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81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多路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系统包括:终端处理单元,与光纤收发器芯片进行通信连接;管理单元,与终端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连接单元,将终端处理单元与管理单元进行连接;管理单元还通过以太网接口与外部的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其中,管理单元还通过无线通讯与管理设备或管理卡进行通讯连接;系统还包括管理卡,管理卡与管理单元进行加密通讯,管理卡还与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获取管理卡中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讯;进而实现了对多路光纤收发器的管理和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智能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多路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光纤收发器大多为傻瓜式工作,不能对其进行管理和配置文件的重新下发以及状态查看,往往在出现故障时需要人工到现场排查,要重新更新下发配置文件则需要返厂;而对于部门较多的大型企业来讲往往会选择带有光口的管理型交换机进行使用,而使用管理型光纤交换机则大大提高了成本,往往成几十倍增长,并且使用管理型光纤交换机往往属于小财大用,极大浪费了管理型交换机的功能;因此亟需一种可以对光纤收发器进行集中管理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旨在解决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提供一种有效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导致用户无法查看光电转换器的状态和重新下发配置文件、用户体验不佳的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包括光纤收发器芯片,其中:
[0005]终端处理单元和管理单元以及连接单元;
[0006]所述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多个I/O端口均与所述光纤收发器芯片连接;
[0007]所述管理单元包括:第二单片机和多个串口扩展芯片;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多个I/O端口与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上联端口组连接,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多个下联端口组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一对一连接。
[0008]本技术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其中,还包括:连接单元;
[0009]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背板和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相匹配的多个第一接口插座、以及与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下联端口组相匹配的多个第二接口插座,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插设在所述第一接口插座上,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下联端口组插设在所述第二接口插座上;多个所述第一接口插座与多个所述第二接口插座一对一连接且均固定连接在所述背板上。
[0010]本技术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剩余未使用的多个I/O端口连接与以太网接口或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连接。
[0011]本技术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其中,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剩余未使用的多个I/O端口连接以太网芯片,所述以太网芯片连接所述以太网接口。
[0012]本技术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其中,管理卡通过以太网接口或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进行连接,所述管理卡与所述第二单片机进行加密通讯,所述管理卡与外部的管理设备连接。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终端处理单元,与光纤收发器芯片进行通信连接;管理单元,与终端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连接单元,将终端处理单元与管理单元进行连接;管理单元还通过以太网接口与外部的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其中,管理单元还通过无线通讯与管理设备或管理卡进行通讯连接;系统还包括管理卡,管理卡与管理单元进行加密通讯,管理卡还与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获取管理卡中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讯;进而实现了对多路光纤收发器的管理和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智能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的原理示例图;
[001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9]实施例一:
[0020]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系统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其中包括:
[0021]包括光纤收发器芯片101,其中,还包括:
[0022]终端处理单元102,与光纤收发器芯片101进行通信连接;
[0023]管理单元201,与终端处理单元102进行通信连接;
[0024]连接单元301,将终端处理单元102与管理单元201进行连接;
[0025]管理单元201还通过以太网接口202与外部的管理设备401进行通讯连接;使用方便,直接可以通过局域网内电脑进行管理,还可以在上级路由上设置端口映射通过公网IP进行远程访问;为便于局域网内电脑进行管理,需要通过管理单元202获取内网IP地址。
[0026]进一步地,管理单元201还通过无线通讯与管理设备401或管理卡501进行通讯连接;不使用管理卡501时可以通过管理单元401直接与管理单元进行通讯,可以使用软件加密来替换管理卡501的硬件加密功能。
[0027]进一步地,系统还包括管理卡501,管理卡501与管理单元201进行加密通讯,管理卡501还与管理设备401进行通讯连接;其中,管理卡可以为插设在电脑主板上的硬件,通过网口与以太网接口进行连接。
[0028]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终端处理单元,与光纤收发器芯片进行通信连接;管理单元,与终端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连接单元,将终端处理单元与管理单元进行连接;管理单元还通过以太网接口与外部的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其中,管理单元还通过无线通讯与管理设备或管理卡进行通讯连接;系统还包括管理卡,管理卡与管理单元进行加密通讯,管理卡还与管理设备进行通讯连接,以获取管理卡中的密钥进行加密通讯;进而实现了对多路光纤收发器的管理和集中管理,从而提高了智能化程度,进而提高了用户体验。
[00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系统的各单元可由相应的硬件或软件单元实现,各单元可以为独立的软、硬件单元,也可以集成为一个软、硬件单元,在此不用以限制本技术。
[0030]实施例二:
[0031]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二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的原理示例图,如图2所示;包括
[0032]包括光纤收发器芯片21,还包括:终端处理单元22和管理单元23以及连接单元24;
[0033]需要进行说明的是,本技术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的电路中的光纤收发器为插片式光纤收发器,连接单元24是设在原有机箱背板240上的且额外增加多个第一接口插座241和多个第二接口插座242以及铺铜线;而管理单元23也是插片式的,结构与插片式光纤收发器相似,正好安装在光纤收发器插设的位置;从而实现对光纤收发器的集中同一管理,使用方便,不影响插片式光纤收发器机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包括光纤收发器芯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终端处理单元和管理单元以及连接单元;所述终端处理单元包括:第一单片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多个I/O端口均与所述光纤收发器芯片连接;所述管理单元包括:第二单片机和多个串口扩展芯片;所述第二单片机的多个I/O端口与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上联端口组连接,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多个下联端口组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一对一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单片机的光纤收发器集中管理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包括:背板和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相匹配的多个第一接口插座、以及与所述串口扩展芯片的下联端口组相匹配的多个第二接口插座,所述第一单片机的上联端口组插设在所述第一接口插座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宇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