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92997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抽气接头具有出气端口,抽气接头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有位于中央处并与上述出气端口正对的中心进气口和围设在该中心进气口四周并与上述出气端口错开设置的周向进气口,上述抽气接头中于上述中心进气口与出气端口之间隔设有分别与两者正对的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中心进气口和周向进气口,配合挡板,将抽气口的负压抽吸力分解为与中心进气口对应的分力和与周向进气口对应的分力,一方面解决了抽吸力过于集中而导致的对内胆内部气流剧烈干扰的问题,保证了烹饪效果,另一方面提升对内胆角落的抽排效果,避免需外排气体在内胆的角落残留,提升整体排气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0001]本技术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及烹饪装置和集成灶。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灶是一种将灶具与其他家用电器集成在一起的家用电器,目前较多地是将灶具与烹饪装置(例如,蒸箱、烤箱或者蒸烤一体机等)集成在一起,从而满足用户对多种烹饪方式的组合需求。集成灶中灶具设置在烹饪装置之上,而灶具的上方安装有吸油烟机,烹饪装置产生的油烟上排至灶具处,与灶具产生的油烟气体通过吸油烟机排放至室外。
[0003]进一步,传统烹饪装置的内胆上一般仅开设有一个排气口,无法满足某些烹饪情况下的高效排气要求,例如:在烘烤对排湿要求较高的食物时(例如:溶豆、蔬果干、蛋糕类、泡芙类等),无法高效排湿;在烘烤油脂含量高的食物产生大量油烟时,无法高效排烟;蒸功能烹饪结束开门时,内胆中大量残留的蒸汽会直喷用户,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在传统烹饪装置的内胆上再开设一个抽气口,利用抽气泵外抽内胆中的气体而实现高效排气。例如,专利号为ZL202111158867.6(授权公告号为CN113768373A)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集成灶,包括具有排气口的内胆,所述内胆上还开设有用于从内胆朝外抽气的抽气口,还包括抽气泵,该抽气泵包括具有抽气进气口和抽气出气口的壳体,上述抽气进气口与内胆的抽气口相流体连通,而抽气出气口与外界相通,且该壳体中安装有同轴设置的轴流扇叶和离心扇叶,该轴流扇叶和离心扇叶设置在上述抽气进气口与抽气出气口之间,且轴流扇叶邻近上述抽气进气口而离心扇叶邻近上述抽气出气口。
[0005]然而,烹饪装置中现有的抽气外排方式还是存在以下问题:内胆中与抽气口对应区域的外排效果较好,而内胆的角落处的外排效果较差,容易导致需外排气体在内胆角落处的残留;形成在抽气口处的负压过于集中,从而剧烈扰动内胆内部的气流,这样在烹饪状态下(例如排湿、排烟等)会对内胆内部温场均匀性造成严重干扰,进而影响烹饪效果;抽气口相对较大,内胆中的较大杂质会被同时通过抽气口吸入抽气泵中,对抽气泵内部零部件造成损坏,进而影响抽气泵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对内胆角落抽排效果好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抽排效果好并能保证内胆内部流场均匀性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
[0008]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能避免较大杂质被吸入抽气泵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抽
气接头的烹饪装置。
[0010]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烹饪装置的集成灶。
[0011]本技术解决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具有用来与烹饪装置的内胆上的抽气口相连的出气端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接头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有位于中央处并与上述出气端口正对的中心进气口和围设在该中心进气口四周并与上述出气端口错开设置的周向进气口,并且,上述抽气接头中于上述中心进气口与出气端口之间隔设有分别与两者正对的挡板。
[0012]进一步,所述中心进气口的面积大于周向进气口,并大于上述挡板的表面积。这样在提升内胆角落抽排效果的情况下,同时保证与中心进气口对应的中部区域的抽排效果。
[0013]进一步,所述中心进气口和周向进气口分别由进气小孔排列而成。这样各进气口同时具有过滤作用,抽排过程中的较大杂质能被过滤而避免通过抽气口进入抽气泵中。
[0014]进一步,所述抽气接头的进气端设有外形呈圆盘状的进气头,该进气头中空而形成进气腔,且该进气头的一端端面上布置有上述进气小孔而形成与上述进气腔相通的上述中心进气口,该进气头的侧面上沿周向布置有上述进气小孔而形成与上述进气腔相通的上述周向进气口,而该进气头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从而能较好地通过上述中心进气口和周向进气口来实现对抽气接头的进气腔的进气,进而保证抽排效果。
[0015]进一步,所述挡板为圆形板,并且以上述进气头的中心轴为中心隔设在上述进气腔沿轴向的中部,且该挡板的对应表面与上述中心进气口之间沿轴向留有第一间隙,而该挡板的周边与上述周向进气口之间沿周向留有第二间隙。这样在挡板分解抽气口处的负压抽吸力的基础上,更好地保证中心进气口与周向进气口的负压吸力大小。
[0016]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口为以进气头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形孔,且该第一通气口的孔径小于上述挡板的半径。从而能使挡板更好地分解抽气口处的负压抽吸力。
