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623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操作平台下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梯,第一支撑梯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梯,第二支撑梯与第一支撑梯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梯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倒L型抵件,第一支撑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针对第二支撑梯的限位件;第一支撑梯远离第二支撑梯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杆,两个伸缩杆下端分别与两个倒L型抵件转动连接,两个伸缩杆上端通过横杆固定连接,操作平台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条形座上设置有与横杆匹配的弧形开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现有电梯井操作平台进行结构改进,能对高度进行调节来适应层高变化较多的非标准层施工,同时整体装置可以进行折叠,具有便携性。具有便携性。具有便携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时高层建筑不可缺少一部分,其中电梯井是一个上下贯通的通道,电梯井在施工过程中属于高空作业,工作人员在施工时,需要在井道中架设操作平台,以便于工作人员在井道中的施工操作。但是现有的操作平台一般采用固定设置的支撑构件,工作人员在使用时,无法对平台的高度进行调整,不能同时适用于标准层及非标准层不同层高的电梯井道的施工;
[0003]我国公开号为CN211775633U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包括底座、垂直固定于底座上的直爬梯、固定在直爬梯底端的支腿,底座上升降设置有平台,底座上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一端铰接在底座上、另一端滑移设置在平台上,第二连接杆一端滑移设置在底座上、另一端铰接在平台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相互交叉设置且相互铰接;升降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升降组件分别位于底座的两端;底座上设置有带动第二连接杆在底座上移动的驱动组件;
[0004]该装置不足之处在于:该装置虽然可以对整体的高度进行延长,但是无法进行缩短,不能向下适应较矮的楼层,同时该装置整体占用空间,在进行牵引搭建以及进行移动时,占用较大空间,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下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梯,所述第一支撑梯上端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座,两个所述固定座均与操作平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梯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梯,所述第二支撑梯与第一支撑梯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梯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倒L型抵件,所述第一支撑梯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针对第二支撑梯的限位件;
[0008]所述第一支撑梯远离第二支撑梯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下端分别与两个倒L型抵件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上端通过横杆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上均设置有限制伸缩的定位螺栓,所述操作平台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条形座,所述条形座上设置有与横杆匹配的弧形开槽。
[0009]优选地,所述第二支撑梯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梯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与滑块匹配的滑槽。
[0010]优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与第二支撑梯固定连接的条形板,所述条形板与第一支撑梯滑动贴合,所述条形板上竖直均匀设置有若干腰孔,所述第一支撑梯上贯穿设置有两
个对应若干腰孔的通孔,两个所述通孔内均滑动设置有限位短柱,所述第一支撑梯上设置有同步控制两个限位短柱的控制组件。
[0011]优选地,所述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梯远离条形板一侧的螺杆,所述第一支撑梯上固定设置有L型架,所述螺杆一端与第一支撑梯转动连接,所述螺杆另一端贯穿L型架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螺杆上螺纹套设有移动板,两个所述限位短柱均与移动板固定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伸缩杆设置为多级伸缩杆结构,所述伸缩杆上对应设置有若干限制其伸缩的定位螺栓。
[0013]优选地,所述横杆上螺纹贯穿设置有若干固定螺栓,若干所述固定螺栓均与条形座螺纹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中操作平台下侧用于支撑的结构采用了第一支撑梯以及在第一支撑梯上进行滑动的第二支撑梯,配合可以改变长度的伸缩杆进行辅助支撑,该支撑结构可以改变其竖直长度,让整体操作平台的高度进行改变,再利用螺栓进行固定,使得该操作平台可以自由伸长以及缩短自身高度来适应标准层及非标准层不同层高的电梯井道的施工;该装置中伸缩杆与操作平台之间可以拆卸,同时第一支撑梯可以进行转动,在整体操作平台不需要进行使用时,可以通过转动伸缩杆以及缩回第二支撑梯并转动收纳第一支撑梯,实现整体装置的折叠,使得整体操作平台占用空间较小,在进行牵引或者移动时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操作平台、2第一支撑梯、3固定座、4第二支撑梯、5倒L型抵件、6限位件、7伸缩杆、8横杆、9定位螺栓、10条形座、11条形板、12限位短柱、13螺杆、14L型架、15转块、16移动板、17固定螺栓。
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参照图1

3所示的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操作平台1采用现有技术,其上设置有若干用于牵引垂吊的挂钩件,操作平台1下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梯2,第一支撑梯2采用梯子的结构,主要包括竖直支撑杆和横向的加固杆,可以起到稳固的支撑工作用,第一支撑梯2上端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座3,两个固定座3均与操作平台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梯2可以相对操作平台1进行转动,便于进行后续的折叠操作,第一支撑梯2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梯4,第二支撑梯4和第一支撑梯2采用相同的结构,可以起到稳固固定,第二支撑梯4与第一支撑梯2滑动连接,第二支撑梯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块,第一支撑梯2上竖
直设置有若干与滑块匹配的滑槽,第二支撑梯4和第一支撑梯2的相对竖直高度可以进行改变且具有一定稳固性,第二支撑梯4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倒L型抵件5,现有的操作平台1同样存在倒L型抵件5的结构,主要起到承力以及固定的作用,第一支撑梯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针对第二支撑梯4的限位件6,从而限制第二支撑梯4与第一支撑梯2之间的相对位置,从而固定整体装置的竖直高度;
[0022]为了方便控制并限制第一支撑梯2与第二支撑梯4的相对位置,限位件6包括与第二支撑梯4固定连接的条形板11,条形板11与第一支撑梯2滑动贴合,条形板11上竖直均匀设置有若干腰孔,第一支撑梯2上贯穿设置有两个对应若干腰孔的通孔,两个通孔内均滑动设置有限位短柱12,当限位短柱12伸出通孔并插入任意腰孔内时可以固定第二支撑梯4在第一支撑梯2上的位置,为了方便对两个限位短柱12进行控制,第一支撑梯2上设置有同步控制两个限位短柱12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支撑梯2远离条形板11一侧的螺杆13,第一支撑梯2上固定设置有L型架14,螺杆13一端与第一支撑梯2转动连接,螺杆13另一端贯穿L型架14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块15,螺杆13上螺纹套设有移动板16,两个限位短柱12均与移动板16固定连接,通过转动转块15可以带动螺杆13转动,利用螺纹结构可以驱动移动板16进行移动,同步带动两个限位短柱12进行移动。
[0023]针对现有操作平台下侧的支撑结构,还应当设置倾斜的辅助固定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平台(1)下侧竖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梯(2),所述第一支撑梯(2)上端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固定座(3),两个所述固定座(3)均与操作平台(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梯(2)一侧设置有第二支撑梯(4),所述第二支撑梯(4)与第一支撑梯(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梯(4)下端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倒L型抵件(5),所述第一支撑梯(2)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针对第二支撑梯(4)的限位件(6);所述第一支撑梯(2)远离第二支撑梯(4)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伸缩杆(7),两个所述伸缩杆(7)下端分别与两个倒L型抵件(5)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7)上端通过横杆(8)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伸缩杆(7)上均设置有限制伸缩的定位螺栓(9),所述操作平台(1)下端面固定设置有条形座(10),所述条形座(10)上设置有与横杆(8)匹配的弧形开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梯(4)上固定设置有若干滑块,所述第一支撑梯(2)上竖直设置有若干与滑块匹配的滑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6)包括与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强易陈全李福云伍海峰刘俊涛唐茂琪谭涛徐勇喻小平彭琼玲刘建新余立环李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