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355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包括设置在塔体沉降量方向侧的至少一个工作坑,所述工作坑底部设置在塔体的基础之下,所述工作坑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以被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移动进入塔体沉降侧的地基土之中的楔形体,所述工作坑中靠近塔体的一侧设置使楔形体通过的顶楔口。所述楔形体内部预埋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包括可以和注浆泵连通的注浆口、以及喷出浆水在楔形体周围构成浆体从而加固楔形体周围地基土的至少一个出浆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安全可靠、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效率高成本低,对塔基地基土扰动少,纠倾过程不会产生附加沉降,同时加固了塔基地基。同时加固了塔基地基。同时加固了塔基地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全国现存各历史朝代建造的古塔约有三千多座。塔一般由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和塔刹等部分组成,塔基包括台基和基础。经过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经年积累的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洪水、雷电、台风等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古塔倾斜甚至崩塌。当倾斜程度超过安全标准将严重影响古塔安全,并且古塔一般位于旅游景点,游客众多,为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倾斜严重、危及安全的古塔应及时采取纠倾扶正、加固补强等措施。现有古塔纠倾一般是借用建筑物纠倾工艺,常用有迫降法和顶升法两类,迫降法包括取土法、堆载法、浸水法、截柱断桩法、沟槽应力解除法等,顶升法适用混凝土结构,即将沉降大的一侧混凝土墙柱截断顶升,达到纠倾目的。这些方法经验性强,尚在不断探索完善阶段。因为古塔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大多数已经被列为文物保护建筑,纠倾加固有其特殊性,常用建筑物迫降、顶升等纠倾方法可控性差,存在失控、难以到位等风险,并且成本高、效果差,纠倾后的古塔有可能再次产生倾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包括设置在塔体沉降量方向侧的至少一个工作坑,所述工作坑底部设置在塔体的基础之下,所述工作坑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以被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移动进入塔体沉降侧的地基土之中的楔形体,所述工作坑中靠近塔体的一侧设置使楔形体通过的顶楔口。
[0005]所述工作坑内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直接推动所述楔形体或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和所述楔形体之间设置垫块。
[0006]所述楔形体内部预埋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包括可以和注浆泵连通的注浆口、以及喷出浆水在楔形体周围构成浆体从而加固楔形体周围地基土的至少一个出浆口。
[0007]所述楔形体底部沿着楔形体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出浆口,所述注浆管包括沿着楔形体的倾斜方向设置的主注浆管,所述主注浆管和每个所述出浆口之间分别设置分出浆管,所述分出浆管并排设置。
[0008]还包括对顶推入地基土的楔形体进行提升的提升机构,所述提升机构包括设置在工作坑内的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楔形体的尾部设置可拆卸的托架,所述托架下端托着所述楔形体或者与楔形体相连,所述托架上端连接所述升降驱动机构的升降端;提升后尾部翘起后的楔形体下方空腔设置注浆形成的填充层。
[0009]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安全可靠、操作性强、适用范围广、效率高成本低,对塔基地基土扰动少,纠倾过程不会产生附加沉降,同时加固了塔基地基,能够保证古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再产生不均匀沉降,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10]图1一种古塔纠倾方法纠倾剖面图。
[0011]图2一种古塔纠倾方法纠倾顶推楔形体图。
[0012]图3一种古塔纠倾方法注浆加固地基图。
[0013]图4一种古塔纠倾方法平面图。
[0014]图5一种古塔纠倾方法楔形体详图。
[0015]图6一种古塔纠倾方法撬顶回倾示意图。
[0016]其中,1是塔体、2是工作坑、3是墙体、4是顶楔口、5是楔形体、6是顶推千斤顶、7是地基土、8是垫块、9是注浆管、10是浆体、11是注浆泵、12是注浆口、13是托架、14是升降千斤顶、15是填充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述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相连”“连接”“固定”“设置”等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者“上方”或者“上面”等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或“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诸如第一、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外一个实体或者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描述中使用的术语比如“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高度”“前”“后”“左”“右”“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0018]以下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

6所示,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包括设置在塔体1沉降量方向侧的至少一个工作坑2,所述工作坑2底部设置在塔体1的基础之下,所述工作坑2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以被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移动进入塔体1沉降侧的地基土7之中的楔形体5,所述工作坑2中靠近塔体1的一侧设置使楔形体5通过的顶楔口4。其中楔形体5的倾斜方向和塔体1的倾斜方向相反或者大致相反,楔形体5进入塔体1底部的地基土7中,因地基土7被挤压使得塔体1产生一定程度的回倾。可以设置一个工作坑2,内部设置多个楔形体5;也可以设置多个工作坑2,每个工作坑2内设置一个或者多个楔形体5,根据塔体1具体大小、倾斜情况确定。纠倾之前对倾斜塔体1采取安全可靠的加固措施,用以抵消纠倾过程对塔体1产生的次应力,必要时对塔体1采取防倾倒措施,这些措施必须是可逆的。工作坑2优选在沉降最大的方向一侧。所述工作坑2为混凝土结构。
[0019]所述工作坑2内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直接推动所
述楔形体5或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和所述楔形体5之间设置垫块8。直线驱动机构可以是顶推千斤顶6。顶推千斤顶6完成一个行程收缸后,在其前端放置垫块8,按照顶推顺序继续下一个行程,直至所有楔形体5顶推至塔体1基础之下的地基土7中。
[0020]所述楔形体5内部预埋注浆管9,所述注浆管9包括可以和注浆泵11连通的注浆口12、以及喷出浆水在楔形体5底部构成浆体10从而加固楔形体5周围地基土7的至少一个出浆口。楔形体5推进刀地基土7后,在工作坑2内设置所述注浆泵11,注浆泵11通过管道连接注浆口12。
[0021]所述楔形体5底部沿着楔形体5的长度方向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出浆口,所述注浆管9包括沿着楔形体5的倾斜方向设置的主注浆管9,所述主注浆管和每个所述出浆口之间分别设置分出浆管,所述分出浆管并排设置。注浆泵11通过注浆口12向楔形体5下部地基土7中注浆加固地基,根据塔体1的回倾程度适当调整注浆量。注浆后成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塔体沉降量方向侧的至少一个工作坑,所述工作坑底部设置在塔体的基础之下,所述工作坑内设置至少一个可以被直线驱动机构推动移动进入塔体沉降侧的地基土之中的楔形体,所述工作坑中靠近塔体的一侧设置使楔形体通过的顶楔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坑内设置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直接推动所述楔形体或者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移动端和所述楔形体之间设置垫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古塔顶升纠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体内部预埋注浆管,所述注浆管包括可以和注浆泵连通的注浆口、以及喷出浆水在楔形体周围构成浆体从而加固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灏天谷洪勋刘鹏翔徐利伟张向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文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