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水分离型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2047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21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茶壶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水分离型茶壶,包括壶体与壶盖,壶体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壶盖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连接有上压板、细纱网与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和下滤孔,上压板上连接有与壶体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通过上压板与下压板进行夹持,细纱网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对茶、水的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倒出的茶水中不会混有茶叶或茶渣,提高了人们的饮茶体验。验。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水分离型茶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茶水分离型茶壶,属于茶壶结构设计


技术介绍

[0002]茶文化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饮茶一直是人们在生活中的一种重要的休闲方式,饮茶具有消食去腻、降火明目、宁心除烦、清暑解毒、生津止渴等功效。茶壶是一种带嘴器皿,其功能是用于泡茶,茶壶的好坏很多时候会大大影响茶水的口感和效果。
[0003]传统的茶壶结构功能单一,在泡茶时通常是把茶叶直接放在茶壶里,这种茶壶在倒茶时,茶叶会随着茶水一起倒入杯中,导致饮茶时常会将茶叶喝进嘴里,影响饮茶的体验。为了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现有技术中,人们通过在茶壶里设置具有滤网功能的茶仓,用于将茶叶和茶水隔离开,又不妨碍茶水浸泡茶叶,但是这种方式依然存在弊端,由于茶仓上的滤孔直径较大,会导致一些茶渣穿过滤孔而混入茶水中,茶、水分离效果不佳,依然会影响人们饮茶的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对茶、水分离效果较好的茶水分离型茶壶。
[0005]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包括壶体与壶盖,壶体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壶盖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上连接有上压板、细纱网与下压板,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和下滤孔,上压板上连接有与壶体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通过上压板与下压板进行夹持,细纱网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
[0006]优选的,上压板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翻边,翻边上贯穿有若干安装孔,胀紧结构为穿插在各安装孔上的螺旋圈,通过螺旋圈将细纱网紧抵在壶体的内侧壁上,对茶叶的密封效果较好。
[0007]优选的,壶体上设有把手,便于倒茶。
[0008]优选的,壶盖的顶部设有提手,便于壶盖的取、放。
[0009]优选的,下压板的边缘设有向上的弯曲部,弯曲部可提高对细纱网的支撑效果。
[0010]优选的,支撑柱的下端设有阶台,支撑柱的下端依次贯穿上压板、细纱网与下压板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可将上压板、细纱网与下压板进行拆卸,便于清洗与维护。
[0011]优选的,支撑柱与壶盖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支撑柱的更换。
[0012]工作原理及过程:
[0013]使用时,茶叶置放在壶体的底部,倒茶时,茶水依次穿过下滤孔、细纱网与上滤孔,然后经壶嘴流出,由于细纱网的网孔较小,可有效将倒出的茶水与茶叶、茶渣分离,茶、水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15]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对茶、水的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倒出的
茶水中不会混有茶叶或茶渣,提高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8]图中:1、壶体;2、锁紧螺母;3、壶嘴;4、支撑柱;5、壶盖;6、提手;7、把手;8、下压板;9、弯曲部;10、下滤孔;11、细纱网;12、上压板;13、上滤孔;14、安装孔;15、螺旋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包括壶体1与壶盖5,壶体1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3,壶盖5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连接有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上压板12和下压板8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13和下滤孔10,上压板12上连接有与壶体1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11通过上压板12与下压板8进行夹持,细纱网11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
[0022]工作原理及过程:
[0023]使用时,茶叶置放在壶体1的底部,倒茶时,茶水依次穿过下滤孔10、细纱网11与上滤孔13,然后经壶嘴3流出,由于细纱网11的网孔较小,可有效将倒出的茶水与茶叶、茶渣分离,茶、水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002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25]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对茶、水的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倒出的茶水中不会混有茶叶或茶渣,提高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0026]实施例2:
[0027]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包括壶体1与壶盖5,壶体1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3,壶盖5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连接有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上压板12和下压板8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13和下滤孔10,上压板12上连接有与壶体1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11通过上压板12与下压板8进行夹持,细纱网11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
[0028]本实施例中:
[0029]优选的,支撑柱4的下端设有阶台,支撑柱4的下端依次贯穿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并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母2,可将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进行拆卸,便于清洗与维护;
[0030]优选的,支撑柱4与壶盖5之间为螺纹连接,便于支撑柱4的更换。
[0031]工作原理及过程:
[0032]使用时,茶叶置放在壶体1的底部,倒茶时,茶水依次穿过下滤孔10、细纱网11与上滤孔13,然后经壶嘴3流出,由于细纱网11的网孔较小,可有效将倒出的茶水与茶叶、茶渣分离,茶、水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003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0034]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对茶、水的分离效果较好,从而保证了倒出的茶水中不会混有茶叶或茶渣,提高了人们的饮茶体验。
[0035]实施例3:
[0036]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包括壶体1与壶盖5,壶体1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3,壶盖5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连接有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上压板12和下压板8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13和下滤孔10,上压板12上连接有与壶体1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11通过上压板12与下压板8进行夹持,细纱网11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
[0037]本实施例中:
[0038]优选的,上压板12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翻边,翻边上贯穿有若干安装孔14,胀紧结构为穿插在各安装孔14上的螺旋圈15,通过螺旋圈15将细纱网11紧抵在壶体1的内侧壁上,对茶叶的密封效果较好;
[0039]优选的,壶体1上设有把手7,便于倒茶;
[0040]优选的,壶盖5的顶部设有提手6,便于壶盖5的取、放;
[0041]优选的,下压板8的边缘设有向上的弯曲部9,弯曲部9可提高对细纱网11的支撑效果;
[0042]优选的,支撑柱4的下端设有阶台,支撑柱4的下端依次贯穿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并螺纹连接有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分离型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壶体(1)与壶盖(5),壶体(1)的上端口边缘设有壶嘴(3),壶盖(5)的底部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上连接有上压板(12)、细纱网(11)与下压板(8),上压板(12)和下压板(8)上分别贯穿有若干相对应的上滤孔(13)和下滤孔(10),上压板(12)上连接有与壶体(1)的内侧壁相对应的胀紧结构,细纱网(11)通过上压板(12)与下压板(8)进行夹持,细纱网(11)边缘向上弯曲并连接在胀紧结构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分离型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压板(12)的边缘向上弯曲形成翻边,翻边上贯穿有若干安装孔(14),胀紧结构为穿插在各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星光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同泰园轻工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