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结构及牙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382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牙刷。折叠结构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形成转动槽;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壳体和连接件,转动壳体部分位于转动槽内且套设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可相对于转动壳体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弹性件,弹性件分别与壳体组件和连接件连接,当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连接件与壳体组件卡接,弹性件发生第一弹性形变,转动壳体相对于壳体组件保持折叠状态,当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弹性件弹性发生第二弹性形变,转动壳体连接件可相对于壳体组件发生转动,从而使转动壳体由折叠状态想展开状态转变。通过壳体组件1、转动组件2和弹性件3的相互配合,实现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折叠结构。使用寿命长的折叠结构。使用寿命长的折叠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结构及牙刷


[0001]本技术涉及个人卫生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结构及牙刷。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牙刷通常采用与折叠结构配合,以降低牙刷所占用空间,便于携带和存放。但是,现有牙刷的折叠结构较复杂,操作折叠结构定位麻烦且容易发生松脱,影响使用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牙刷折叠结构复杂且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折叠结构及牙刷。
[0004]一种折叠结构,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形成转动槽;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壳体和连接件,所述转动壳体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壳体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转动壳体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分别与所述壳体组件和所述连接件连接,当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件与壳体组件卡接,所述弹性件发生第一弹性形变,当所述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弹性发生第二弹性形变,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发生转动。
[0005]本申请公开的折叠结构,包括壳体组件、转动组件和弹性件,其中,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壳体和连接件,通过弹性件分别与壳体组件和连接件连接,连接件与转动壳体可移动连接,当连接件受到外力作用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变,连接件和壳体组件卡接关系取消,弹性件发生第二弹性形变即弹性件在沿连接件运动的方向压缩,同时,弹性件的第一弹性形变恢复,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弹性件带动转动壳体相对于壳体组件转动,实现转动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从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的转变;当转动壳体受到外力作用在转动槽中转动,并带动连接件同步转动,弹性件发生第一弹性形变即弹性件在其圆周方向被拉伸,当连接件转动一定角度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即弹性件第二弹性形变恢复,连接件相对于与转动壳体移动,连接件由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变,当连接件达到第一位置时,连接件与壳体组件卡接,实现转动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从展开状态向折叠状态的转变;通过壳体组件、转动组件和弹性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的折叠结构。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均形成第一滑动槽,所述转动壳体外壁形成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一突出部与所述第一滑动槽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突出部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滑动槽内,所述第一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槽移动。通过转动壳体的第一突出部与第一滑动槽对应设置且第一突出部可相对于第一滑动槽移动,当转动壳体受到外力发生转动,转动壳体上的第一突出部沿着第一滑动槽的方向运动,通过第一滑动槽与第一突出部的相互配合,当转动壳体与壳体组件发生相对运动时,能够保证转动壳体沿着第一滑动槽的角度和长度进行转动。
[0007]优选地,第二滑动槽为圆弧形,其圆弧形以转轴为圆心。当转动壳体与壳体组件发生相对转动时,转动壳体以转轴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由于连接件与转动壳体连接,因此连接件相对于以转轴为旋转轴做旋转运动,能够避免连接件与转轴出现接触摩擦,导致壳体组件与转动组件之间转动失效或转动不流畅,提高折叠结构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向靠近第二壳体的一侧延伸形成转轴,所述第二壳体形成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转轴相适配;所述连接件设有第一通孔,所述转轴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所述转轴部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连接件可相对于所述转轴转动且可移动。通过转轴的外径小于第一通孔的内径,通过转轴能够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第一凹槽内,当转动壳体受到外力作用并带动连接件运动时,连接件能够相对于转轴发生转动,从而为转动壳体相对于壳体组件发生转动提供可行条件。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形成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一壳体形成第二凹槽和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突出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凹槽内。