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370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9 07: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其包括钢轨和风筒布;所述的钢轨固定在隧道侧部岩体上;所述的风筒布通过若干滑轮单元安装于钢轨上;所述的滑轮单元均与钢轨滑动连接。隧道爆破前通过人工拉动风筒布将风筒回收至爆破飞石影响范围外,爆破完后开启风机,利用风力将风筒布送至隧道工作面附近,有效避免爆破过程中风筒布因爆破飞石影响而破损或炸裂,有效提高隧道内通风效率,大大节省隧道施工因等待隧道通风质量达标所需的时间,提高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施工时,为确保隧道内施工环境的空气质量,需要通过风筒布将洞外的空气送至隧道内的开挖掌子面位置。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17270281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风筒布的安装结构,风筒布通常悬挂安装在隧道边墙上,沿着隧道的延伸方向从洞口悬挂安装至掌子面,每间隔一段距离布置一个安装固定点。
[0003]非煤矿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人员长期吸入粉尘后,使肺组织发生病理学改变,因此丧失正常的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根据非煤矿山生产工艺的特点,爆破后产生的炮烟和其他有毒烟尘易引起硐内施工人员中毒窒息。对于非煤矿山而言,当采用上述现有的用于隧道内通风的设备在对隧道内进行通风时,风筒布需要按照行业规范延伸至距离开挖掌子面距离不大于15米的位置,因此,无法避免因爆破飞石影响损坏风筒布的现象,使得隧道内通风效率低,不能在较短时间内进行隧道内通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以解决现有隧道内风筒布运用于非煤矿山生产过程时无法避免因爆破飞石影响损坏风筒布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涉及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其包括钢轨和风筒布;所述的钢轨固定在隧道侧部岩体上;所述的风筒布通过若干滑轮单元安装于钢轨上;所述的滑轮单元均与钢轨滑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的钢轨为工字钢钢轨;所述的滑轮单元包括滑轮架、挂钩和两组滑轮;所述的滑轮架呈U字型,挂钩固定在滑轮架的底板的下表面,两组滑轮分别安装于滑轮架的两侧侧板的内表面,两组滑轮分别放置在钢轨腹板两侧下翼缘的上表面。
[0008]优选地,所述的滑轮架的两侧的侧板上留有插孔,所述的滑轮包括轴承杆和轴承,所述的轴承杆的一端焊接于滑轮架侧板上的插孔处,所述的轴承安装于轴承杆的另一端。
[0009]优选地,所述的风筒布的顶部设有若干与滑轮单元一一对应的风筒布挂孔,风筒布挂孔挂在对应滑轮单元的挂钩上。
[0010]优选地,所述的隧道侧部岩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锚杆,锚杆的端部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所述的钢轨与锚杆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的部分焊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技术涉及的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涉及的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包括钢轨和风筒布,钢轨固定在隧道侧部岩体上,风筒布通过若干滑轮单元安装于钢轨上,滑轮单元均与钢轨滑动连接,隧道爆破前通过人工拉动风筒布将风筒回收至爆破飞石影响范围外,爆破完后开启风机,利用风力
将风筒布送至隧道工作面附近,有效避免爆破过程中风筒布因爆破飞石影响而破损或炸裂,有效提高隧道内通风效率,大大节省隧道施工因等待隧道通风质量达标所需的时间,提高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涉及的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的立体图;
[0014]图2为滑轮单元与钢轨的连接节点详图。
[0015]附图标记:1

钢轨,2

滑轮单元,3

风筒布,4

滑轮架,5

挂钩,6

插孔,7

轴承杆,8

轴承,9

锚杆,10

风筒布挂孔,11

隧道侧部岩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参照附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包括钢轨1和风筒布3。所述的钢轨1为工字钢钢轨,钢轨1固定在隧道侧部岩体11上,具体固定方式为:隧道侧部岩体11的内部间隔设置有锚杆9,锚杆9的端部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11,钢轨1与锚杆9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11的部分焊接。
[0018]参照附图1所示,所述的风筒布3的顶部设有若干风筒布挂孔10,风筒布3通过设置在风筒布挂孔10处的与风筒布挂孔10一一对应的滑轮单元2安装于钢轨1上。参照附图2所示,所述的滑轮单元2包括滑轮架4、挂钩5和两组滑轮;所述的滑轮架4呈U字型,挂钩5固定在滑轮架4的底板的下表面,用于勾住对应的风筒布挂孔10,滑轮架4的两侧的侧板上留有插孔6,滑轮均包括轴承杆7和轴承8,轴承杆7的一端焊接于滑轮架4侧板上的插孔6处,所述的轴承8安装于轴承杆7的另一端,使得两组滑轮分别安装于滑轮架4的两侧侧板的内表面,两组滑轮分别放置在钢轨1腹板两侧下翼缘的上表面,使得滑轮单元2与钢轨1滑动连接,最终实现风筒布3沿着钢轨1滑行。
[0019]隧道爆破前,通过人工拉动风筒布3将风筒布3回收至爆破飞石影响范围外,爆破完后开启风机,利用风力将风筒布3送至隧道工作面附近,有效避免爆破过程中风筒布3因爆破飞石影响而破损或炸裂,有效提高隧道内通风效率,大大节省隧道施工因等待隧道通风质量达标所需的时间,提高施工质量及加快施工进度。
[0020]以上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钢轨和风筒布;所述的钢轨固定在隧道侧部岩体上,隧道侧部岩体的内部间隔设置有锚杆,锚杆的端部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所述的钢轨与锚杆露出于隧道侧部岩体的部分焊接;所述的风筒布通过若干滑轮单元安装于钢轨上;所述的滑轮单元均与钢轨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煤矿山通风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轨为工字钢钢轨;所述的滑轮单元包括滑轮架、挂钩和两组滑轮;所述的滑轮架呈U字型,挂钩固定在滑轮架的底板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漆佳裕刘道会郑永江邵朝阳孙鹏徐欢俞轲马延全欧吕平冯小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交投浙东矿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