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400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主坝下松散堆积层深厚、局部沟道纵坡大,单一坝下消能防冲结构易被冲蚀破坏,进而沟道强烈下切侵蚀,导致主坝基础破坏失稳、拦挡功能丧失,甚至因溃坝而加剧泥石流的破坏作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包括主坝和桩基,主坝与桩基之间设置有数道不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梯级肋槛,所述主坝、数道梯级肋槛和桩基之间的侧边还设置有导流边墙。其目的在于:防止因泥石流严重掏蚀或溯源侵蚀导致梯级消能结构和主坝整体失稳破坏,既能有效消能防冲,提高消能结构和主坝使用寿命,又能保证危险区内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拦挡坝是泥石流防治体系中的骨干工程,发挥着拦砂节流、稳坡固床等重要作用。但拦挡坝下消能防冲工程被冲蚀破坏屡见不鲜,严重危及主坝安全。特别是地震灾区的高频率、深冲刷、大流量、高流速的较大规模泥石流,以及坝下堆积层深厚、局部沟道纵坡大,泥石流流体从满坝后的坝顶高处冲击跌落至坝底后转化为具有强大动能的流体,导致坝下掏蚀作用强烈,沟道也被严重侵蚀下切。
[0003]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一消能工程,如护坦、副坝等简易坝下防冲工程容易直接被砸毁、冲毁,有的副坝不能及时回淤,副坝基础埋深浅,容易冲掏蚀、悬空破坏;副坝下游设置的刚性护坦易被大块石砸毁,护坦前缘垂裙埋深浅易被掏蚀,掏蚀后沟道又继续下切侵蚀破坏,最终导致主坝整体安全性又受到威胁,引发连锁破坏效应,甚至溃坝继而加剧泥石流的破坏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沟道内的主坝和设置于下游的桩基(11),主坝与桩基(11)之间设置有数道不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梯级肋槛,所述主坝、数道梯级肋槛和桩基(11)之间的侧边还设置有导流边墙(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肋槛包括梯形加强肋槛(7)和矩形肋槛(8),所述梯形加强肋槛(7)位于矩形肋槛(8)的上游,主坝与梯形加强肋槛(7)之间,以及相邻梯形加强肋槛(7)之间设置有第一消能区,梯形加强肋槛(7)与矩形肋槛(8)之间、相邻矩形肋槛(8)之间、以及矩形肋槛(8)与桩基(11)之间设置有第二消能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梯级肋槛还包括潜坝(13),所述潜坝(13)位于矩形肋槛(8)的下游,潜坝(13)与矩形肋槛(8)之间、以及潜坝(13)与桩基(11)之间设置有第二消能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坝(13)截面为直角梯形,其迎水面坡比为1:0.5,背水面直立。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泥石流拦挡坝下梯级消能防冲加固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能区的底部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浇筑层(6),所述钢筋混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莉云贺模红薛峰叶胜华赵其苏黑广民槐永波邓益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零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