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蒸发器及环路热管
[0001]本技术涉及环路热管
,尤其涉及一种蒸发器及环路热管。
技术介绍
[0002]环路热管是一种利用工质相变进行传热的装置,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热流密度的发热元件的散热作业中。环路热管一般由蒸发器、与蒸发器连接的气体管线和液体管线,以及设置于气体管线和液体管线衔接处的冷凝器构成。
[0003]在蒸发器中设置有补偿腔与蒸发腔,补偿腔内填充有液态工质,毛细结构贴附于蒸发器吸热壁的内表面,毛细结构从补偿腔中吸取工质,从吸热壁传导而来的热量加热毛细结构内的工质,使工质蒸发形成气态而进入蒸发腔,蒸发腔内的蒸汽依靠自身的压力沿气体管线流动,至冷凝器后散热冷凝回归液态,并经由液体管线回流至补偿腔,从而形成散热循环。在实现本申请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技术中,蒸发器主要是利用单一吸热壁与热源接触,因此也仅是位于吸热壁的内表面的毛细结构能够产生蒸汽,蒸发效率较低,由此产生的蒸汽压也较小,从而导致循环较慢,散热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形成有空腔;隔离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用于将所述空腔分隔成蒸发腔与补偿腔,所述补偿腔用于填充工质;所述蒸发腔内与热源接触的第一吸热壁上形成有第一毛细结构,所述蒸发腔内与所述第一吸热壁相对的第二吸热壁上形成有第二毛细结构,所述第一毛细结构和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能够从所述补偿腔中汲取工质,并在热源的加热下将工质蒸发到所述蒸发腔中;导热结构,设于所述蒸发腔中,所述导热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吸热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热壁连接,用于将所述热源产生的热量由所述第一吸热壁传导至所述第二毛细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内形成有真空腔,所述真空腔中填充有工质,所述真空腔的围壁上形成有第三毛细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连接有第一除气管和第二除气管,所述第一除气管与所述真空腔连通,用作抽除所述真空腔内的空气并注入工质的通道;所述第二除气管与所述补偿腔连通,用作抽除所述补偿腔内的空气并注入工质的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蒸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结构包括侧壁和两个端壁,所述侧壁环绕连接于两个所述端壁的外周缘,并位于两个所述端壁之间,使得所述导热结构形成完全封闭的结构;或所述导热结构包括侧壁和一个端壁,所述侧壁环绕连接于所述端壁的外周缘,使得所述导热结构形成一端开口的结构,所述导热结构的开口与所述第一吸热壁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三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一毛细结构连接,或所述导热结构的开口与所述第二吸热壁密封连接,且所述第三毛细结构与所述第二毛细结构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国,陈伟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维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