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811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包括装载单元和送线单元,其中:装载单元包括行走平台;送线单元包括在行走平台上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放线支架、导线架、第一舞蹈器和摆臂,摆臂上集成有线缆输送装置,摆臂的末端设有第二舞蹈器,线缆盘放置在放线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高效的电缆敷设设备,敷设效率高,且所需人员较少,成本低,安全性高,自动与和灵活性兼顾,电缆敷设质量有保障。电缆敷设质量有保障。电缆敷设质量有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沟槽的电缆敷设
,尤其是电缆沟槽两侧无障碍施工环境下的电缆敷设。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电缆沟槽的电缆敷设方法有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电缆的敷设:人工、轨道车、改装的拖拉机或简易的电缆敷设车进行电缆的敷设。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型的智能、高效的电缆敷设设备应用轨道交通电缆敷设。
[0003]人工敷设电缆存在以下的弊端:(1)需要几个人单独架设电缆盘支架,电缆支架采用千斤顶升起支架时,支架两端水平不好掌控,易发生电缆盘向一侧倾斜;(2)人工敷设电缆成本高,效率低;(3)敷设电缆人员比较多,线上作业安全风险增高;由于施工人数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可能会造成人员组织不力窝工等施工组织问题;(4)人工放缆结束时,中间多有余量,造成电缆弯曲量过多,从而造成背扣、电缆皮损坏等诸多质量风险。
[0004]轨道车敷缆需要在轨道上运行,只有在轨道铺设完成后才具备施工条件,受站前工程的制约很大,在工期紧张时使用轨道车敷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轨道车的养护须停放于专用的车辆段,通常需协调路局站段委托养护,成本较高。
[0005]利用拖拉机改装的敷缆车或简易的电缆敷设车结构简单,施工条件要求较为灵活,但自动化程度仍然很低,提升效率有限,并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6]因此,这就迫切需要一种智能、高效的电缆敷设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包括装载单元和送线单元,其中:
[0010]装载单元包括行走平台;
[0011]送线单元包括在行走平台上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放线支架、导线架、第一舞蹈器和摆臂,摆臂上集成有线缆输送装置,摆臂的末端设有第二舞蹈器,线缆盘放置在放线支架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放线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放线立柱,放线立柱与行走平台通过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放线立柱的顶端设有顶尖,顶尖用于同线缆盘配合,顶尖与放线立柱通过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连接。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在行走平台上设置的左右方向的下水平导轨,下水平导轨处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下水平向滑块,同时下水平向滑块内穿过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下水平丝杠,下水平丝杠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放线立柱与下水平向滑块固定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下水平导轨为燕尾槽轨。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包括在放线立柱上设置的竖向导轨,竖向导
轨处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竖向滑块,同时竖向滑块内穿过有与其螺纹连接的竖向丝杠,竖向丝杠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
[0016]竖向滑块的外侧上设有左右方向的上水平导轨,上水平导轨处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上水平向滑块,同时上水平向滑块内穿过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上水平丝杠,上水平丝杠连接有第三驱动装置;放线立柱与上水平向滑块固定连接。
[0017]进一步的,所述上水平导轨及竖向导轨均为燕尾槽轨。
[0018]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平台在平面上为凹形,放线立柱分别位于凹形的两个凸出部。
[0019]进一步的,所述摆臂为关节式机械臂。
[0020]进一步的,所述摆臂在出线位置设有探测装置。
[0021]进一步的,所述行走平台具有AGV车轮。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高效的电缆敷设设备,敷设效率高,且所需人员较少,成本低,安全性高,自动与和灵活性兼顾,电缆敷设质量有保障。
[0024]2.本技术的行走平台采用AGV车轮,具有行走和转向功能,可在有轨和无轨环境下行走,实现所敷设电缆沿着电缆沟槽敷设。
[0025]3. 本技术中放线立柱与行走平台通过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放线立柱可左右滑动,实现夹紧和松开功能,以使用多种宽度电缆盘具(放线立柱通过宽度调节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实现粗调)。
[0026]放线立柱的顶端设有顶尖,顶尖用于同线缆盘配合,顶尖与放线立柱通过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连接,顶尖可升降及左右调整,实现电缆盘具升降和夹紧功能(顶尖通过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在左右方向上实现微调)。
[0027]4.本技术采用双舞蹈器控制,实现放线速度和敷设车行走速度同步,保障线缆敷设质量,不弯曲、不拖动电缆。
[0028]5. 本技术的摆臂为关节设计(机械臂),摆臂不仅可围绕固定轴旋转,还可绕关节旋转,实现自身弯曲,实现对线缆敷设角度进行调整。摆臂有升降功能,满足不同高度线槽线缆敷设的要求。
[0029]摆臂在出线位置设置探测装置,根据线缆敷设情况自动或手动调整摆臂装置旋转角度,保障线缆敷设质量。
[0030]6.本技术中行走平台为“凹”形设计,放线支架的放线立柱电动开合,配合“凹”形结构的行走平台可实现电缆盘具自主装卸。
附图说明
[0031]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0032]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33]图3是本技术中宽度调节结构和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的示意图;
[0034]图4是本技术中摆臂的示意图。
[0035]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包括装载单元和送线单元。
[0038]装载单元包括行走平台3,行走平台3具有AGV车轮,并配合行走系统,实现行走和转向功能,可在有轨和无轨环境下行走,实现所敷设电缆沿着电缆沟槽敷设。
[0039]送线单元包括在行走平台3上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放线支架、井字架6、第一舞蹈器1和摆臂2,线缆盘8放置在放线支架上。摆臂2上集成有线缆输送装置,摆臂2的末端还设有第二舞蹈器4。
[0040]线缆输送装置为两个相对布置的皮带,线缆从两个皮带中间通过,皮带运动带动线缆移动,其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0041]第一舞蹈器1和第二舞蹈器4用于调整放线速度,舞蹈器也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再详述。
[0042]放线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放线立柱7,放线立柱7与行走平台通过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放线立柱7的顶端设有顶尖10,顶尖10用于同线缆盘8配合,顶尖10与放线立柱7通过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连接。
[0043]行走平台7在平面上为凹形,放线立柱7分别位于凹形的两个凸出部。本实施例中,行走平台7为“凹”形设计,放线支架的放线立柱7电动开合,配合“凹”形结构的行走平台可实现电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缆敷设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装载单元和送线单元,其中:装载单元包括行走平台;送线单元包括在行走平台上由后向前依次设置的放线支架、导线架、第一舞蹈器和摆臂,摆臂上集成有线缆输送装置,摆臂的末端设有第二舞蹈器,线缆盘放置在放线支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缆敷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支架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放线立柱,放线立柱与行走平台通过宽度调节结构连接;放线立柱的顶端设有顶尖,顶尖用于同线缆盘配合,顶尖与放线立柱通过上下及左右调节结构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缆敷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度调节结构包括在行走平台上设置的左右方向的下水平导轨,下水平导轨处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下水平向滑块,同时下水平向滑块内穿过有与其螺纹连接的下水平丝杠,下水平丝杠连接有第一驱动装置;放线立柱与下水平向滑块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电缆敷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水平导轨为燕尾槽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缆敷设车,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建军尚爱民龚晓伟王永青
申请(专利权)人:焦作铁路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