通过连接件的第二突出部插入第二凹槽内且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当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限位部的一侧相抵接,当连接件由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第二突出部在第二凹槽内转动,直到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限位部的另一侧相抵接;通过连接件的第二突出部与第一限位部的配合,限定转动壳体相对于壳体组件转动的角度。可选地,通过改变第二突出部或第一限位部的宽度,可以改变转动壳体相对于壳体组件转动的角度。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壳体形成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侧壁形成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数量不少于两个,所述连接件外壁形成第三突出部,所述第三突出部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滑动槽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第三突出部相适配,所述第三突出部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滑动槽移动。通过转动壳体和连接件分别形成第二滑动槽和第三突出部,且第二滑动槽与第三突出部相适配,当连接件受到外力作用时,例如,用户通过按键等结构驱动连接件的第三突出部在转动壳体的第二滑动槽上移动,从而实现连接件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转变,即实现连接件从第二壳体上脱离。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组件靠近所述连接件一侧形成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数量与所述第三突出部的数量一致,所述第三突出部与所述第一卡槽相适配;当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三突出部部分插入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一卡槽卡接,当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三突出部脱离所述第一卡槽。通过壳体组件形成第一卡槽并与第三突出部相适配,当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三突出部插入第一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卡接,即使弹性件存在弹性形变,由于第三突出部与第一卡槽卡接,使得连接件保持静止不能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壳体与壳体组件保持折叠状态,当连接件由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转变,第三突出部从第一卡槽脱离,第一卡槽与第三突出部相互之间没有作用力,使得连接件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发生转动,从而实现转动组件相对于壳体组件由折叠状态向展开状态转变,当转动壳体受到外力挤压相对与壳体组件发生转动,当转动壳体转动一定角度后,在弹性件的作用下,使连接件相对于转动壳体移动,实现连接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变,连接件上的第三突出部与第一卡槽卡接,从而实现转动壳体与壳体组件保持折叠状态。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本体、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弹性本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连接;所述壳体组件形成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内并与所述第二卡槽的侧壁抵接;所述连接件形成安装孔,所述第二卡接部至少部分插入所述安装孔内。通过第一壳体和连接件分别形成第二卡槽和安装孔,弹性件上的第一卡接部插入第二卡槽内,实现弹性件与第一壳体的限位连接,弹性件上的第二卡接部插入安装孔内,实现弹性件与第二壳体的限位连接,连接件处于第一位置时,弹性件发生第一弹性形变形成弹性势能,连接件处于第二位置时,弹性件第一弹性形变恢复原始状态,同时,弹性件发生第二弹性形变,通过弹性件分别与第一壳体和连接件限位连接,当连接件上的第三突出部从第二壳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所述壳体组件(1)形成转动槽;转动组件(2),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壳体(21)和连接件(22),所述转动壳体(21)部分位于所述转动槽内,所述转动壳体(21)套设在所述连接件(22)上,所述连接件(22)可相对于所述转动壳体(21)移动并至少形成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分别与所述壳体组件(1)和所述连接件(22)连接,当所述连接件(22)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件(22)与壳体组件(1)卡接,所述弹性件(3)发生第一弹性形变,当所述连接件(2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弹性件(3)弹性发生第二弹性形变,连接件(22)可相对于所述壳体组件(1)发生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11)和所述第二壳体(12)均形成第一滑动槽(101),所述转动壳体(21)外壁形成第一突出部(211),所述第一突出部(211)与所述第一滑动槽(101)对应设置,所述第一突出部(211)部分插入所述第一滑动槽(101)内,所述第一突出部(211)可相对于所述第一滑动槽(101)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向靠近第二壳体(12)的一侧延伸形成转轴(111),所述第二壳体(12)形成第一凹槽(102),所述第一凹槽(102)与所述转轴(111)相适配;所述连接件(22)设有第一通孔(201),所述转轴(111)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通孔(201)的内径,所述转轴(111)部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201)并延伸至所述第一凹槽(102)内,所述连接件(22)可相对于所述转轴(111)转动且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22)形成第二突出部(221),所述第一壳体(11)形成第二凹槽(103)和第一限位部(112),所述第一限位部(11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103)内,所述第二突出部(221)至少部分插入所述第二凹槽(103)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壳体(21)形成第二通孔(202),所述第二通孔(202)的侧壁形成第二滑动槽(2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鑫鸿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匠魂科技创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