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7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包括床体、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床体铰接设于第一支撑座,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床体俯仰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第一支撑座铰接设于第二支撑座上,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支撑座侧向倾斜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控制端传递角度信息的角度传感器;本手术床能精准测量出床体的角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端,用于修正腔镜手术中3D模型与定位腔镜杆的相对位置与角度,使得3D模型中内脏器官的显示视角与实际的手术时的内脏器官的腹腔镜图像匹配,可以更好进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降低手术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

技术介绍

[0002]腔镜手术在作为一种常见的微创手术近年在临床上得到迅速普及。腔镜手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可以代替传统开腹手术,依靠特制的手术器械,以较小的创口完成对体内病灶的手术处理。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使患者获益很大。
[0003]腔镜手术辅助导航系统技术是通过CT扫描得到的3D模型与位移传感器的信号导航,帮助定位腔镜杆接近病灶位置,再通过定位腔镜杆上的传感器系统精确找到事先通过内镜手术夹在病灶处的定位挂钩,从而帮助医生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中精确定位病灶位置,也尽可能地为病人保留更多的胃肠部组织,实现精准切除。整个腔镜手术辅助导航系统包括定位挂钩,定位腔镜杆,主控与计算单元,监视器组与手术床五个部分。
[0004]在手术过程中,经过CT检查得到病人发生病灶的内脏器官的CT图像,利用多个角度的CT图像对对应的内脏器官进行三维建模,从而形成3D模型,需要医生不断采集各种数据信息,从而保证3D模型的精准度,但传统的手术床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及时采集病床的位置、角度信息,会使得3D模型中内脏器官的显示视角与实际的手术时的内脏器官的腹腔镜图像不匹配,增加手术风险,因此需要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能精准测量出床体的角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端,用于修正腔镜手术中3D模型与定位腔镜杆的相对位置与角度,使得3D模型中内脏器官的显示视角与实际的手术时的内脏器官的腹腔镜图像匹配,可以更好进行手术,降低手术风险。
[000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包括床体、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述床体铰接设于上述第一支撑座,上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述床体俯仰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0008]上述第一支撑座铰接设于上述第二支撑座上,上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述第一支撑座侧向倾斜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0009]上述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控制端传递角度信息的角度传感器。
[00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角度传感器包括检测上述床体仰角的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检测上述床体侧面倾斜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上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上述第二角度传感器均设于上述床体上。
[00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支撑座两侧设有连接板,上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装置,多个上述升降装置均分为两组,且分别设于上述第二支撑座的两
侧,任意一个上述升降装置均与上述连接板铰接。
[00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床体两侧设有扶手,上述床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组件。
[00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固定组件包括头部固定件、腰部固定件、腿部固定件和可调节的脚部支撑件,上述头部固定件、上述腰部固定件、上述腿部固定件和上述脚部支撑件均设于上述床体上。
[00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头部固定件、上述腰部固定件和上述腿部固定件上均设有气囊;
[0015]还包括充气装置,上述充气装置设于上述床体上,任意一个上述气囊均与上述充气装置连通。
[001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充气装置包括气动元件、连接接头和多个气管,上述气动元件设于上述床体内,上述连接接头用于将多个上述气管与上述气动元件的出气端连通,上述气管的数量与上述气囊的数量相同,且上述气管与上述气囊一一对应连通。
[001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上述气囊上均设有用于检测上述气囊对患者产生的挤压力大小的传感器,任意一个上述气管上均设有电磁阀,上述传感器与上述电磁阀电性连接。
[00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任意一个上述气管上均设有消音器。
[001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脚部支撑件包括床尾板和第三驱动装置,上述第三驱动装置设于上述床体上,上述床尾板与上述第三驱动装置的传动输出端连接,上述第三驱动装置用于带动上述床尾板沿着上述床体的长度方向滑动。
[0020]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1]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包括床体、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上述床体铰接设于上述第一支撑座,上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述床体俯仰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上述第一支撑座铰接设于上述第二支撑座上,上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上述第一支撑座侧向倾斜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上述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控制端传递角度信息的角度传感器。
[0022]其中床体可以用于患者躺卧,以便对患者进行手术,通过第一支撑座给床体提供支撑,使得第一驱动装置可以驱动床体以第一支撑座为支撑点进行俯仰转动,方便医生对患者进行手术,第一支撑座铰接设于第二支撑座上,通过第二支撑座给第一支撑座和床体提供支撑,然后通过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床体侧向倾斜转动,通过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驱动床体实现俯仰运动和倾斜转动,以便更好的对患者进行手术,同时角度传感器可以测量出床体的角度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控制端,用于修正腔镜手术中3D模型与定位腔镜杆的相对位置与角度,使得3D模型中内脏器官的显示视角与实际的手术时的内脏器官的腹腔镜图像匹配,以便更好对患者进行手术,缩短手术用时,降低手术风险。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
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剖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充气装置与固定组件的连接关系图。
[0027]图标:1

床体,2

第一支撑座,3

第二支撑座,4

第一驱动装置,5

第二驱动装置,6

连接板,7

扶手,8

头部固定件,9

腰部固定件,10

腿部固定件,11

床尾板,12

第三驱动装置,13

气囊,14

传感器,15

充气装置,151

气动元件,152

连接接头,153

电磁阀,154

消音器,15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床体铰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床体俯仰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座铰接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所述第二支撑座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撑座侧向倾斜转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床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控制端传递角度信息的角度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包括检测所述床体仰角的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检测所述床体侧面倾斜角度的第二角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所述第二角度传感器均设于所述床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两侧设有连接板,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多个升降装置,多个所述升降装置均分为两组,且分别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两侧,任意一个所述升降装置均与所述连接板铰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两侧设有扶手,所述床体上还设有用于固定患者身体的固定组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腔镜手术实施可调节角度的手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头部固定件、腰部固定件、腿部固定件和可调节的脚部支撑件,所述头部固定件、所述腰部固定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云海李草禹邵婕周育成金巍巍夏涛魏忠民梅敬泉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