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跃琴专利>正文

即热式智能无级调温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067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外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再将每根相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冲压件封焊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加热快、出水量大、水电分离及安全可靠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式淋浴器,尤其涉及一种即热式智能无极调温电热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销售的电热水器品种繁多,但无论是容积式,还是即热式,基 本上采用电热棒在水中直接加热来制取热水的方式,因而,无法在结构上真正做到水电分 离,故在使用中无法确保使用者的绝对安全。而市售的即热式热水器,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国 产的,也基本上沿用这种结构形式,即将多根单根功率在1. 5KW 2KW的电热棒安装在直径 为40mm 50mm,长度为100mm 150nun左右的金属(多为铜质)加热鼓内,通过集束加 热的方式,来加热流经加热鼓的水,由于流经的距离有限,长度不够,加热时间不够,所以, 尽管采用的功率均较大,一般要达到6KW 8KW以上,除了目前我国居民配用的民用电表功 率(一般为单相20A)不够外,其所制取的热水流量受此制约均比较有限,出水温度在将水 管水温度提升20度时,出水量普遍小于3U分,故实用性不大,在市场上基本处于少人问津 的地步。目前市售电热水器除加热方式存在上述特征外,还普遍存在体积大、重量重、厚度 厚等特点。超薄型电热水器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在成功克服上述热水器弊端的同 时,旨在为市场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厚度薄、体积小、加热快、出水量大(每分钟SL 6L) 的家用淋浴器。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 外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组成,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再将每根相邻的连 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冲压件封焊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 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进 一步的,所述的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为扁圆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由金 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为方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的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 连续盘向管为圆形结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而易见的优点一是由于采用红外线高温加热 (500度/分 900度/分),使原水在数米至十数米的长度盘向管内得到数秒钟的连续加热 来制取热水,并因为这一结构形式延长了原水在加热水箱中滞留的时间,达到了采用相等 电功率的情况下,热水出水量大大增加的目的;二是真正在结构上做到了水电隔绝,从根本 上打消了消费者对使用电热水器安全与否的顾虑,确保了使用者的安全;三是采用水压自动开关,可避免使用者在使用中边开水,边开电而带来的不便及湿手开关电器的危险隐患; 四是由于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因而适用范围广,在有水有电的场合都能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连续盘向管为扁圆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局部剖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6和图7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连续盘向管为方形结构示意图;图8和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二个较佳实施例连续盘向管为圆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附图所示的是本专利技术超薄型电热水器一个较佳实施 例,它由加热水箱10、红外线加热灯管13、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 保护器及电流表等组成,需要时可增加永磁磁化水磁钢。由于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 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是已有技术,故不作详细说明,图中也未示。本专利技术的 热交换器即加热水箱10,是由将长度为数米至十数米左右,直径为10 mm-6mm金属管(铜 管为佳)经加工弯制成扁圆形形状的连续盘向管11组成,并将每根相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 续焊缝的方式焊接成一体,使弯制成数十圈的盘向管管道通过连续焊缝焊接,形成一个整 体的扁圆形盘的管状热交换器,再用金属冲压件40 (铜质为佳)封焊在连续盘向管热交换 器的左右两侧,形成一个基本密闭的完整的热交换器,即加热水箱10,再在加热水箱10的 中空腹腔50内,根据需要,横向安装一至数根高温红外线加热灯管13,该红外线加热灯管 13贯穿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50中,红外线加热灯管13功率可按实际应用需要合理 配置,旋上红外线加热灯管固定管帽12,将灯管固定在加热水箱10基本密闭的中空腹腔50 中,接通控制线路后,热水器就可以工作了。其工作原理是,先用功率转换开关设定采用几 根加热管,然后打开水龙头,水流顶开水压式自动开关时,交流接触器被自动接通,同时接 通高温红外线加热灯管,每根红外线加热灯管可发出500度/分 900度/分左右的红外 线光(灯管因功率不同,发出的温度也有高有低),在基本密闭的加热水箱中空腹腔内,直 接加热流经长度为数米至十数米水管内的水,所以,当水经过数秒时间,流过数米至十数米 的管道,从管道出口流出时,其温度比原水已提升了大约20度 25度,其出水量约在每分 钟5L 6L之间,基本可满足淋浴的要求。由于它是采用高温红外线光在基本密闭的加热 水箱中空腹腔完成加热的,所以,热效率可达到98 %左右,且没有余热及废气逸出。结构上 的水电分离更保证了使用者的绝对安全。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本专利技术还加装了漏电保 护器,接地保护,无水闭锁断电等多种措施来确保万无一失,以策绝对安全。再请参阅图6和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另一个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 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故不作详细说明。其不同之处在于热交换器即加热水箱 20形状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水箱20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21形状为方形结 构。再请参阅图8和图9所示,是本专利技术另二个较佳实施例。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基本相同,故不作详细说明。其不同之处在于热交换器即加热水箱30 形状不同,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水箱30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31形状为圆形结构。权利要求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外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再将每根相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冲压件封焊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 成的连续盘向管为扁圆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 成的连续盘向管为方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电热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 成的连续盘向管为圆形结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外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再将每根相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冲压件封焊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本专利技术具有厚度薄、体积小、重量轻、加热快、出水量大、水电分离及安全可靠等特点。文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型电热水器,由加热水箱、红外线加热灯管、水压自动开关、交流接触器、功率转接开关、漏电保护器及电流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水箱是由金属管经加工弯制成的连续盘向管组成,再将每根相邻的连续盘向管用连续焊缝焊接成一体,再用金属冲压件封焊在加热水箱左右两端,形成一个密闭的加热水箱,在加热水箱的连续盘向管所围成中空腹腔中,横向安装红外线加热灯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跃琴
申请(专利权)人:陈跃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