[0017]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口的内侧口沿通过周向间隔设置并轴向延伸的连接杆与上述挡板的对应表面固定。从而实现挡板在进气腔中的稳固设置。
[0018]进一步,所述抽气接头的出气端设置有圆筒状的连接基座,该连接基座的第一端为上述出气端口而第二端为与上述第一通气口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口。一方面实现进气头的进气腔与抽气口的相连通,另一方面实现进气头在抽气口上的稳固安装。
[0019]进一步,所述进气头与连接基座正对设置,其中,进气头的第一通气口的口缘为沿轴向具有一定宽度的圆环状的环壁,该环壁的内侧封设有第一通气板,上述连接基座的半径与上述环壁的孔径相匹配,且该连接基座的第二端端部嵌装在该环壁中,并使上述进气头能相对于连接基座转动,且第二通气口中封装有第二通气板,该第二通气板与上述第一通气板沿轴向叠置,
[0020]其中,上述第一通气板上分别开设有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而第二通气板上分别开设有与上述第一通气孔对应的第三通气孔和与上述第二通气孔对应的第四通气孔,上述进气头相对于连接基座转动过程中,上述第一通气孔与第三通气孔始终相对,而上述第二通气孔与第四通气孔在完全相对与完全错开以及两者的过渡状态之间转换。这样在保证进气头的进气腔与抽气口始终相通的情况下,能对进气头的进气量大小进行调节,进而实现对内胆抽排速度的调节。
[0021]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孔为圆形孔并开设在第一通气板的中心处,而上述第三通气孔也为圆形孔并开设在第二通气板的中心孔,且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的孔径相等,
[0022]上述第二通气孔为以上述第一通气孔为中心沿第一通气板径向开设的长条孔,且该第二通气孔沿周向间隔均设,同样地,上述第四通气孔也为以上述第三通气孔为中心沿第二通气板径向开设的长条孔,且该第四通气孔沿周向间隔均设。这样能实现进气头相对于连接基座转动过程中,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始终相通,以及对各第三通气孔与各第四通气孔实际开口面积大小的调控。
[0023]进一步,各所述第二通气孔均为与各第四通气孔相同的孔,且各相邻第二通气孔之间的间距与各相邻第四通气孔之间的间距相等。从而能更好地通过进气头相对于连接基座的转动来实现对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具有用来与烹饪装置(1)的内胆(10)上的抽气口(102)相连的出气端口(631),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接头(6)的进气端上分别设置有位于中央处并与上述出气端口(631)正对的中心进气口(611)和围设在该中心进气口(611)四周并与上述出气端口(631)错开设置的周向进气口(612),并且,上述抽气接头(6)中于上述中心进气口(611)与出气端口(631)之间隔设有分别与两者正对的挡板(6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进气口(611)的面积大于周向进气口(612),并大于上述挡板(62)的表面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进气口(611)和周向进气口(612)分别由进气小孔(610)排列而成。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接头(6)的进气端设有外形呈圆盘状的进气头(61),该进气头(61)中空而形成进气腔(60),且该进气头(61)的一端端面上布置有上述进气小孔(610)而形成与上述进气腔(60)相通的上述中心进气口(611),该进气头(61)的侧面上沿周向布置有上述进气小孔(610)而形成与上述进气腔(60)相通的上述周向进气口(612),而该进气头(61)的另一端端面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口(613)。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62)为圆形板,并且以上述进气头(61)的中心轴为中心隔设在上述进气腔(60)沿轴向的中部,且该挡板(62)的对应表面与上述中心进气口(611)之间沿轴向留有第一间隙(71),而该挡板(62)的周边与上述周向进气口(612)之间沿周向留有第二间隙(72)。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口(613)为以进气头(61)的中心轴为中心的圆形孔,且该第一通气口(613)的孔径小于上述挡板(62)的半径。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气口(613)的内侧口沿通过周向间隔设置并轴向延伸的连接杆(8)与上述挡板(62)的对应表面固定。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接头(6)的出气端设置有圆筒状的连接基座(63),该连接基座(63)的第一端为上述出气端口(631)而第二端为与上述第一通气口(613)相流体连通的第二通气口(632)。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烹饪装置的抽气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头(61)与连接基座(63)正对设置,其中,进气头(61)的第一通气口(613)的口缘为沿轴向具有一定宽度的圆环状的环壁(6130),该环壁(6130)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黎喆杨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