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16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7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包括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驱动单元、采集单元连接,所述主控系统还连接有通信唤醒电路或/和干接点唤醒电路;本申请中通信唤醒电路通过与用户机直接连接,根据接收线的状态唤醒BMS,也可以通过开关操作干接点唤醒电路唤醒BMS,本申请结构简单、电路无需复杂的结构和器件,能达到减少系统电量消耗的同时,能及时相应系统工作要求;本申请不通过负载接入的方式实现BMS的休眠和唤醒,在光伏储能一体的应用场景时也可以正常使用,提高了设备的通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


[0001]本申请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在电力、通讯等传统应用以及新能源领域,电池一般作为后备电源或能量存储时,大部分采用多电池串联后再进行应用,以适应电压等级要求;同时,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 System,BMS)与电池紧密相连,作为电池不可或缺的部件对电池系统进行管理;当前锂电池管理系统中,BMS用于检测多串联电池的每只电芯的健康程度,由于其与电池紧密相连,对其功耗要求非常严格,且同时也需保障在电池系统工作状态与非工作状态下的有效运行;故此在一般情况下,合理的BMS系统功耗要求为正常工作下状态功耗本身要尽可能低,在非工作状态下可以进入超低功耗模式(也称睡眠模式),减少能量损失;在超低功耗模式下,BMS系统只具备最小功能,当其转入正常工作状态时,需对BMS系统唤醒使其正常工作;且当正常工作状态转入非工作状态时,BMS系统又需进入超低功耗模式。
[0003]当前锂电池管理系统中,锂电池与保护板按设计需求组成pack后,B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包括主控系统(1),所述主控系统(1)分别与驱动单元(2)、采集单元(4)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1)还连接有通信唤醒电路(5)或/和干接点唤醒电路(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唤醒电路(5)包括收发器U1,收发器U1的引脚6接信号地,引脚1、引脚16分别与电源连接,收发器U1的引脚2、引脚7、引脚8共同接信号地,收发器U1的引脚9、引脚10、引脚15共同接地;收发器U1的引脚3连接有数据接收线RX,收发器U1的引脚5通过引线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所述引脚5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还连接有上拉电阻R1,上拉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源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与限流电阻R5连接,限流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有数据发送线TX,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信号地,收发器U1的引脚4与引线连接;收发器U1的引脚12连接有传输线A,传输线A上设有电阻R6,电阻R6的后端连接有电源线,所述电源线上连接有电阻R2,U1的引脚13连接有传输线B,传输线A上设有电阻R7,电阻R7的后端连接有接地线,接地线上设有电阻R8,所述电源线、接地线的后部在传输线A和传输线B之间设有电阻R38,电阻R38的一端与二极管一连接,所述二极管一与二极管二并联,二极管二的另一端与传输线A连接,所述二极管一与二极管二共同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BMS的唤醒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接点唤醒电路(6)包括插头CN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岩王淼张雷张俊佳
申请(专利权)人:芯锐能天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