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肋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77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肋梁结构,包括由框架柱合围而成的主梁拉结区,所述的框架柱上设有若干主梁拉结点位,其特征在于,两个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之间斜向拉结有一根密肋梁主梁,且至少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有两条密肋梁主梁,这两条密肋梁主梁交叉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将密肋梁主梁斜拉布置,可以实现一个框架柱上拉结两个密肋梁主梁,较正交布置方式,增加了密肋梁主梁的数量,从而减小密肋梁主梁分摊到的荷载,降低结构自重,减轻支撑体系负担。而且由于数量的增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可以减小密肋梁主梁以及密肋梁次梁的计算跨度。以减小密肋梁主梁以及密肋梁次梁的计算跨度。以减小密肋梁主梁以及密肋梁次梁的计算跨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肋梁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密肋梁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大跨度、大空间、大荷载建筑飞速发展,传统的大跨度结构密肋梁正交布置形式,结构自重较大,支撑体系负担大,且密肋梁梁高较高,无法满足建筑净高要求,见图1。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密肋梁结构,减轻支撑体系负担。
[0004]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一些实施方案包括:
[0005]一种密肋梁结构,包括由框架柱合围而成的主梁拉结区,所述的框架柱上设有若干主梁拉结点位,两个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之间斜向拉结有一根密肋梁主梁,且至少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有两条密肋梁主梁,这两条密肋梁主梁交叉设置。
[0006]本技术中将密肋梁主梁斜拉布置,可以实现一个框架柱上拉结两个密肋梁主梁,较正交布置方式,增加了密肋梁主梁的数量,从而减小密肋梁主梁分摊到的荷载,降低结构自重,减轻支撑体系负担。
[0007]本技术中主梁拉结区呈多种形状,作为优选,所述主梁拉结区呈矩形。
[0008]作为优选,所述主梁拉结区的对交处的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拉结一根密肋梁主梁。当主梁拉结区呈矩形时,位于对角处的主梁拉结点位只拉结一根密肋梁主梁。
[0009]作为优选,同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的两条密肋梁主梁之间夹角为90度。同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的两条密肋梁主梁交叉布置,且交叉夹角为90度。
[0010]作为优选,密肋梁次梁与密肋梁主梁对应交叉斜拉设置。
[0011]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楼板,包括如上述的密肋梁结构。
[0012]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3]本技术中将密肋梁主梁斜拉布置,可以实现一个框架柱上拉结两个密肋梁主梁,较正交布置方式,增加了密肋梁主梁的数量,从而减小密肋梁主梁分摊到的荷载,降低结构自重,减轻支撑体系负担。而且由于数量的增加,本技术还可以减小密肋梁主梁以及密肋梁次梁的计算跨度。
附图说明
[0014]出于解释的目的,在以下附图中阐述了本技术技术的若干实施方案。以下附图被并入本文本并且构成具体实施方案的一部分。在一些情况下,以框图形式示出了熟知的结构和部件,以便避免使本技术主题技术的概念模糊。
[0015]图1为现有技术中密肋梁结构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说明:
[0019]1、密肋梁主梁;2、密肋梁次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示出的具体实施方案旨在作为本技术主题技术的各种配置的描述,并且,不旨在表示本技术主题技术可被实践的唯一配置。具体实施方案包括具体的细节旨在提供对本技术主题技术的透彻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和显而易见的是,本技术主题技术不限于本文示出的具体细节,并且,可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被实践。
[0021]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密肋梁结构,包括由框架柱合围而成的主梁拉结区,所述的框架柱上设有若干主梁拉结点位,两个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之间斜向拉结有一根密肋梁主梁1,且至少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有两条密肋梁主梁1,这两条密肋梁主梁1交叉设置。
[0022]本实施例中将密肋梁主梁1斜拉布置,可以实现一个框架柱上拉结两个密肋梁主梁1,较正交布置方式,增加了密肋梁主梁1的数量,从而减小密肋梁主梁1分摊到的荷载,降低结构自重,减轻支撑体系负担。
[0023]本实施例中主梁拉结区呈多种形状,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梁拉结区呈矩形。
[00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梁拉结区的对交处的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拉结一根密肋梁主梁1。当主梁拉结区呈矩形时,位于对角处的主梁拉结点位只拉结一根密肋梁主梁1。
[0025]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同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的两条密肋梁主梁1之间夹角为90度。同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的两条密肋梁主梁1交叉布置,且交叉夹角为90度。
[0026]在一实施例中,密肋梁次梁2与密肋梁主梁1对应交叉斜拉设置。
[0027]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建筑楼板,包括如上述的密肋梁结构。
[0028]以上对本技术主题技术方案以及相应的细节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以上介绍仅是本技术主题技术方案的一些实施方案,其具体实施时也可以省去部分细节。
[0029]另外,在以上公开的一些实施方案中,多个实施方案存在组合实施的可能,各种组合方案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需求自由结合实施上实施方案,以获得更佳的应用体验。
[0030]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实施本技术主题技术方案时,可以根据本技术的主题技术方案以及附图获得其它细节配置或附图,显而易见地,这些细节在不脱离本技术主题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这些细节仍属于本技术主题技术方案涵盖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肋梁结构,包括由框架柱合围而成的主梁拉结区,所述的框架柱上设有若干主梁拉结点位,其特征在于,两个框架柱上的主梁拉结点位之间斜向拉结有一根密肋梁主梁,且至少一个主梁拉结点位上拉结有两条密肋梁主梁,这两条密肋梁主梁交叉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肋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拉结区呈矩形。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国黄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青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