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284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胶体与界面化学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用α-烯烃的磺化产物与萘反应并中和,制备了一种新型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在α-烯烃磺化产物的烷基链中引入萘基,使得表面活性剂的亲油性大幅度增加,临界胶束浓度显著减小。与烷基苯磺酸盐系列相比,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由于磺酸基团连在烷基链上,保持了α-烯烃磺酸盐的优良耐盐/抗硬水能力,因而适合用作驱油剂。通过与其它表面活性剂复配,并加入适量弱碱(Na↓[2]CO↓[3]),在45℃、总活性物浓度(质量分数)0.1%~0.5%条件下,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可以使大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10↑[-3]mN/m数量级,适用于弱碱三元复合驱提高石油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萘取代a-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属于胶体与界面化 学领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的萘取代a-烯烃磺酸盐由a-烯烃的磺化产物与萘反应制得。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石油消费量 急剧增加,需要大量进口石油来满足国内需求。2007年我国进口石油近2亿吨, 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50%。另一方面,我国仍拥有巨大的石油储量,问题在于 相当部分的储量用常规方法难以采出。通常用常规的一采(自喷)和二采(注水驱)方法仅能采出地下石油储量的 40%左右。剩下的残余油被圈捕在多孔岩石的孔隙中,由于毛细作用在常规注水 压力下难以流出。为了开采出这些残余油,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即三次采油技 术。理论上如果注入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使原油/水界面张力降至10—3 mN/m数量 级,则在常规注水压力下就能使被圈捕的油滴从多孔介质中流出。这就是所谓 的超低界面张力驱油,是表面活性剂驱油的主要机理。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国内外广泛开展了碱-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三元复合 驱研究。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能将原油/地层水界面张力降至l(T3 mN/m数量 级,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其特征是该表面活性剂由α-烯烃的磺化产物与萘反应并中和得到,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α-烯烃磺化产物与萘的反应式及萘取代α-烯烃磺酸的结构为: *** 其中R↓[1],R↓[2],R↓[3] 为长链烷基,各烷基中的碳原子总数为12~18; 中和后得到萘取代α-烯烃磺酸盐表面活性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正刚汤佳庆蒋建中王峰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