤出清洗,除去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降解物,对回收的工作液再清洗的作用。
[0016]火炬放空分离罐4的尾气管道上安装有止回阀12和阻火器13,配制釜5的出液口通过泵与工作液高位槽6的进口连通,工作液高位槽6的出口与碱分离器9的进口连通,碱分离器9的出口与白土床10连通,白土床10的出液口与再生液贮槽11连通,再生液贮槽11的出口通过泵与氢化塔1的进液口连通;在氢化塔1内未完全反应的氢气及液相中释放出的惰性气
体,经尾气放空冷凝器2冷凝后,部分冷凝下来的工作液进入到尾气凝液受槽3后,再排放至碱性回收槽8回收,再经泵送至配制釜5清洗,而气相从尾气凝液受槽3顶部出来进入火炬放空分离罐4,对气相夹带的工作液再进一步冷凝分离,分离下来的工作液回收至配制釜5,有效回收尾气中夹带的工作液,而经处理后的尾气通过止回阀12、阻火器13后密闭排去火炬系统7,减少安全隐患。
[0017]配制釜5内的工作液经泵送至工作液高位槽6内,与来自碱塔18的工作液混合后进入白土床10,白土床10内装有活性氧化铝,用来再生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的蒽醌降解物和吸附工作液中的碳酸钾液液滴,从白土床10流出的工作液进入再生液贮槽11,由泵打入氢化塔1继续参与加氢反应;对工作液实现有效的回收利用,节约成本,减少经济损失。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化尾气夹带工作液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氢化塔、尾气放空冷凝器、尾气凝液受槽、火炬放空分离罐、配制釜和工作液高位槽;所述氢化塔的尾气放空口与所述尾气放空冷凝器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尾气放空冷凝器的出口与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顶部排气口与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尾气出口连接至火炬系统;所述尾气凝液受槽的底部排液口与碱性回收槽的进口连通,所述碱性回收槽的出口通过泵与所述配制釜的进口连通,所述火炬放空分离罐的底部排液口与所述配制釜的进口连通;所述配制釜的出液口通过泵与所述工作液高位槽的进口连通,所述工作液高位槽的出口与碱分离器的进口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运乔,李德超,李明,刘博伟,范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庆华集团腾格里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