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国俊专利>正文

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26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包括管体,在管体前端的管腔中具有与管体连接的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切削刀刃,第二切削部与管体之间形成与管腔连通的通孔。通过在管体前端设置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切削刀刃,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第二切削部可以实现手术通道的一次性成型。在管体的管腔中设置窥镜,通过第二切削部与管体之间形成的通孔,可以对手术钻孔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在建立手术通道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手术通道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手术通道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


[0001]本技术涉及微创医疗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

技术介绍

[0002]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从创伤大的普通开放手术治疗逐渐发展到到8mm小切口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是一个极大的技术进步。第一代8mm小切口内镜下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是以三级(尺寸分别为5mm、6.5mm、7.5mm)环锯(前端环形锯齿)进行逐级扩孔,建立手术通道。第二代8mm小切口内镜下椎间盘突出微创手术是以五级(尺寸分别为:4mm、6mm、7mm、8mm、9mm、)骨钻(前端钝形,侧面螺旋铣刃)进行逐级扩孔,建立手术通道。
[0003]现有技术,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典型的技术手段包括环锯和骨钻两种。
[0004]其中,以环锯为代表的技术方式的实现过程如下:通过透视确定体表进针点位置;穿刺针穿刺到达关节突定位点;导丝通过穿刺针管到达定位点;退出穿刺针;逐级扩张管沿着导丝进入先对肌肉组织进行扩张;环锯保护套管沿着扩张管进入;退出扩张管,同时三级环锯沿着保护套管进入开始由细到粗逐级对骨质进行锯磨;从而完成手术通道的建立。
[0005]另外,以骨钻为代表的技术方式的实现过程如下:通过透视确定体表进针点位置;穿刺针穿刺到达关节突定位点;导丝通过穿刺针管到达定位点;退出穿刺针;逐级扩张管沿着导丝进入先对肌肉组织进行扩张;退出扩张管;使用专用的定位器沿着导丝进入到关节突上的定位点;使用定位器在关节突上建立一个进入椎管的小孔;退出定位器;导丝沿着在关节突上建立的小孔进入椎管;使用五级骨钻从细到粗逐级地沿着导丝导向对骨质进行扩孔;从而完成手术通道的建立。
[0006]在应用环锯技术存在的缺点包括:环锯前端为环形锯齿,在锯磨的过程中,锯齿是否到达或进入椎管完全凭医生的手感经验,如果锯齿到达椎管后仍然往前锯磨,锯齿很容易损伤神经根,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所以安全性差,手术风险极高。使用环锯手术方式,导丝只是定位到关节突的表面,在环锯锯磨的过程中,操作医生很难精准把控定位方向,导致手术通道位置有偏差,需要重新锯磨进行位置修正,这样会加大骨性的破坏,所以定位的准确性差,锯磨过程为盲视下操作。
[0007]在应用骨钻技术存在的缺点包括:定位要求比较高,X射线透视次数较多。五级骨钻侧铣刃逐级扩张磨削,比较耗费时间,而且骨钻在磨削过程中有向周边和前端的挤压张力。由于是在局麻情况下手术,病人需要忍受疼痛的时间较长,磨削过程为盲视下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
[0009]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包括管体,在管体前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切削部,第一切削部具有环形布置的多个第一切削刀刃;在管体前端的管腔中具有与管体连接的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切削刀刃,第二切削部与管体之间形成与管腔连通的通孔。
[0010]其中,第二切削部的第二切削刀刃与管体轴线的外夹角成钝角。
[0011]其中,第二切削部的多个第二切削刀刃具有相同的切削方向。
[0012]其中,第二切削部上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切削刀刃之间形成的夹角角度相等。
[0013]其中,第二切削部上开设有截断第二切削刀刃中部的切口。
[0014]其中,切口具有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第一平面平行于管体轴线,第二平面垂直于第二切削刀刃。
[0015]其中,在第二切削部上开设与管体同轴布置的导孔。
[0016]其中,第二切削部的第二切削刀刃与第一切削部的第一切削刀刃连接且平滑过渡。
[0017]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包括管体,在管体前端的管腔中具有与管体连接的第二切削部,第二切削部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切削刀刃,第二切削部与管体之间形成与管腔连通的通孔。通过在管体前端设置第二切削部并且第二切削部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切削刀刃,在手术过程中通过第二切削部可以实现手术通道的一次性成型。在管体的管腔中设置窥镜,通过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切削部之间形成的通孔,可以对手术钻孔情况进行实时观察,建立手术通道的全过程实现可视化。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的结构图。
[0019]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的结构图。
[0021]图4为图3的俯视图。
[0022]图5为图4中A

A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附图1

5,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包括管体1;
[0025]在管体1前端的管腔中具有与管体1连接的第二切削部3,第二切削部3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第二切削部3与管体1之间形成与管腔连通的通孔。
[0026]在进一步实施例中,配置第二切削部3的第二切削刀刃30与管体1轴线的外夹角α成钝角,第二切削部3在管体1前端形成向外倾斜布置的第二切削刀刃30,第二切削刀刃30向外倾斜地突出于管体1前端。通过第二切削部3前端径向布置的第二切削刀刃30,在转动过程中可以形成类似于锥形的切削钻孔锥面,可以倾斜地作用于骨头进行切削钻孔。
[0027]在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切削部3前端具有径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配置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具有相同的切削方向,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的切削方向都朝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方向布置。参照图1和图3,第二切削部3前端的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都具有顺时针的切削方向,在手术过程中将管体1前端对准骨头的预设位置,通过管体1顺时针转动,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顺时针转动共同形成切削钻孔锥面,从而能够起到有效稳定的切削钻孔效果。
[0028]在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切削部3前端具有径向布置的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配置
任意相邻两个第二切削刀刃30之间形成夹角,并且多个夹角的角度相等。参照图1和图2,第二切削部3前端设置两个第二切削刀刃30,两个第二切削刀刃30之间形成的夹角为180度。参照图3和图4,第二切削部3前端设置三个第二切削刀刃30,三个第二切削刀刃30之间,两两之间形成的夹角都为120度。
[0029]在第二切削刀刃30的结构设计过程中,设置第二切削部3的第二切削刀刃30由两个刃面以及位于两者之间的背部刃面300围成,并进一步布置在第二切削部3前端。参照图3,第二切削刀刃30在垂直于管体1直径的截面上,背部刃面300呈倾斜布置,一侧较高另一侧较低,其较高的一侧形成有效切削刃口。在具有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的情形下,设置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的背部刃面300都按照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进行倾斜,以实现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具有相同的切削方向。
[0030]相对于传统的由两个刃面构成的锯齿状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包括管体(1),在管体(1)前端的端面具有第一切削部(2),第一切削部(2)具有环形布置的多个第一切削刀刃(20),其特征在于,在管体(1)前端的管腔中具有与管体(1)连接的第二切削部(3),第二切削部(3)具有径向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第二切削部(3)与管体(1)之间形成与管腔连通的通孔(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切削部(3)的第二切削刀刃(30)与管体(1)轴线的外夹角成钝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创手术的扩孔工具,其特征在于,第二切削部(3)的多个第二切削刀刃(30)具有相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国俊
申请(专利权)人:宋国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