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9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上的伺服电机、转轴、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有两组,每组传动组件包括安装箱、蜗轮和蜗杆,其中一组传动组件上的蜗杆一端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组传动组件上的蜗杆相连,转轴转动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侧,蜗轮的内孔设有内螺纹,螺杆的一端穿过安装箱且与蜗轮的内螺纹螺接配合,其另一端连接一组提升杆,提升杆固定在烘干机进料斗一侧的闸板上,烘干机进料斗上还设置有用于滑动限位在闸板的两端的限位滑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于烘干机床板上的物料进行料层的自动化调整,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亦较好。刚度和稳定性亦较好。刚度和稳定性亦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调节机构,尤其是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0002]带式烘干机是利用床板运载物料进行连续烘干的干燥设备,前道煮锅的产品通过烘干机的进料斗被投放到烘干机的输送床板上。合适的料层厚度是获得合格产品的必要条件,故而还需要对于床板上的物料进行料层厚度的调节,现有的调节机构在调节时自动化程度很低,常常需要操作人员对其进行人工测量调整,故而劳动强度较大,也较为费时费力,同时也较易造成物料的堆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能够实现对于烘干机床板上的物料进行料层的自动化调整,且用于实行调整的闸板结构强度和刚度亦较好,从而可提高料层厚度调整的稳定性,也避免了物料的堆积。
[0004]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包括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上的伺服电机、转轴、传动组件,传动组件设有两组,每组传动组件均包括有安装箱以及转动连接在安装箱内且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和蜗杆,其中一组传动组件上的蜗杆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的驱动端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另一组传动组件上的蜗杆相连,转轴转动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侧,蜗轮的内孔设有内螺纹,螺杆的一端穿过安装箱且与蜗轮的内螺纹螺接配合,其另一端连接一组提升杆,提升杆固定在烘干机进料斗一侧的闸板上,烘干机进料斗上还设置有用于滑动限位在闸板的两端的限位滑槽,闸板用于盖合在烘干机进料斗一侧的缺口处,且在提升杆的驱动下升降来调整盖合缺口的高度,即,当伺服电机通过蜗杆带动蜗轮旋转,进而带动螺杆和提升杆上升时,此时闸板可在提升杆的驱动下上升,以留出更高的缺口,从而在烘干机床板输料时,物料由缺口上的闸板限位,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的限定物料的料层厚度,且一组伺服电机可以控制两组蜗杆的旋转,进而带动闸板在两组限位滑槽之间实现稳定的升降。
[0006]优选的,为了提高闸板的刚度,降低其变形概率,故而在闸板的底端设有一组弯折部,弯折部包括平料边和折边,平料边与烘干机床板齐平,其一端与闸板的底端相连,且其另一端与折边相连,折边的端部抵接在闸板的一侧。
[0007]优选的,闸板和其底部的平料边和折边为一次折弯成型件,从而可避免后期的连接工序,也避免了连接时可能会出现的端部毛刺。
[0008]优选的,缺口的顶端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防堵条,防堵条抵接在闸板的一侧,用于防止烘干机进料斗底端出口处的物料在缺口处堆积,进而堆积的物料会进入到闸板与烘干机进料斗一侧的间隙,从而造成堵塞。
[0009]优选的,烘干机进料斗的两端固定有两组叠置的直角滑板,且两组直角滑板的直
角边之间形成用于限位闸板的限位滑槽,直角滑板外固定有一组限位条,闸板上固定有用于与限位条抵接限位用的限位块,且限位条与限位块抵接时的位置为闸板滑动的下极限位置,整体结构取材安装均较为方便,且亦能够保证闸板的稳定滑动。
[0010]优选的,还包括与伺服电机电连接的控制器,用以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控制调节。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启动伺服电机,带动两组传动组件的蜗杆同步旋转,进而通过蜗轮与蜗杆的配合,以及蜗轮与螺杆的配合实现螺杆、提升杆以及闸板的升降,结构简单,且能够实现闸板稳定的升降,进而实现对于烘干机床板上的物料进行料层的自动化调整;
