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4030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械手和控制终端,机械手和控制终端相电连接,机械手安装有电机柱机械臂末端,电机柱机械臂末端的下端安装有检测头,工作台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点和横条基准挡边,检测头包括基座、铰接座、电机、换向件、划线杆和测试体,铰接座和基座之间通过转轴相铰接,转轴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控制终端相电连接,划线杆和测试体分别安装于换向件上,电机固定于基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机械手,检测头还将触摸屏及工作台的位置检测,录取的数据参数输入控制终端,配合电机驱动切换能换向件方向,从而降低工作难度,以及提高测试数据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TP检测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TP出厂前是需要进行成品通电测试,以评价TP板的电性能测试。由于在原来的测试工序工艺中,依赖于人工操作以及接触点不稳定,使得测试出来的电信号数据不可靠、丢失,甚至于刮花TP表面。这样对于大的复杂的TP成品,需要反复测试,就很难满足标准化测试,造成工作效率,数据准确性、可靠性受到严重影响。
[0003]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在现有专利文献公开解决该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例如,一份申请号为:CN202022019412.3,本技术公开了TP线性测试机构,属于线性测试设备领域,TP线性测试机构,包括底座、放置台、Y轴滑台、X轴滑台、垫块、升降组件、测试笔、管道、以及真空发生器,底座的顶部固定有放置台,放置台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定位槽,多个第一定位槽从前至后等距间隔设置,每个第一定位槽的底部均开设有多个第一吸附孔,第一吸附孔下方的放置台内开设有真空腔,所有第一吸附孔均与真空腔连通,真空发生器通过管道与真空腔连通,Y轴滑台顶部的滑动端固定有X轴滑台,X轴滑台上的滑动端的底部固定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升降端的底部从前至后依次固定有多个测试笔。上述测试设备只能对一种规格的触摸屏进行测试,触摸屏的规格改变后或者放置测试的台平位置变动,需要对控制箱重新输入数据,造成测试操作不便;另外,在测试对象更改,需要人工进行更换测试笔,造成测试操作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能从而降低工作难度、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测试工作质量和效率。
[0005]根据本技术的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机械手和控制终端,机械手和控制终端相电连接,机械手安装有电机柱机械臂末端,电机柱机械臂末端的下端安装有检测头,工作台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点和横条基准挡边,检测头包括基座、铰接座、电机、换向件、划线杆和测试体,铰接座和基座之间通过转轴相铰接,转轴与电机相连接,电机与控制终端相电连接,划线杆和测试体分别安装于换向件上,电机固定于基座上。
[0006]具体进一步,所述电机设有电机轴,电机轴插置于转轴内,电机轴与转轴之间通过转轴螺钉相连接。
[0007]具体进一步,所述基座的外表面设有延伸部和接近开关,接近开关螺接于延伸部上。
[0008]具体进一步,所述接近开关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
[0009]具体进一步,所述基座和铰接座之间通过螺钉相连接。
[0010]具体进一步,所述换向件分设有第一插孔、轴孔和第二插孔,划线杆插置于第二插孔内,测试体插置于第一插孔内,转轴插置于轴孔内并转轴与轴孔相固定连接。
[0011]具体进一步,所述机械手的下端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位于工作台侧。
[0012]具体进一步,所述工作台的底面安装有工作架。
[0013]具体进一步,所述工作台还设有第二凸点,第二凸点位于横条基准挡边侧。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结构通过控制终端控制机械手的工作状态,并且机械手将检测头移动指定位置,还将触摸屏及工作台的位置检测,录取的数据参数输入控制终端,配合电机驱动切换能换向件方向,避免人手更换检测头,从而降低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测试数据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5]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检测头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图3的另一个角度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3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控制终端、机械手和电机相电连接示意图。
[0023]如附图标记如下:
[0024]支撑柱1、
[0025]机械手2、电机柱机械臂末端201、
[0026]检测头3、基座301、延伸部302、外螺纹303、接近开关304、铰接座305、螺钉306、第一插孔307、轴孔308、换向件309、第二插孔310、划线杆311、测试体312、电机轴313、电机314、转轴315、转轴螺钉316、
[0027]工作台4、第一凸点401、第二凸点402、横条基准挡边403、工作架5、触摸屏6、控制终端7。
实施方式
[0028]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9]下面参考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4、机械手2和控制终端7,机械手2和控制终端7相电连接,机械手2安装有电机柱机械臂末端201,电机柱机械臂末端201的下端安装有检测头3,工作台4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点401和横条基准挡边403,检测头3包括基座301、铰接座305、电机314、换向件
309、划线杆311和测试体312,铰接座305和基座301之间通过转轴315相铰接,转轴315与电机314相连接,电机314与控制终端7相电连接,划线杆311和测试体312分别安装于换向件309上,电机314固定于基座301上。
[0030]本结构通过控制终端7控制机械手2的工作状态,并且机械手2将检测头3移动指定位置,还将触摸屏6及工作台4的位置检测,录取的数据参数输入控制终端7,配合电机314驱动切换能换向件309方向,避免人手更换检测头,从而降低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以及提高测试数据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另外,机械手2是越疆公司制造机械手。本结构也可以是气动马达替换电机314实施驱动。
[0031]打点测试工序:其中电机314驱动换向件309转动,令换向件309上的划线杆311向下,并且机械手2将检测头3移动指定位置,在触摸屏6的中心和边缘各打5个点,每个点各打5次,以及对工作台4的第一凸点401和横条基准挡边403进行打点,控制终端7记下偏移理论值的最大距离,边级定义为距离显示边框显示边柜5.1mm。
[0032]划线测试工序:其中电机314驱动换向件309转动,令换向件309上的划线杆311向下,并且机械手2将检测头3移动,该检测头3移动的速度为5mm/s,横线、竖线各5条,另加对角线,控制终端7记下坐标偏移度的最大距离,边缘定义为距离显示边柜5.1mm。
[0033]另外,上述的两个测试工序要求,触摸屏6的中心区域不超过
±
2.5 mm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工作台(4)、机械手(2)和控制终端(7),机械手(2)和控制终端(7)相电连接,机械手(2)安装有电机柱机械臂末端(201),其特征在于:电机柱机械臂末端(201)的下端安装有检测头(3),工作台(4)的表面分别设有第一凸点(401)和横条基准挡边(403),检测头(3)包括基座(301)、铰接座(305)、电机(314)、换向件(309)、划线杆(311)和测试体(312),铰接座(305)和基座(301)之间通过转轴(315)相铰接,转轴(315)与电机(314)相连接,电机(314)与控制终端(7)相电连接,划线杆(311)和测试体(312)分别安装于换向件(309)上,电机(314)固定于基座(3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14)设有电机轴(313),电机轴(313)插置于转轴(315)内,电机轴(313)与转轴(315)之间通过转轴螺钉(316)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机器人平台TP电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301)的外表面设有延伸部(302)和接近开关(304),接近开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浩威钟宏标黄峥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德怡创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