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92216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由物理除垢防垢装置、进水母管、电解吸附装置、膜池、排污池、上清液排水泵、泥渣排污泵、压缩机、排渣泵、脱水机、蓄水池、加酸泵、加药泵、膜出水泵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循环冷却水外排问题,在循环水水质达到平衡状态时,系统近零排放,同时防止凝汽器等换热设备结垢或腐蚀。备结垢或腐蚀。备结垢或腐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循环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2021年10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组织编制《“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补齐节约用水基础设施短板和监管能力弱项,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大幅提高,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到2035年,人水关系和谐,节水意识深入人心,节水成为全社会自觉行动。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建成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节水制度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和市场机制,形成水资源利用与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等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新格局。《规划》中要求工业节水要“.坚持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水环境承载力约束,合理规划工业发展布局和规模,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严禁水资源超载地区新建扩建高耗水项目,压减水资源短缺和超载地区高耗水产业规模,推动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列入淘汰类目录的建设项目,禁止新增取水许可。推动过剩产能有序退出和转移,严控钢铁、炼油、尿素、磷铵、电石、烧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严格实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高产出低耗水新型产业发展,培育壮大绿色发展动能。沿黄各省区发布禁止和限制发展的高耗水生产工艺和产品目录。黄河流域相关能源、化工基地,严格区域产业准入,新上能源、化工项目用水效率必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0003]国内现有的敞开式系统冷却设备装置有冷却池和冷却塔两类,都主要依靠水的蒸发降低水温。发电机组敞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一般是由循环水泵房供给汽轮机凝汽器、空冷器,冷油器等设备,使用后回水经过冷却塔冷却后自流至冷水吸水井,再送回各用户循环使用。冷却塔在冷却循环水过程中一部分水在对流中蒸发,从而导致冷却水不断浓缩。随着循环水钙、镁等离子不断浓缩,水流与大气接触,灰尘、微生物等也会进入循环水系统,必须排放一些循环水(称排污水)以维持水质和水量的平衡。如水平衡控制不好将会导致凝汽器结垢和腐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循环冷却水外排问题,在循环水水质达到平衡状态时,系统近零排放,同时防止凝汽器等换热设备结垢或腐蚀。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技术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在原有循环水母管上安装的物理防垢除垢水处理装置,所述循环水母管的进口端连接蓄水池、出口端连接进水母管,所述进水母管,所述进水母管连接电解吸附装置的入口,所述电解吸附装置的出口连接
膜池,所述膜池经膜出水泵连接所述蓄水池;所述膜池中析出的钙镁化合物由泥渣排污泵送入排污池中沉淀;所述电解吸附装置的阴极吸附的固相钙镁化合物由反冲洗水排渣自流至排污池中进行沉淀,排污池上清液由上清液排水泵送回到膜池,排污池沉淀的钙镁化合物由排渣泵送至脱水机处理,所述电解吸附装置的阳极将一部分的氯离子转化成氯气,不断从水中溢出,从而降低了氯离子的含量。
[0007]进一步的,所述膜池还连接用于气压反吹的压缩机。
[0008]进一步的,所述膜池包括经膜帘式过滤器。
[0009]进一步的,所述脱水机将固相钙镁化合物沉淀脱水后产生固态灰渣,脱除的水自流至所述蓄水池。
[0010]进一步的,在蓄水池一侧设置加酸泵。
[0011]进一步的,在蓄水池一侧还设置有加药泵以便于科学投加杀菌剂。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解吸附装置包括:一个碳钢制造的圆柱状的容器作为阴极、涂多种贵金属的钛基三维网作为阳极、伺服电机+刮渣刀和PLC控制的电控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方法,循环水系统PH控制在8

8.5范围,平均浊度优于10NTU,氯根平均值≤500mg/l,系统主要污染物指标可形成逐渐减量趋势,水质得以净化,排污水量近似为零(仅在钙镁化合物中存在少量水);
[0015]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方法,系统工作过程无需阻垢剂,还可逐步清除系统老垢,减轻系统的淤泥累积,减少凝汽器结垢现象,提升机组真空,提高系统运行效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1、循环水母管;2、物理除垢防垢装置;3、进水母管;4、电解吸附装置;5、膜池;6、排污池;7、上清液排水泵;8、泥渣排污泵;9、压缩机;10、排渣泵;11、脱水机;12、蓄水池;13加酸泵;14、加药泵;15、膜出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包括在原有循环水母管1上安装的物理防垢除垢水处理装置2,所述循环水母管1的进口端连接蓄水池12、出口端连接进水母管3,所述进水母管3,所述进水母管3连接电解吸附装置4的入口,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出口连接膜池5,所述膜池5经膜出水泵连接所述蓄水池12;所述膜池5中析出的钙镁化合物由泥渣排污泵8送入排污池6中沉淀;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阴极吸附的固相钙镁化合物由反冲洗水排渣自流至排污池6中进行沉淀,排污池上清液由上清液排水泵7送回到膜池5,排污池6沉淀的钙镁化合物由排渣泵10送至脱水机11处理,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阳极将一部分的氯离子转化成氯气,不断从水中溢出,从而降低了氯离子的含量。
[0020]所述膜池5还连接用于气压反吹的压缩机。所述膜池5包括经膜帘式过滤器。所述脱水机11将固相钙镁化合物沉淀脱水后产生固态灰渣,脱除的水自流至所述蓄水池12。在
蓄水池12一侧设置加酸泵13。在蓄水池12一侧还设置有加药泵以便于科学投加杀菌剂。
[0021]本技术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主要由物理除垢防垢装置、进水母管、电解吸附装置、膜池、排污池、上清液排水泵、泥渣排污泵、压缩机、排渣泵、脱水机、蓄水池、加酸泵、加药泵、膜出水泵组成。本技术采用在原有循环管线上安装物理除垢防垢装置可以减缓系统设备结垢。将原有循环冷却水系统由引出一部分水进行处理,处理完成后在送入到循环水系统中。随着不断的处理,使整个循环水水质达到平衡状态。处理析出的固相钙镁化合物经脱水机脱水后拉运处理。此外,配置两套自动加药装置,一套根据在线pH监测数据用来加酸,自动调节循环水质的酸碱平衡,使pH值处于最优区间8.0

8.5;另外一套用来科学投加杀菌剂,自动持续投加,改善灭活不彻底的情况。
[0022]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的处理水量一般为冷却塔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原有循环水母管(1)上安装的物理防垢除垢水处理装置(2),所述循环水母管(1)的进口端连接蓄水池(12)、出口端连接进水母管(3),所述进水母管(3),所述进水母管(3)连接电解吸附装置(4)的入口,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出口连接膜池(5),所述膜池(5)经膜出水泵连接所述蓄水池(12);所述膜池(5)中析出的钙镁化合物由泥渣排污泵(8)送入排污池(6)中沉淀;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阴极吸附的固相钙镁化合物由反冲洗水排渣自流至排污池(6)中进行沉淀,排污池上清液由上清液排水泵(7)送回到膜池(5),排污池(6)沉淀的钙镁化合物由排渣泵(10)送至脱水机(11)处理,所述电解吸附装置(4)的阳极将一部分的氯离子转化成氯气,不断从水中溢出,从而降低了氯离子的含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冷却水系统近零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晓敏李平龚立立苏海清张俊峰张伟王绪
申请(专利权)人: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