[0013]2而由于闸板限位在两端的限位滑槽之间,故而可进一步提高闸板运动的稳定性,以及缺口处限位时阻隔物料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5]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与烘干机床板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的俯视图;
[0017]图3是图1的侧视图;
[0018]图4是传动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的主视图;
[0020]图6是图4的俯视图;
[0021]图7是限位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的标记:1为伺服电机,2为转轴,3为传动组,4为提升杆,5为闸板,6为烘干机进料斗,7为烘干机床板,8为限位滑槽,31为安装箱,32为蜗轮,33为蜗杆,34为螺杆,51为平料边,52为折边,61为直角滑板,62为限位条,63为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如图1

7所示,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包括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6上的伺服电机1、转轴2、传动组3以及与伺服电机1电连接的控制器,传动组3设有两组,每组传动组3均包括有安装箱31以及转动连接在安装箱31内且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32和蜗杆33,其中一组传动组3上的蜗杆3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1的驱动端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转轴2与另一组传动组3上的蜗杆33相连,转轴2转动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6侧,蜗轮32的内孔设有内螺纹,螺杆34的一端穿过安装箱31且与蜗轮32的内螺纹螺接配合,其另一端连接一组提升杆4,提升杆4固定在烘干机进料斗6一侧的闸板5上,烘干机进料斗6上还设置有用于滑动限位在闸板5的两端的限位滑槽8,闸板5用于盖合在烘干机进料斗6一侧的缺口处,且在提升杆4的驱动下升降来调整盖合缺口的高度,即,当伺服电机1通过蜗杆33带动蜗轮32旋转,进而带动螺杆34和提升杆4上升时,此时闸板5可在提升杆4的驱动下上升,以留出更高的缺口,从而在烘干机床板7输料时,物料由缺口上的闸板5限位,从而能够实现自动化的限定物料的料层厚度,且一组伺服电机1可以控制两组蜗杆33的旋转,进而带动闸板5在两组限位滑槽8之间实现稳定的升降。
[0024]为了提高闸板5的刚度,降低其变形概率,故而在闸板5的底端设有一组弯折部,弯折部包括平料边51和折边52,平料边51与烘干机床板7齐平,其一端与闸板5的底端相连,且其另一端与折边52相连,折边52的端部抵接在闸板5的一侧。
[0025]闸板5和其底部的平料边51和折边52为一次折弯成型件,从而可避免后期的连接工序,也避免了连接时可能会出现的端部毛刺。
[0026]缺口的顶端外侧还设置有一组防堵条9,防堵条9抵接在闸板5的一侧,用于防止烘干机进料斗6底端出口处的物料在缺口处堆积,进而堆积的物料会进入到闸板5与烘干机进料斗6一侧的间隙,从而造成堵塞。
[0027]所述烘干机进料斗6的两端固定有两组叠置的直角滑板61,且两组直角滑板61的直角边之间形成用于限位闸板5的限位滑槽8,所述直角滑板61外固定有一组限位条62,所述闸板5上固定有用于与所述限位条62抵接限位用的限位块63,且所述限位条62与所述限位块63抵接时的位置为所述闸板5滑动的下极限位置,整体结构取材安装均较为方便,且亦能够保证闸板5的稳定滑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6)上的伺服电机(1)、转轴(2)、传动组(3),所述传动组(3)设有两组,每组传动组(3)均包括有安装箱(31)以及转动连接在安装箱(31)内且相互啮合传动的蜗轮(32)和蜗杆(33),其中一组传动组(3)上的蜗杆(33)一端通过联轴器与伺服电机(1)的驱动端相连,且另一端通过转轴(2)与另一组传动组(3)上的蜗杆(33)相连,所述转轴(2)转动安装在烘干机进料斗(6)侧,所述蜗轮(32)的内孔设有内螺纹,螺杆(34)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箱(31)且与所述蜗轮(32)的内螺纹螺接配合,其另一端连接一组提升杆(4),所述提升杆(4)固定在烘干机进料斗(6)一侧的闸板(5)上,所述烘干机进料斗(6)上还设置有用于滑动限位在闸板(5)两端的限位滑槽(8),所述闸板(5)用于盖合在烘干机进料斗(6)一侧的缺口处,且在提升杆(4)的驱动下升降来调整盖合所述缺口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式烘干机料层自动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5)的底端设有一组弯折部,所述弯折部包括平料边(51)和折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勇赵越超吴希文朱杰崔斌狄俊凯周旭罗志君刘越吴成琦
申请(专利权)人:布勒常州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