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321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和第一竖板,所述工作箱的下方左侧内壁固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工作箱的上方安装有杀青装置,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翻滚装置。通过鼓风机向风管内通气,并使气体通过喷气管均匀排出,并带动加热板产生的热量向下移动,这样便可以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同时在滚筒和搅拌杆的作用下便可以将茶叶内的水分彻底的去除掉,进而便提高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提高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提高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

技术介绍

[0002]茶是中国传统饮品,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叶在生产加工时必需经过的一个流程茶叶杀青,茶叶杀青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茶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茶多酚等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的一种制茶步骤,茶叶杀青通常采用杀青机对其进行杀青,其中最常用的是滚筒杀青机。
[0003]例如授权公告号CN211091677U的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以及设置在工作箱内的滚筒。本技术,通过引导板和安装杆,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二次翻炒,茶叶的运动轨迹不再是单一的,相对于单纯用滚筒的螺旋叶进行翻炒,茶叶能够充分接触到滚筒内壁,翻炒更加均匀,但是上述专利中是将茶叶从进出料口送入到滚筒内,再通过滚筒和螺旋叶等对茶叶进行翻炒,但由于没有在滚筒或工作箱内设置加热结构,而采摘后的茶叶内会存在一定的水分,这样仅通过滚筒和螺旋叶等对茶叶进行翻炒,无法将茶叶内的水分彻底的去除掉,进而便降低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专利中的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在使用时,由于没有在滚筒或工作箱内设置加热结构,仅通过滚筒和螺旋叶等对茶叶进行翻炒,无法将茶叶内的水分彻底的去除,而提出的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设计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和第一竖板,所述工作箱的下方左侧内壁固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电机,且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所述工作箱的上方安装有杀青装置,所述工作箱的内部安装有翻滚装置。
[0007]优选的,所述杀青装置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下方与工作箱相固接,所述顶板的上方右侧固接有鼓风机,且鼓风机的出气口处固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下方连通有若干喷气管,所述喷气管的中间外壁与顶板的内部相固接,所述喷气管的下方设有加热板,且加热板的上方与顶板相固接。
[0008]优选的,所述加热板的前端面下方设有拉门,且拉门通过多个合页与工作箱转动相连,这样通过拉门方便对滚筒内的进行填料和排料工作。
[0009]优选的,所述翻滚装置包括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左右两侧外壁通过轴承与工作箱转动相连,所述搅拌杆的中间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筒,且滚筒的左侧外壁故具有第二直齿轮,所述第二直齿轮的下方与第一直齿轮啮合相连,所述滚筒的上方右侧连通有进出料部,所述搅拌杆的右侧固接有第一伞形齿轮,所述第一伞形齿轮的上方啮合连接有
第二伞形齿轮。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伞形齿轮的上方固接有第二电机,这样通过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可以带动第二伞形齿轮进行转动。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中间外壁固接有横板,且横板的左侧与工作箱相固接,这样通过横板可以将第二电机的位置固定。
[0012]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有益效果在于:可以打开拉门,将进出料部的盖端卸下,将需要进行杀青处理的茶叶通过进出料部倒入滚筒内,之后将进出料部的盖端安上,关闭拉门,使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带动第一直齿轮进行转动,这样第一直齿轮通过第二直齿轮可以带动滚筒进行转动,以此使滚筒内的茶叶进行翻滚,同时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二伞形齿轮可以带动第一伞形齿轮进行转动,使第一伞形齿轮带动搅拌杆进行转动,这样通过搅拌杆便可以进一步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搅拌,同时再通过鼓风机向风管内通气,并使气体通过喷气管均匀排出,并带动加热板产生的热量向下移动,这样便可以对滚筒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同时在滚筒和搅拌杆的作用下便可以将茶叶内的水分彻底的去除掉,进而便提高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的平面剖视图;
[0015]图3为图2中第一直齿轮、第二直齿轮和第一电机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图2中鼓风机、风管和加热板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图2中搅拌杆、滚筒和第二伞形齿轮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工作箱,2、第一竖板,3、杀青装置,301、顶板,302、鼓风机,303、风管,304、喷气管,305、加热板,4、翻滚装置,401、搅拌杆,402、滚筒,403、第二直齿轮,404、进出料部,405、第一伞形齿轮,406、第二伞形齿轮,4A1、第二竖板,4A2、电推杆,4A3、推板,5、第一电机,6、第一直齿轮,7、拉门,8、第二电机,9、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参照附图1

5,本实施例中,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1和第一竖板2,工作箱1的下方左侧内壁固接有第一竖板2,工作箱1的前端面和右侧下方均加工有开口,第一竖板2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电机5,第一电机5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6,通过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可以带动第一直齿轮6进行转动,工作箱1的上方安装有杀青装置3,工作箱1的内部安装有翻滚装置4。
[0022]参照附图1

4,杀青装置3包括顶板 301、鼓风机 302、风管 303、喷气管304和加热板305,顶板301的下方与工作箱1相固接,顶板301的上方右侧固接有鼓风机302,鼓风机302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且鼓风机302的出气口处固接有风管303,风管303的左端为封闭设计,风管303的下方连通有若干喷气管304,鼓风机302通过风管303配合喷气管304可以将气体均匀配出,喷气管304的中间外壁与顶板301的内部相固接,喷气管304的下方设有
加热板305,加热板305的型号可根据使用者需求选择,这样通过喷气管304喷出的气体可以带动加热板305出产生的热量向下移动,且加热板305的上方与顶板301相固接,加热板305的前端面下方设有拉门7,且拉门7通过2个合页与工作箱1转动相连;
[0023]可以通过鼓风机302可以向风管303内通气,并使气体通过喷气管304均匀排出,并带动加热板305产生的热量向下移动,这样便可以对滚筒402内的茶叶进行加热烘干,同时在滚筒402和搅拌杆401的作用下便可以将茶叶内的水分彻底的去除掉,进而便提高了滚筒式茶叶杀青机对茶叶的杀青效果。
[0024]参照附图1、2和5,翻滚装置4包括搅拌杆 401、滚筒 402、第二直齿轮403、进出料部404、第一伞形齿轮405和第二伞形齿轮406,搅拌杆401的左右两侧外壁通过轴承与工作箱1转动相连,搅拌杆401的中间外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滚筒402,通过搅拌杆401可以对滚筒40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包括工作箱(1)和第一竖板(2),所述工作箱(1)的下方左侧内壁固接有第一竖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板(2)的内部固接有第一电机(5),且第一电机(5)的输出轴固接有第一直齿轮(6),所述工作箱(1)的上方安装有杀青装置(3),所述工作箱(1)的内部安装有翻滚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杀青装置(3)包括顶板(301),所述顶板(301)的下方与工作箱(1)相固接,所述顶板(301)的上方右侧固接有鼓风机(302),且鼓风机(302)的出气口处固接有风管(303),所述风管(303)的下方连通有若干喷气管(304),所述喷气管(304)的中间外壁与顶板(301)的内部相固接,所述喷气管(304)的下方设有加热板(305),且加热板(305)的上方与顶板(301)相固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305)的前端面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前梅纪昌中齐玉岗
申请(专利权)人:白河县富秦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